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合作愉快 ...
-
连氏与司氏的合作谈判,定在了订婚宴结束后的第三日。
海城的喧嚣仿佛随着那场盛大的订婚宴一同褪去,街道恢复了往日的从容,连氏集团会议室里却弥漫着几分微妙的张力。连念坐在父亲身侧,一身剪裁利落的米白色西装套裙,褪去了宴会上的清冷疏离,多了几分职场人的干练。她指尖轻叩桌面,目光落在桌案上的合作草案,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闪过订婚宴上司逐的身影——他穿着黑色西装的挺拔模样,看向沈微挽时柔和的眼神,还有那惊鸿一瞥间,眼底复杂难辨的情绪。
“这次合作的核心是供应链资金周转,司氏那边应该会提分期注资。”连舟珩忽然开口,将她的思绪拉回,“你等下重点咬住‘前期资金占比’,这是我们的主动权。”
连念点头,指尖在“资金注入”条款上画了道线:“我查过司氏最近的财报,他们的原材料供应商账期压到了45天,第一期资金如果不到位,项目启动至少要拖半个月。”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推开。“连总,连小姐。”
司逐的声音传来,连念抬眼,见他身后跟着助理,手里抱着文件,却没多做介绍,径直落座:“关于合作草案,我们先聊核心条款。”
他翻开文件,开门见山:“司氏这边的诉求是分三期注资,比例是3:3:4,第一期资金在合同签订后七个工作日到账。”
连念立刻接话,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3:3:4的比例不合理。项目前期原材料采购占总投入的62%,第一期资金至少要提至40%,否则连氏的资金风险会超出可控范围。”
她将提前整理好的采购成本表推到桌中央,数据列得清晰:“这是我们根据行业均价核算的明细,司总可以过目。”
司逐的目光落在表格上,指尖在“62%”那个数字上停了两秒,抬眼时语气松了些:“40%可以,但对应的,连氏需要负责华东区的渠道搭建,期限是项目启动后一个季度。”
“渠道搭建的人力成本和时间节点,需要补充进附件条款。”连念没犹豫,“而且司氏要同步开放现有经销商资源的对接权限。”
“可以。”司逐颔首,让助理在平板上标注修改,“但经销商资源的对接,要等第一期资金到账后启动。”
谈判的节奏被数据和条款填满,连念不再分心,每一次回应都精准卡在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上——她提到司氏某条生产线的产能瓶颈时,司逐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她补充物流成本的核算方式时,他甚至低头跟助理确认了半分钟数据。
直到核心条款全部敲定,连念才松了口气,指尖却微微发凉:原来当她用“合作方”的身份面对他时,能如此冷静,可这份冷静的背后,是她刻意抹去的所有过往。
“剩下的细节,让双方律师对接。”连舟珩合上文件,看向司逐,“中午一起吃个饭?”
“下午有个供应商会议,下次再约。”司逐起身,目光扫过连念,“渠道搭建的具体方案,我会让助理把框架发你,后续细节我们再碰。”
连念点头:“好。”
看着司逐一行人离开,连舟珩敲了敲桌面:“你刚才提的产能瓶颈,是昨天熬夜查的?”
“嗯。”连念指尖揉着眉心,“司氏的生产线去年扩产过一次,但设备维护没跟上,这个点能作为我们的谈判筹码。”
“不止是筹码。”连舟珩笑了笑,“也是给司逐递的台阶——他现在需要的不是‘让步’,是‘能解决问题的合作’。”
连念愣了愣,低头看着文件上的修改痕迹,忽然明白:她和司逐的这场谈判,从来不是“对抗”,而是两个被现实推着走的人,在用最理性的方式,给彼此留一点余地。
只是这余地,到底是给“连氏与司氏”,还是给他们自己,她不敢细想。
连舟珩起身理了理西装:“把这些条款整理成初步纪要,下班前发我。”
连念点点头,指尖还停留在文件的边角上。
等会议室只剩她一个人,连念端起桌上的冷咖啡,走到窗边往下看。刚好看见司逐和助理走出公司大楼,台阶下站着穿米白色连衣裙的沈微挽,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远远就朝司逐挥了挥手。
司逐的脚步明显慢了半拍,等走近时,沈微挽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将保温袋递过去,仰头笑着说了句什么。司逐垂眼看向她,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算不上亲昵,却带着一种旁人插不进去的熟稔。
连念握着咖啡杯的手指骤然收紧,冰凉的杯壁贴着手心,却压不住心里漫上来的酸涩——刚才在谈判桌上,他看她的眼神是冷静的、带着权衡的,可看向沈微挽时,那点藏在眼底的柔和,是她再也碰不到的温度。
她想起高中时,她也是这样在学校门口等他,手里拎着给他带的热牛奶,他会跑过来把她的手揣进自己口袋里,说“念念手怎么这么凉”。可现在,站在他身边接他下班的人,已经不是她了。
咖啡的苦味漫进喉咙,连念别开眼,盯着楼下穿梭的车流发了会儿呆。直到手机弹出助理的消息,她才收回目光,指尖在窗玻璃上轻轻划了下,转身走回会议桌前,开始一页页整理散落的文件。
纸张翻动的声音很轻,却盖过了刚才那阵没由来的心慌——她早该明白的,从她提分手的那天起,司逐的温柔,就再也不是她的了。
之后的大半个月,连念和司逐的交集都困在“合作”的框架里:要么是项目进度的视频会议,要么是渠道对接的邮件往来,偶尔在行业酒会上碰面,也只是端着酒杯碰一下,说两句“项目落地顺利”“近期数据不错”的场面话。
司氏的好转比预期更快:资金到位后,生产线的瓶颈先被打通,积压的订单半个月内清了大半;连氏对接的华东区渠道刚启动,就签下了三个区域经销商。之前传司氏要破产的那几家同行,渐渐没了声音,甚至有两家主动递了合作意向。
这天下午,连念刚开完渠道复盘会,就收到司逐的消息:“晚上七点,云顶天宫咖啡厅,谈最后一批原材料的账期。”
她盯着屏幕看了两秒,回了个“好”。
到咖啡厅时,司逐已经在靠窗的位置坐着,桌上摆着原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单。他穿了件浅灰色的休闲西装,比谈判桌上的模样松快些,看见连念进来,抬手示意她坐:“这是供应商新出的账期方案,想跟你确认下连氏这边的资金预留。”
连念翻开文件,指尖点在“60天账期”那栏:“这个周期没问题,但司氏要同步提供下批订单的排产计划,我们需要做资金匹配。”
“排产计划已经发你邮箱了。”司逐推过平板,屏幕上是清晰的生产排期表,“对了,上周华东区的经销商回款比预期快了15%,这部分资金可以提前划到共管账户。”
连念抬眼,刚好撞上他的目光——他眼底的疲惫淡了很多,之前紧绷的下颌线也柔和了些,是公司转危为安后才有的松弛。她移开视线,低头在文件上签字:“我让财务跟进。”
咖啡厅的钢琴声慢悠悠地淌着,司逐忽然开口:“连氏的渠道资源,帮了司氏大忙。”
“是合作共赢。”连念说得客气,“连氏也需要司氏的生产线产能。”
司逐没再接话,只是看着她签字的侧影,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等连念把文件推回来,他才补充了句:“下周末有个行业峰会,主办方邀了我们两家,到时候一起?”
“看行程安排。”连念合上文件,起身拿包,“账期的事我会让助理发确认函——不过峰会我会去,到时候见。”
司逐指尖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好。”
两人前后脚走出咖啡厅,刚好撞上电梯下行。司逐伸手按住开门键,等连念走进后才跟着进去。电梯门合上,狭小的空间里只剩数字跳动的轻响,连念盯着楼层显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包的搭扣。
“还没来得及跟你好好打个招呼呢,”司逐忽然开口,声音比谈判时低了些,“真是好久不见,这么多年。”
后面的话他没再说,电梯里的安静又沉了几分。连念愣了愣,没想到他会突然跳出“合作”的框架,提起那些被刻意搁置的过往。她偏头看了他一眼,他的侧脸隐在电梯的冷光里,线条比高中时锋利了许多,却又带着点说不清的软。
沉默半响,连念才轻轻应了声:“还好。”
电梯“叮”地停在一楼,门缓缓拉开,沈微挽的身影刚好出现在门口,笑着朝司逐挥手。连念脚步一顿,先一步走出电梯,没再回头。
司逐站在电梯口,看着她的背影融进夜色里,指尖蜷了蜷,最终只是转身走向了等在那里的沈微挽。
连念坐进自己的车里,指尖还停留在车门把手上,没急着发动引擎。她偏头看向咖啡厅外的酒店门廊,司逐正帮沈微挽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沈微挽仰头笑着,递给他一杯热饮——像极了从前她在学校门口等他,把温好的牛奶塞到他手里的样子。
连念往后靠在方向盘上,将额头抵在冰凉的皮质表面,轻轻吐出三个字:“好累啊。”
刚才电梯里那句“好久不见”,像根细针,轻轻扎破了她这阵子强撑的冷静。她原以为他们早该在“合作方”的身份里熟稔得像陌生人,可他突然跳出框架的问候,让那些被压在文件和条款下的过往,又冒了头。
“你还好吗?”
她在心里重复着他没说出口的后半句,指尖慢慢攥紧方向盘,指节泛出浅白。其实不好,看见他和沈微挽站在一起时不好,听见他用从前的语气说话时不好,连此刻躲在车里偷看,都觉得心脏沉得发闷。
几声轻而长的叹息,散在密闭的车厢里。连念抬手按了按眉心,终于拧动钥匙发动车子。车灯刺破夜色,她踩下油门,将咖啡厅门口那对并肩的身影,彻底甩在了后视镜里。
连念没直接回别墅,反而把车往海边开。
海城的滨海栈道建在悬崖边,夜里风裹着咸湿的潮气往脸上扑,远处的跨海大桥亮着串灯,像条发光的丝带缠在黑蓝的海面。她把车停在栈道入口,摸出包里的烟——是上次孟冰冰塞给她的,说“心烦的时候能顶用”。
打火机“咔哒”一声,火苗在风里晃了晃,连念吸了一口,呛得轻咳起来。她靠在栏杆上,烟蒂的红光在黑夜里明灭,海风把头发吹得乱翘,也把刚才憋在心里的闷意吹散了点。
远处的货轮鸣了声笛,声音沉得像从海底浮上来。连念看着桥灯在海面碎成光斑,指尖的烟烧到了滤嘴,烫得她一缩手,烟蒂掉进海里,瞬间没了踪影。
“明明说要放下的。”她对着海风轻声说,声音被吹得七零八落。
高中时她和司逐也来过这里,那时候是夏天,他把外套裹在她身上,说“海边风大,别着凉”;现在她自己站在这里,风比当年更烈,身上的西装套裙却挡不住冷。
连念又摸出一支烟,刚要点,手机响了——是孟冰冰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人裹着浴袍,语气咋咋呼呼:“宝贝你在哪呢?我刚刷到司逐朋友圈,他发了张沈微挽送他的热汤照片!”
连念把烟塞回烟盒,指尖按了按泛红的眼角,语气装得轻松:“在海边吹吹风,没看手机。”
“海边?这么冷你疯了?”孟冰冰的声音拔高,“赶紧回来!明天还要去展厅看司氏的厨电样品呢,别感冒了误事!”
连念“嗯”了一声,挂了电话。她看着手机屏保——是连氏新品发布会的合影,她站在C位,笑得标准又疏离。
风卷着海浪拍在礁石上,溅起的水花沾在她手背上,凉得刺骨。连念转身往车的方向走,背影被桥灯拉得很长,像根绷得太紧的弦,却不敢断。
连念回到家时已近午夜,只简单洗了把脸卸了妆,头发随便擦了擦就裹着毛毯蜷在沙发上,手机里的发布会流程表亮了半宿,她攥着笔杆眯了过去。
晨光刚擦过窗沿,闹钟的尖锐声响就扎进耳朵——屏幕上“今日10:00 智能家居发布会”的红色字体,把她的困意瞬间碾得稀碎。
她趿着拖鞋冲进浴室,三分钟洗漱完,抓过早已备好的香槟色西装套裙换上,连口红都是在玄关处匆匆抹的,抓起包就往车库冲。
车子刚并入主路,助理的电话就打过来:“念姐!司总带着技术团队在会场调设备,说展示用的联动系统要再测三遍!”
连念看着导航上“距离会场8分钟”的提示,踩油门的脚又沉了些:“我马上到。”
等她撞进会场后台,舞台的追光灯正打在司逐身上——他蹲在嵌入式厨电旁,指尖对着操作屏校准灯光,浅蓝色衬衫袖口沾了点设备的灰,侧脸在光里显得利落又专注。听见动静,他抬眼看向她,语气是熟稔的工作腔:“刚好,最后走一遍展示流程。”
连念点头走到台侧,指尖捏紧流程卡——今天这场发布会,是两家项目落地的首秀,也是她和司逐分手后,第一次以合作方身份公开同台。
耳麦里传来倒计时:“3、2、1——开场!”
追光灯骤然亮起,连念踩着音乐走上台,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开口时声音稳得像演练过百遍:“欢迎各位莅临连氏与司氏联合推出的高端智能家居发布会……”
她转身指向舞台中央的厨电样品,司逐刚好从设备后起身,两人的目光在聚光灯下撞了个正着。他抬手指向操作屏,语气自然得像从前给她讲题:“连小姐,演示语音指令。”
连念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开口:“打开全屋烹饪模式。”
厨电屏幕亮起的同时,舞台顶部的氛围灯同步晕开暖光——这是他们昨天敲定的展示环节,可当司逐的指尖擦过她的手背、按下“确认”键时,连念还是听见了自己漏跳的心跳。
台下的掌声漫上来,司逐往后退了半步,回到技术团队的位置,语气又落回工作的冷静:“联动响应时间0.4秒,符合预期。”
连念攥着话筒的指尖泛白,脸上却维持着得体的笑——这场发布会是给项目的答卷,也是给他们过往的一场“公开彩排”,只是没人知道,她藏在西装袖口里的手,一直紧攥着。
发布会进行得异常顺利。连念站在台上,条理清晰地介绍着合作项目的市场定位与渠道优势,台下的经销商和媒体频频点头;司逐则在技术演示环节压轴登场,指尖轻点间,全屋智能设备无缝联动,从厨电预热到灯光调节,精准得让人惊叹,台下瞬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互动问答环节,有记者突然提问:“连小姐、司总,据了解两家此前并无深度合作,这次跨界联手是基于什么契机?网传司氏曾陷入资金危机,连氏是‘雪中送炭’吗?”
连念的心猛地一紧,刚想开口圆场,司逐已接过话筒,语气从容:“是双向奔赴的共赢。连氏的渠道优势与司氏的技术沉淀高度契合,而所谓‘资金危机’,只是行业扩张期的正常现金流调整。”他抬眼看向连念,目光坦然,“何况,连氏选择与我们合作,看中的从来不是‘扶持’,而是项目本身的价值。”
连念顺着他的话补充:“司总说得没错,高端智能家居市场需要技术与渠道的深度绑定,这正是我们合作的核心逻辑。”
两人一唱一和,滴水不漏地化解了刁钻问题,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发布会结束后,宾客陆续离场,工作人员忙着收拾会场。连念靠在后台的墙壁上,终于松了口气,抬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辛苦了。”司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递过来一瓶温水。
连念接过,指尖碰到瓶身的凉意,轻声道:“你也一样。”
两人并肩站在空荡的后台,舞台上的追光灯还亮着几盏,光线在地面投下交错的影子。沉默蔓延了几秒,司逐忽然开口:“刚才在台上,你紧张了。”
连念愣了愣,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
“你攥话筒的姿势,跟高中时上台演讲一模一样。”司逐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那时候你总说‘紧张就攥紧东西’,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没变。”
连念的心跳骤然加快,她避开他的目光,低头盯着瓶身的水珠:“只是习惯罢了。”
“只是习惯吗?”司逐追问,语气里带着点试探,“连念,这么多年,你真的……”
他的话没说完,沈微挽的声音就从入口处传来:“阿逐,我来接你了,庆功宴的餐厅已经订好了。”
两人同时转头,沈微挽穿着精致的连衣裙,手里捧着一束香槟玫瑰,笑容温婉地走过来,自然地挽住司逐的胳膊,目光落在连念身上时,带着礼貌的疏离:“连小姐,今天发布会很成功,恭喜。”
“谢谢沈小姐。”连念点头回应,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
司逐的指尖动了动,似乎想挣脱沈微挽的手,最终却只是道:“那我们先走了,后续的项目复盘,让助理对接。”
连念“嗯”了一声,看着他们并肩离开的背影,手里的温水渐渐失了温度。
助理跑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念姐!刚才有三家经销商当场签了意向书,还有媒体发了通稿,说咱们这次发布会是‘年度最成功的跨界合作’!”
连念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知道了,把资料整理好,明天开复盘会。”
她转身走向出口,舞台上的灯光被工作人员逐一关掉,黑暗慢慢笼罩下来,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明明是项目大获成功的日子,心里却空落落的,像少了一块最重要的拼图。
连念刚走出发布会会场大门,三辆亮眼的豪车就横在门口——黑色宾利、保时捷911和玛莎拉蒂总裁并排停着,格外惹眼。
孟冰冰第一个推开车门跑过来,一把挽住她的胳膊,笑得眉眼弯弯:“可以呀宝贝!刚才在台下看你讲项目,又飒又专业,简直帅炸了!”
叶折跟着凑上来,语气里满是夸张的赞许:“那可不!咱念姐往台上一站,气场直接碾压全场,刚才记者那刁钻问题,跟司逐一唱一和化解得绝了,就是牛逼!必须好好庆祝庆祝!”
一旁的段珩也缓步走过来,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礼盒,点头附和:“表现很好,发布会很成功。庆功宴订好了,去放松下。”
连念被他们簇拥着,刚才压在心里的沉闷瞬间散了大半,嘴角忍不住扬起笑意:“你们怎么来了?还搞这么大阵仗。”
“那必须来啊!”孟冰冰拍了拍她的肩,“你跟司氏这项目折腾了这么久,今天首战告捷,我们能不来给你撑场面、庆功吗?快上车,好酒好菜都备好了!”
连念被三人簇拥着往宾利那边走,刚拉开车门,就被车里的布置惊了下——后座堆着气球,中控台上摆着个小小的奶油蛋糕,上面插着“发布会大获全胜”的小旗子。
“可以啊你们,还搞惊喜?”连念笑着坐进去,紧绷的肩膀彻底放松下来。
孟冰冰跟着挤进来,递了杯冰可乐给她:“必须的!知道你今天忙得没顾上吃饭,蛋糕是低糖的,先垫垫肚子。”
叶折开着保时捷跟在后面,通过蓝牙电话嚷嚷:“庆功宴订在江边的私房菜,能看夜景,还点了你最爱的清蒸石斑鱼!”
段珩的玛莎拉蒂跟在最后,他的声音透过蓝牙传过来,沉稳又温和:“刚看了行业快讯,咱们的发布会已经上热搜了,经销商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
连念喝了口冰可乐,气泡顺着喉咙往下滑,带走了最后一点疲惫。车子驶离会场,窗外的街景快速后退,刚才在后台撞见的、司逐和沈微挽并肩的身影,好像也被这热闹的氛围冲淡了些。
“对了,”孟冰冰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刚才在会场门口,我看见司逐和他未婚妻一起走的,没跟你纠缠吧?”
连念摇摇头,指尖摩挲着杯壁:“没有,就说了句工作上的话。”
“那就好!”叶折的声音立刻插进来,“那种前任,就该只谈工作不谈感情!今天咱只庆祝,不提那些糟心事!”
段珩也附和:“庆祝为主,别的不用想。”
连念笑了笑,没再说话。车子驶上江边大桥,晚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带着江水的清润。她看着远处江边的灯火,心里那点空落落的感觉,好像被朋友间的热络一点点填满——或许,不用揪着过去不放,这样也很好。
很快,车队停在私房菜门口,服务员早已候在门口,笑着引他们往里走。包厢里视野开阔,落地窗外就是波光粼粼的江面,夜色正浓,灯火璀璨。
“来来来,先干一杯!”叶折刚坐下就举起酒杯,“祝念姐旗开得胜,祝连氏司氏合作大卖!”
“干杯!”四人的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里,连念终于卸下了所有伪装,笑得真切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