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枕边风 ...

  •   李伟家的氛围,在“香水事件”后,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静。方瑜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对李伟愈发体贴入微,仿佛想用加倍的温柔来驱散心底那缕不安的阴霾。她炖了他爱喝的汤,将他换洗的衣物熨烫得一丝不苟,晚上甚至会主动帮他按摩放松僵硬的肩膀。
      李伟享受着这种服务,眼神却愈发冰冷。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这天晚上,方瑜正温柔地帮他揉着太阳穴,李伟闭着眼,忽然重重地叹了口气,眉宇间凝结起浓得化不开的愁绪。
      “怎么了?阿伟,是公司的事吗?”方瑜立刻察觉到,关切地问。
      李伟睁开眼,握住她的手,力道有些重,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信任”。“小瑜,本来不想让你担心的……但这件事,压得我快喘不过气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罕见的脆弱。
      他开始描绘一场虚构的“巨大危机”:公司一个至关重要的海外项目,因合作方突然违约而陷入僵局,面临巨额索赔;同时,另一个核心产品的技术专利遭遇了来自国际巨头的恶意诉讼,官司缠身,前景不明。他将情况说得极其严峻,仿佛一步走错,整个公司就可能万劫不复。
      “……现在资金链非常紧张,银行都在观望,几个之前谈好的投资人也开始犹豫。”他紧紧握着方瑜的手,眼神“真诚”而“迫切”,“我们需要一笔紧急的过桥资金,至少要两百万,才能稳住局面,争取时间。”
      方瑜听得脸色发白,她不懂那些复杂的商业运作,但她听懂了“危机”、“索赔”、“资金链紧张”这些可怕的词汇。她看着丈夫“焦灼”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心疼和恐慌。
      “那……那怎么办?我们能做什么?”她下意识地问,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被引入一个预设的轨道。
      李伟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不忍”,然后像是下定了决心:“我们……我们不是还有那笔共同理财吗?就是你名下那两百万,暂时比较灵活的那笔。我想……先挪用一下,就当是公司向我个人拆借,等度过这个难关,立刻连本带利还回来,甚至可以把一部分股权转给你作为补偿……”
      他提出这个方案时,语气充满了“不得已”和“愧疚”,完美地扮演了一个被逼到绝境、不得不向最亲近的人求助的丈夫形象。
      方瑜愣住了。那两百万,是他们为未来准备的重要储备,是她安全感的一部分。但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沉重”的压力,想着可能倾覆的家庭支柱,她那点犹豫瞬间被对丈夫的心疼和“共渡难关”的夫妻情分所取代。
      “能……能帮上你就好。”她反握住李伟的手,语气虽然还有些颤抖,但眼神已经变得坚定,“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你人没事,公司能挺过去就好。我明天就去银行办理手续。”
      李伟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如释重负的、充满“感激”的表情,将方瑜紧紧拥入怀中。“谢谢你,小瑜,幸好还有你……” 他在她看不见的角度,眼神一片冰寒,毫无温度。
      枕边风,吹拂的不是爱意,而是精准的算计。方瑜的信任和担忧,成了李伟撬动巨额财产最有效的杠杆。经济的缰绳,正在被一步步收紧。
      周正的书房,如今更像一座被围困的孤城。手稿与数据的离奇丢失,如同抽掉了他学术世界的承重墙,留下一个摇摇欲坠的残骸。他像一头受伤的困兽,在堆满书籍和废弃演算纸的房间里焦躁地踱步,眼里的血丝愈发浓重,胡子拉碴也无心打理。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书香,而是浓烈的咖啡因和一种近乎绝望的焦虑。
      苏晴端着果盘,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她没有立刻打扰他,只是将果盘轻轻放在书桌一角尚且干净的地方,然后开始“顺手”整理散落的书籍,动作轻柔,姿态温顺,完全是一个体贴入微的贤内助。
      “正哥,”她拿起一本摊开的、属于周正竞争对手王教授的最新论文集,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仿佛刚发现的“惊讶”,“你看,王教授团队上个月在《自然·材料》上又发了一篇,听说他们那个关于新型界面调控的课题,进展非常快,都快到中试阶段了。” 她将论文集翻到某一页,指尖轻轻点着上面的图表,“他们用的这个表征方法,好像比你之前设想的那个方案,更简洁一些?”
      周正猛地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射向那本论文集,像被毒蛇咬了一口。王教授,那个一直与他明争暗斗、学术观点相左的对头!他一把夺过论文集,快速扫视着苏晴指出的那几行,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那个方法……他确实考虑过,但因为手稿丢失,相关的推导和实验设计全都……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嫉妒、不甘和巨大的失落感几乎将他淹没。
      “还有李院士那边,”苏晴仿佛没有看到他剧变的脸色,继续用一种闲谈般的语气,播撒着更多“无意”获取的信息,“我听说他们最近申请到了一笔巨额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专门用来攻关你之前看好的那个‘量子点合成’方向。他们实验室最近进了好多新设备,招兵买马,势头很猛啊。” 她叹了口气,语气充满了“惋惜”,“唉,要是你的数据没丢,现在说不定……”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精准地扎在周正最敏感的神经上。他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稀薄,每一个同行都在高歌猛进,只有他被困在原地,甚至倒退,眼睁睁看着原本可能属于自己的荣誉和成果被他人抢占先机。一种深刻的学术不安全感和被迫害妄想开始不受控制地滋生。他怀疑地看着书房里的一切,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窃取他的创意,每个竞争对手都在看他的笑话。
      苏晴冷眼旁观着他内心防线的进一步崩塌。这还不够。她需要将他彻底孤立起来,让他众叛亲离,让他只能依赖她——这个看似唯一理解他、陪伴他的妻子。
      几天后,她以“关心学生、替丈夫分忧”的名义,开始“无意中”接触周正带的几个研究生。她会温柔地询问他们的研究进展,生活有没有困难,偶尔还会送上一些水果或点心。在看似随和的交谈中,她会巧妙地引导话题。
      “小刘啊,最近看你好像挺忙的,是不是周老师给你的压力太大了?他最近心情不好,你们多体谅。”——这是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周正“情绪不稳定”的印象。
      “张师姐,我听说你男朋友也在找工作了?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真让人担心。要是周老师能多推荐一下就好了,可惜他最近……”——这是在暗示周正“不关心学生前途”。
      她甚至会“好心”地提醒某个学生:“你上次那个实验数据,我好像听周老师提了一句,觉得有点问题,你最好再核查一下,别让他到时候不高兴。”——这是在离间师生信任,制造猜忌。
      同时,她那双看似温柔的眼睛,像最精密的扫描仪,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反应,捕捉着他们言语中的任何一丝不满、犹豫或可以被利用的私人信息(比如某个学生家庭困难急于求成,另一个与校外企业有私下接触等)。这些,都是她为周正精心收集的、未来可能用于致命一击的“黑料”。
      周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焦虑和偏执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他最信赖的妻子,正以关怀为名,在他周围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她切断了他与外界健康的信息通道,毒化了他与学生的关系,将他牢牢困在由她一手制造的信息孤岛和信任危机里。学术的围城已然合拢,只等时机成熟,苏晴便会毫不犹豫地引爆所有埋设的炸弹,将周正彻底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他,对此一无所知,依旧在废墟中,徒劳地试图抓住那些早已消散的灵感灰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