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倪轩然此人不讲武德,说好他们内部定供应商就行的,结果这大块头之前栽过跟头,美其名曰“拉通上下游”,陶且一打开日历,全是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会议邀请,跟他本身的安排重叠了好几个时段。
这天中午,倪轩然又跟他跟到了东区食堂,两眼一黑,在江西炒粉的窗口前站岗。
灶台上火舌撩天,铁锅里的混合辣椒被猪油浸润得细碎透亮,跟被打碎了的信号灯一样,爆呛出200度的油温。
陶且笑他:“难为你陪我吃了快一周。”
倪轩然拿大花臂捂住口鼻,变成个花脸关公,愤愤不平:“你小子真阴险,专挑最辣的整我。”
一整周的闷热天气,倪轩然体格大,不能吃辣,还是健身人士。这几天的每一餐都让他脸红脖子粗,回去还得坐半小时马桶,实打实被江西小炒教做人。
陶且抱臂,拿捏了个姿态:“是你自己觉得欠我人情了,要来陪我吃饭的。”
“哎呀,你放一边旁听就行,最后随便说两句,我这流程上就交差了。”倪轩然把车轱辘话又翻出来,“我知道你嫌烦,但顺水人情嘛,都是交易,你懂的。”
倪轩然朝他眨眨眼,见师傅用铲子敲了几下铁锅,知道是要出锅了,赶紧殷勤地上前帮陶且端餐盘。
“交易不是那么好做的,没可能两头都把理占了。你自己也知道,进口要是容易......”陶且眼神戏谑地往下一滑,“出口就难。”
倪轩然端着餐盘愣在原地,恨不得多长出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屁股。
窗口的师傅探头问他:“倪老师,你那份还是少辣吗?”吃了快一周,师傅已经默认他是陶且带来的“再来一单”。
不了不了,他连连摇手,“下次一定。”
陶且稀奇:“今天怎么不吃了,贸易出口这么难做?”
被他说得条件反射,倪轩然瞬间夹起尾巴,直至坐定。伸手撩走眼前蒸腾的烟火气,他回答说:“我点外卖了,等会让奇奇帮忙去拿——就你爱吃这个破食堂,哪有点领导样子。”
见陶且没理他,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凑过来:“其实是供应商已经敲定,不用你再参会了——你猜定的哪个?”
“哪个?”
“韩锐找的那个意大利的Studio你还记得吗?你猜怎么着,他们一个合伙人竟然认识咱们事业部姜总,话里话外提点好几次了,是老熟人!”
一天天尽是些人情,在他们这种大集团里,裙带嫡亲明里暗里地扎堆,精英聚集里也埋了些臭鱼烂虾,合作上你来我往的逢迎往来更不在少数。
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不知道这交情是几年前萍水相逢还是意笃情深。
“La Dolce Vita?”陶且皱了下眉,随口打听:“有多熟?”
“熟,熟得很。”倪轩然皮笑肉不笑,“你知道吗,他们叫卢卡什么亚诺的一个合伙人,是姜总小学弟,一个俱乐部的。我侧面打听了下,说是下周还要飞一趟来咱们这儿拜访呢。”
没必要吧,陶且顿时绷紧了神经,问:“来上海干嘛?”
“叙旧呗。”倪轩然让他放宽心,“没事儿,我研究过了,他们工作室实力是有的。况且这又不是星级项目,咱们正常走流程、推进度就行。”
“还只是在brief阶段,项目又没定在上海拍,他们合伙人大老远飞一趟干什么,就这么想叙旧?”
倪轩然一根肠子通到底,向来是大亏没吃饱小亏没吃够,整个设计部被他带的都是这种“艺术家气质”。好在设计实力不俗,出街效果好,别的部门大都对他们也宽容些。
陶且让他上点心,别当个没事人,一条条提点他:
“这个项目本身挺清闲,这下可是被大老板盯上了。咱们平时两周才在事业部例会上遇一次姜总,有他的关系在,这可就不是纯乙方了。”
“这个工作室就没拍过产品类的广告,万一是烂泥扶不上墙呢,你是不是得给擦屁股?项目整体预算不高,你又打算在视频方面给他们报多少?”
“我感觉这是要跟他们签长期合作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只参与这个项目,还是后面J系列就打包给他们......”
倪轩然一整个被说懵,这些弯弯绕绕他从来没想过,还当个好消息抱在怀里。这下如遭雷劈,奇奇送来他的外卖,他也没心情拆了。
周围一波人吃完走了,原先还热闹的嬉笑声渐去,只剩几个嘬着饭后酸奶的年轻面孔在小声聊天。
炒粉已经坨了,凉了之后反倒觉不出辣,陶且无奈咬下一口饼疙瘩。前面迎面走来一群刚吃完的开发部同事,他笑笑打了招呼。
打头的李工,见倪轩然双手合十,面若寒霜地和外卖袋子大眼瞪小眼,忍不住走前留下句打趣:“倪老师这是......改天主信徒了?饭前还得祷告啊,哈哈!”
“信个屁的天主教,”倪轩然怒从心上起,“我他娘的现在想对意大利人开炮!”
陶且喊他:“别贫了,吃你的饭吧。”
刚被陶且提点,倪轩然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那个合伙人卢卡是个中意混血,他爸是博闻资本的意大利基金合伙人,下面投资了一堆有的没的,可能和姜总还有交集。”
他说着不自觉带上几分酸涩,把一整只清蒸鸡手撕了,“唉,好一个年轻富二代,这可是连字面意义都‘出身在罗马’的人......”
陶且劝他:“你少想罗马人了,先做好你的牛马人。”
倪轩然无力地往嘴里塞肉。
陶且端着餐盘起身,还叮嘱他:“赶紧约个时间在他们来之前先过个会,聊下基本的需求,记得确保那个合伙人出席。”
“知道知道。”倪轩然忙不迭地点头,就佩服他这主动出击的效率。
已经快1点了,走出食堂回到办公楼,整层都静悄悄的,大都在午休。
不修边幅的或戴着眼罩仰面,或像鸵鸟一样把头窝在肘弯里;怕弄花妆容的只是闭眼坐着,穿格子衬衫的一些人则拉出了行军床。
更有厉害的盘腿抱着手碟坐着冥想,手碟声音空灵飘渺,节奏慢旋律长,把思绪带的很远。陶且围观了一下,感觉真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想到中午和倪轩然的对话,陶且忍不住打开笔电,按照韩锐给的文档去La Dolce Vita的网站看看。
网站首页自动播放着一段视频,不是商业MV也不是广告,只有一段十几秒的黑白默片。没有情节,也没有参照物,就连是什么树都看不出来,不知道属于私人记录还是影像实验。
唯独能看出拍的是夏天,被用特殊的技法记录下来:
画面中溽暑从大地缓缓渗出,掺杂着草根的泥气。树下搁浅着一条巨大的银鱼,从高处枝桠抛落的光斑成了它的银鳞。
风的原因,银鱼突然跃动,细鳞狂闪。空气似是被激恼,影调的噪点四散而去,大鱼眨眼变成蜉蝣。
几乎是固定镜头,没有摇臂也没有移轴,却悄无声息在过渡,忽而拉近,倏尔推远,拨动一份似是眷恋、又像告别的情绪。
陶且的呼吸不自觉地被画面拉扯。
看得出记录者独特的技巧和出群的审美,生动慑目。但是科技产品广告需要对卖点和用户心智进行渗透表达,适度还需要体现科技的冷感,单纯的美毫无用处。
陶且点开作品分类,都是商业MV和奢品广告,还有一些和前卫艺术家合作的纪录片。
工作室简介列举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以及那位罗马人的绚丽履历,超链接链到了他的社交页面,头像的简介下还赫然圈着他投资人父亲的账号。
陶且好笑地关掉了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