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三 危机 · 续 ...

  •   沉眠皇宫中,一座小小宫殿悄悄苏醒,窗格透出闪烁烛光,数道人影显现其中。
      延英殿,以多次君臣机密议政,尤其是深夜召对而闻名,早已成为事实上的朝廷决策核心。此次议事,仅召集了包括太乙在内的数名拜相重臣前来——越是要紧事务,参与的人越少。
      敖丙说明此次召对的原因目的,众臣皆惊,短暂寂静后开始交头接耳,对如何解决此次危机看法不一而足,但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都不认同哪吒先斩后奏的行为。而有人开始追根溯源,暗中埋怨敖丙一意孤行,不听劝告了。
      眼见议论愈演愈烈,众人开始争吵起来,甚至有动手趋势,一直沉默不语的太乙出面调停,平息争吵。
      “陛下容禀。”
      “讲。”
      敖丙正为众臣争议头疼不已,见太乙制止群臣,行礼启禀,便顺水推舟让他讲述。
      “陛下,臣在事前就已具奏过。李哪吒虽然年少有为,但他还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对什么人能查、什么人不能查没个准数,并不适合。可陛下一意孤行,臣等也无能为力。”
      “事到如今,只有先夺去李哪吒职权,将其押解回京等候处置,以此安抚平虏侯。否则关镇倒戈,后果不容设想。”
      敖丙着实没有想到,作为举荐指导哪吒的师父,太乙竟会给出如此解决方案。可正如太乙所说,事到如今,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那就按卿所说去办吧。”
      敖丙按揉太阳穴,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熬了两个时辰的疲倦。
      烛火静静燃烧,照出人影绰绰,忽而微风拂过,火焰抖动,几近熄灭。然数度隐现后,焰光顽强复苏,再度立于蜡炬之上,若无事发生。仅有一滴烛泪缓缓流淌,诉说不易。
      身后长影覆墙,敖丙放下手中奏折,执笔御批,心中却思绪万千,不愿事情走到最后地步——这是兵部上呈的战事军需,是不得不与邻国开战时所要消耗的人员物资,更是数据背后无数的黎民百姓。如若开战,不知两国百姓又要遭多少罪,吃多少苦。
      正暗自忧愁之时,暗枭卫阁领求见,说有要事启禀。
      “让他进来。”
      敖丙头也不抬,继续处理奏折。然而接下来阁领话语令朱笔猛然一抖,坠落在地。
      “陛下,天牢出事了。看守被人买通,要置李哪吒于死地。”
      “哪吒怎么样了?!”
      敖丙霎时起身,情绪激动。
      阁领惶恐刹那,随后便恢复平静,继续禀报。
      “中毒昏迷,已派御医前去治疗,太乙尚书也前往查看,后续情况未知。”
      敖丙缓缓坐下,双眼无神,如抽去魂魄,随即爆燃。拍案而起,巨大声响惊得阁领都浑身一颤,屏息凝神,免得引来天子怒火烧身。
      “这些蛀虫,真是猖獗至极,天子脚下竟敢如此大胆行事!”
      “朕为大局着想一忍再忍,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舐糠及米。看来这回,不杀得血流成河是结不了了。”
      烛火剧烈闪动,终因无法承受之息散灭,徒留焦黑烛芯神伤。然而余烬闷燃,飞舞点点星火,微光亮起,新焰已至。蜡烛睁眼,发现四周由竹篾糊纸所围,风吹不进。上方系绳,轻轻摇晃,似是被人提拉前行。
      “哪吒情况如何?”
      提灯宫人留于府外守候,敖丙疾步走入,在李府管家带领下来到哪吒所在之处。房内灯火通明,哪吒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太乙坐于床边诊脉,神情专注。发觉敖丙到来,为哪吒捋好袖子,起身迎接。
      “回陛下,臣已用针灸将其体内淤毒逼出,现无大碍,过段时间便可清醒。”
      “那就好。”
      敖丙不为人知地松了一口气,坐到床边,凝望着那张朝思暮想的脸,面上尽显忧虑。太乙见此,不住感慨。
      “也亏哪吒自幼练武,内功扎实,在中毒第一时间便封闭经脉,防止扩散。否则毒入脏腑,纵是医祖现世也回天乏术。”
      “辛苦太乙尚书了。”
      敖丙看向太乙,手却仍与哪吒相握,不愿松开。仿佛只有如此,他才能感受到哪吒的心脏还在跳动,脉搏仍然有力。
      “现在天色已晚,若哪吒情况稳定,尚书就请回去歇息吧,朕已带来御医照看。”
      “谢陛下。不过待臣先写下药方,可助其恢复……”
      烛火跳跃,好奇观望面前忙碌身影,久而顿觉无聊,打了个哈欠沉沉睡去。恰好天边翻起鱼肚白,霞光驱散黑暗,带来天明消息,洒在卧床之人身上。朝霞轻抚下,双眼微动,指尖颤抖,与世界一同苏醒。
      哪吒醒来后,接到的第一条旨意就是被贬去一个偏远小地方当县令,即刻启程,不得迁延。
      他毫无怨言,领了旨,谢了恩,送走钦差,开始收拾行囊。
      哪吒心知自己一时冲动造成严重后果,敖丙此举是为保他,让他暂时远离错综复杂的朝堂明哲保身,同时也是对外给出一个交代。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走马上任,一去数年。被贬为县令后,敖丙仍然时有来信,但却不是由钦差专送,而是交由驿站传递——由于具有一定丢失率,通常同时寄出几封,因此他常常收到好几封相同的信件——内容也和幼时通信相似,分享快乐,交流学习心得或是决心上进。然而他从京城的同僚得知,现实的敖丙和信中完全是两幅模样:神都掀起腥风血雨,杀得人头滚滚,流放之路哀嚎遍野,数月后风雨渐息,却不复信中温馨。
      但是今天这封不一样。
      哪吒从钦差手中接过加急密信,展开阅读。信上只有短短两句话,却让他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五月二日,皇子皇女平安降生,是为兄妹。心中喜悦,还未取名便提笔书写,将此告知。”
      信中没说是哪个后妃或宫女所生,但是算算日子,正好是那一夜荒唐之后。
      对此,他也无话可说,只能感慨龙的力量深不可测。
      数日后,钦差又至,携来长文。看得出来,敖丙仍然沉浸在喜悦中,信中花费大量篇幅详细描绘两个孩子的样貌活动,哪吒知道,这也是写给他看的,心中不由温暖如春。信末写到过些日子要给孩子起名,询问他有无主意。哪吒毫不迟疑,提笔在回信中写下二名,嘴角上扬,为这酝酿已久的名字派上用场而暗喜。
      太乙也常有来信,要么传授当年任职县令的心得,要么告知如何对付县中豪强,要么教导善待百姓劝课农桑。更多的是像从前一般的碎碎念:讲自己伪装成走方郎中体察民情,顺便跟坊间名医习得一手好医术;抑或智斗贪官巨恶,还百姓朗朗乾坤;还有就是在各地任官多年,听来的民间奇闻轶事,让哪吒感觉既无奈又温馨。
      又一信至,展开阅读,却是一次卜卦结果。太乙在信末附注说,他已经看到了他们上一世的些许片段:天地间积蓄百年惊雷,朝着混沌之初便相伴相生的魔风灵龙劈去。六翼魔凤拼尽全力守护灵龙,不幸力竭先行坠落,但途中仍在持续引走天雷,直至投胎为李府三公子降生。而打造为火尖枪的陨铁,即是魔凤负伤所流鲜血化成。魔凤陨落后,灵龙泪洒当场,哀嚎不绝,在其坠落处徘徊许久,也随之而去,转世为大塘三皇子。当年白龙俯冲时带来的暴雨即为其泪,后龙泪汇入东海,被一枚左旋海螺吸收凝集,又打捞上岸送回龙泪之主面前。
      至此,哪吒才意识到那夜翻云覆雨之时,眼前不时闪过的奇异画面究竟是什么。
      “原来如此,就说我天赋异禀,怎能是不祥之兆,无缘无故遭雷劈。”
      哪吒嘀咕着,心中释然,继续向下阅读。
      随后又是一些关于他们前世的细枝末节,然而究其雷罚原因,信末写道:“这是世间最大的天机,不可泄漏,也不可窥探,违者会付出巨大代价。”
      “切,算不到就算不到呗,找什么借口。”
      哪吒对此不以为然。毕竟上次太乙占卜算皇子皇女生母是谁,得出来个天机不可泄露的结果。哪吒让他算算生父是谁,结果下一封来信就承认自己算不出来,哪怕明知是皇帝子嗣也算不出来,被哪吒暗讽了好几封信。
      但最让哪吒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封不知何时到来的回都召谕。
      在他被贬后,太乙主动请缨,察查平虏侯一案。敖丙不仅同意,还额外赋予西北道行军大元帅之职,调左右威卫开赴边境,待彻查平虏侯之后,坐镇边关,提防邻国进犯。此举可以说已经为他沉冤昭雪了,可官复原职的圣旨迟迟不到,敖丙也未在信中说明原因,他也只能继续这样等下去。
      “这些托孤重臣没一个省油的灯。上得庙堂,下得沙场,简直全能。”
      哪吒小声念叨,百无聊赖,盯着水中浮漂神游天外。忽而浮漂迸动,圈圈涟漪扩散,立刻一脸兴奋提起鱼竿。钓钩出水,却是空空如也,连鱼饵也消失不见。
      “真该死,这鱼怎么又跑了!”
      哪吒气急,将钓竿一摔,兀自生起闷气来。他现在很有理由认为,敖丙迟迟不召他回京,就是想磨炼他的心性,让他沉稳些。
      可心性再沉稳的人,连续数日屡屡空竿也沉不住气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三 危机 · 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