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生态锁 ...
-
上海世博中心的红厅内,水晶吊灯将光芒折射成无数道彩虹。苏明远站在全息投影构筑的舞台上,身后的"天穹系统2.0"标识如同真正的天穹般缓缓旋转。台下坐着近千名开发者,空气里弥漫着高级香水的芬芳和压抑的兴奋感。
"诸位!"苏明远的声音通过沉浸式音响系统传遍会场,"今天,我们将共同开启工业互联网的新纪元!"
全息投影瞬间化作无数道数据流,在会场中央交织成一颗跳动的心脏形态。颜旭坐在后排角落,注意到前排就坐的几位重要客户——北方重工的刘总、徐工集团的李总,他们的眼神在灯光下明暗不定。
"天穹系统2.0将向所有合作伙伴开放。"苏明远优雅地挥手,数据流立即分出一支金色的支流,"但为了确保系统的绝对安全,所有接入设备必须使用通天认证芯片。"
会场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颜旭看见坐在他前方不远处的某传感器公司老板,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更重磅的消息接踵而至。
"同时,"苏明远的声音依然从容,"所有数据必须遵循通天统一格式,平台将收取25%的服务费,用于持续优化系统安全。"
这个数字让会场彻底沸腾。一个年轻的开发者猛地站起来:"25%?这比苹果税还高!"
苏明远微笑着看向那个方向:"请问,您使用的是苹果手机吗?」
年轻人愣住了。
"您愿意为安全、稳定的系统付费吗?"苏明远继续追问,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工业领域,一次数据泄露的损失,远超过这点服务费。"
全场寂静。颜旭注意到,北方重工的刘总微微颔首,徐工的李总则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中场休息时,颜旭在茶歇区被几位老客户围住。
"颜总,"北方重工的刘总压低声音,"通天的条件确实苛刻,但他们的生态确实完整啊。"
徐工的李总补充道:"如果我们继续用你们的方案,数据孤岛的问题怎么解决?"
颜旭还未回答,一个熟悉的声音插了进来:"诸位,在选择技术路线时,不妨想想五年前的操作系统之争。"
众人转头,看见周教授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老人端着茶杯,目光锐利:"当时也有人认为封闭系统更安全,但现在呢?"
就在这时,茶歇区的大屏幕开始播放通天集团的宣传片。画面中,一条金色的数据河流汇入蓝色的通天云平台,旁白用充满磁性的声音说:"选择通天,选择安心。"
颜旭清楚地看到,几位客户代表的眼神开始游移。
下午的分论坛上,通天集团展示了更具体的方案。
"使用通天认证芯片,可直接享受平台算力补贴。"技术总监在台上演示,"而如果使用其他芯片......"
他点击鼠标,大屏幕上立即弹出复杂的接入流程:"需要经过三层层级的数据转换,不仅延迟增加30%,还要额外支付数据清洗费用。"
台下一位开发者忍不住喊道:"这不公平!"
"公平?"技术总监笑了,"在工业领域,安全就是最大的公平。"
论坛结束后,颜旭在走廊里遇到了一家合作多年的软件公司老板。
"颜总,对不住了。"对方苦笑着,"我们打算接入通天平台。毕竟......他们的用户基数太大了。"
颜旭平静地问:"25%的服务费,你们的利润还能剩下多少?"
"总比没有生意强啊。"对方长叹一声,"这就是生态的力量。"
当晚,颜旭团队在下榻的酒店房间里召开紧急会议。
李芸调出刚收到的数据:"已经有七家合作伙伴明确表示要接入通天平台。"
张猛一拳砸在墙上:"这群叛徒!"
"不,"颜旭摇头,"他们只是做出了最现实的选择。"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通天平台的架构图:"看这里,所有的数据入口都被通天控制。一旦接入,就像上了高速公路,只能按照他们设定的路线行驶。"
周教授若有所思:"这让我想起当年的微软。通过控制操作系统,最终控制了整个软件生态。"
"但时代不同了。"颜旭调出旭日科技的技术路线图,"我们还有机会。"
窗外,黄浦江上游轮驶过,汽笛声悠长。在这个看似被通天集团完全主导的夜晚,颜旭却在思考着破局之道。
他知道,这场生态之战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较量,不在演讲台上,不在宣传片里,而在每一个客户的心中,在每一次技术选择的天平上。当月亮升到浦东林立的高楼顶端时,颜旭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开放破局"。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套房里,晶源微电子的董事长杜明宇反复摩挲着手中的紫砂壶。窗外陆家嘴的灯火映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壶中的普洱早已凉透。
"杜总,考虑得如何了?"沙发另一端,通天集团的采购总监王琳优雅地端起茶杯,"我们愿意包下贵司明年40%的产能,预付三成定金。"
杜明宇的目光扫过茶几上那份厚厚的合同。排他性条款用醒目的红色标出,违约金高得惊人。
"王总,旭日科技是我们合作多年的伙伴......"
"商场如战场。"王琳微笑打断,"杜总应该明白,在通天和旭日之间,没有中间路线。"
她轻轻放下茶杯,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听说贵司正在申请科创板上市?通天系基金在发审委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杜明宇的手微微一颤,紫砂壶盖发出细微的磕碰声。
同一时刻,北京长青资本的会议室里正在上演另一场博弈。
赵哲面对通天集团投资部总经理吴威廉,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赵总,"吴威廉把玩着一支万宝龙钢笔,"听说你们准备给旭日科技追加投资?"
"只是正常的投后管理。"赵哲尽量保持镇定。
吴威廉轻笑一声,在便签纸上写下一个数字推过来:"这是我们即将设立的百亿并购基金,正在寻找合作管理人。"那个数字让赵哲心跳加速。但他很快注意到便签右下角那个不起眼的符号——通天集团的logo。
"条件是什么?"赵哲的声音有些干涩。
"停止对旭日科技的一切支持。"吴威廉的声音依然温和,"很简单,不是吗?」
深夜的北京,颜旭正在仓库测试新一代通信模块。
手机响起时,他正蹲在地上检查电路板。看到来电显示是杜明宇,他笑着接通:"杜总,我们那批芯片......"
"颜总,"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沉重,"对不起。"
颜旭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出什么事了?"
"通天集团......包下了我们所有高端芯片的产能。"杜明宇的声音充满愧疚,"但那批已经投产的订单,我会想办法交付完。"
颜旭握紧手机,指节发白:"我们合作五年了,杜总。"
"我也有几千员工要吃饭啊!"杜明宇突然激动起来,"通天威胁要断掉我们所有大客户的订单,还要在资本市场......"
电话挂断后,颜旭依然保持着接听的姿势。窗外,一辆货车驶过,车灯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那种熟悉的窒息感再次袭来——就像三年前第一次被断供时一样。
第二天清晨,坏消息接踵而至。
李芸急匆匆走进办公室:"颜总,长青资本通知,原定下周到位的五千万贷款被暂停了。"
张猛摔门而入:"三家供应商同时要求现款结算,说是听说我们资金链有问题!"
最致命的是技术总监的报告:"没有晶源的高端芯片,'琉璃芯'三代的性能要下降40%。"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颜旭注意到,几个年轻工程师的眼神开始闪烁。
"我们是不是......"一个项目经理怯生生地开口,"考虑一下通天的合作提议?"
"不可能!"张猛猛地站起来,"现在低头,之前的所有坚持就全白费了!"
颜旭始终沉默。他走到白板前,画出一个产业链图谱,在"芯片供应"和"资本支持"两个节点上打了醒目的红叉。
"诸位,"他的声音异常平静,"这就是通天给我们上的课——在商业世界里,情怀不能当饭吃。"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午休时分,前台小雨神秘兮兮地找到颜旭:"颜总,有个人在楼下等您,说是杜总让他来的。"
仓库后门的小巷里,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递过来一个U盘:"这是杜总让我交给您的。"
回到办公室,颜旭打开U盘,里面是晶源微电子最新研发的芯片设计图纸。
"杜总说,"年轻人压低声音,"虽然不能直接供货,但技术可以共享。他还让我转告您,他在深圳有个师弟,也在做类似的产品。"
几乎同时,赵哲发来加密邮件:"被迫暂停投资,但个人资源仍可供调配。建议联系'创新工场'的李博士。"
颜旭站在仓库二楼的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在秋风中摇曳的老槐树。
原来,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人愿意悄悄点亮一盏灯。
他拿起那架紫檀木算盘,轻轻拨动算珠。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损失,而是如何在绝境中寻找新的生机。
夜幕降临,仓库里的灯光依然亮着。在这个被多方围剿的夜晚,颜旭知道,他们必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不依赖任何人施舍的路。
秋雨连绵不绝地敲打着仓库的铁皮屋顶,发出沉闷的声响。会议室里,李芸正在汇报最新的损失统计,她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脆弱。
"华软科技昨天正式通知,停止对我们协议的适配开发。"她停顿了一下,"这是本月第七家宣布优先适配通天平台的合作伙伴。"
张猛猛地推开面前的资料:"连他们都要背叛?华软的王总不是一直说最欣赏我们的开放理念吗?"
"理念不能当饭吃。"周教授叹了口气,指着窗外雨幕中若隐若现的城市轮廓,"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向通天靠拢,不跟进就会被边缘化。"
这时,前台小雨抱着一摞快递走进来,神色不安:"颜总,这周又收到三份辞职信......都是核心研发岗位。"
仓库二楼的研发区明显冷清了许多。
曾经坐满工程师的工位,现在空着一大半。仅剩的几位技术人员也显得心不在焉,有人不时查看手机,有人对着屏幕发呆。
李思远红着眼睛找到颜旭:"颜总,我刚发现小陈在偷偷备份代码库......他说是要找工作面试用。"
颜旭沉默地走到小陈的工位前。年轻人惊慌地想要关闭屏幕,却被颜旭按住了手。
"想要学习是好事。"颜旭平静地说,"但记住,无论去哪里,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小陈低着头,声音哽咽:"颜总,对不起......我女朋友说,再不去通天系的公司,就要分手......"
深夜的仓库里,颜旭独自面对巨大的中国地图。
他用红色记号笔将已经沦陷的区域一一标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几乎都被通天的红色覆盖。
只剩下一些边缘地带:西北的矿区、西南的山地、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被主流市场忽视的角落,此刻却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在看什么?"颜旭回头,看见周教授端着两杯热茶走来。
"在看我们还能退守到哪里。"颜旭苦笑着指向地图上零星的空白处。
周教授仔细端详着地图,突然眼睛一亮:"记得我给你讲过的'农村包围城市'吗?"
他指着那些红色区域之间的缝隙:"通天再强大,也不可能覆盖每一个角落。这些他们看不上的边缘市场,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汽车引擎声。一个满身泥泞的中年人推门而入,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请问这里是旭日科技不?俺是西山煤矿的老王。"
颜旭连忙迎上去。老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故障模块:"矿上的通信老断,通天的工程师嫌井下条件差不愿下来。听说你们不挑活?"
颜旭接过那个沾满煤灰的模块,眼中重新燃起战火:"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在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解决问题。"
老王咧开嘴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那中!俺们矿上还有十几个井口,都用你们的!"
送走老王后,颜旭立即在地图上的山西矿区画下一个蓝色的标记。
"看见了吗?"他对闻声赶来的团队成员说,"总有人不需要华丽的生态,只需要可靠的产品。"
第二天,颜旭调整了战略部署。
"放弃与通天正面争夺主流市场。"他在晨会上宣布,"我们要深耕这些'边缘市场'。"
张猛提出质疑:"但这些市场利润薄,条件苦......"
"但它们是我们的!"颜旭打断他,"在矿井下,在戈壁滩,在偏远山区,通天的生态优势毫无意义。那里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可靠性。"
他让李思远重新规划产品线,开发专门针对恶劣环境的"工业卫士"强化版。
"不要那些花哨的功能,"颜旭强调,"只要最极致的稳定和耐用。"
转机比预期来得更快。一周后,西山煤矿老王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模块在井下连续运行一百小时无故障,还要再订五十套。
紧接着,青海光伏电站、内蒙古风电场、川藏公路养护段......这些被主流市场遗忘的角落,纷纷向旭日科技伸出橄榄枝。
深夜,颜旭再次站在中国地图前。这一次,他用蓝色记号笔勾勒出一个个据点。虽然规模不大,却像夜空中的星星,在黑暗中执着地闪烁。
仓库外,秋雨依旧。但在这个被孤立的夜晚,颜旭知道,他们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通往边缘却充满生机的路。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雨幕时,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成为边缘世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