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衣带诏事件的提前上演 ...

  •   吕布携着朝廷正式授予的徐州全权治令,如同捧着一道护身符与开拓令,本该即刻南下,龙归大海。然而,或许是曹操仍存最后一丝“挽留”之意,或是许都繁杂的礼仪酬酢尚未尽完,归期被稍稍延后了几日。就在这短暂的滞留期间,一场原本应在数年后才爆发的风暴,因其带来的巨大变数和某些人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悄然提前拉开了序幕。
      这一夜,车骑将军董承的府邸,一场看似寻常的夜宴正在举行。受邀者不多,但分量极重: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以及一位身份特殊、低调前来的国丈伏完。灯火通明的大厅内,丝竹管弦悠扬,舞姬身姿曼妙,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的表象下,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与紧张。
      吕布作为新晋的征东将军、温侯,声望如日中天,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端坐席间,面带得体的微笑,欣赏着歌舞,与前来敬酒的同僚应酬,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董承这老小子,平日里跟我不算亲近,突然设宴相请,还搞得这么神秘,宴无好宴啊。看他那眼神,飘忽不定,藏着事儿呢。还有伏完,身为国丈,偷偷摸摸来参加这种小范围宴会……有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承使了个眼色,乐工舞姬悄然退下,连侍奉的仆役也都被屏退,只留下几名绝对心腹的家将守在厅外。大厅内的气氛陡然一变,之前的欢愉假象瞬间褪去,只剩下沉重的寂静和空气中弥漫的焦虑。
      董承深吸一口气,站起身,他年约五旬,面容带着几分忧国忧民的憔悴,此刻眼神却异常灼热。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定格在吕布身上,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颤抖:“温侯,诸位同僚,今夜并非寻常宴饮。承,实有要事相商,关乎国运,系于社稷存亡!”
      吕布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放下酒杯,淡淡道:“董车骑言重了,布一介武夫,但知为国效命,若有驱策,但讲无妨。” 他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衣带诏?这么早就憋不住了?看来老曹逼得挺紧啊。
      董承见吕布态度平和,心中稍定,他走到吕布席前,竟撩起衣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这一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骇然变色!
      “董公!你这是何意?!”吕布也故作惊讶,连忙起身欲扶。
      “温侯!且听我一言!”董承按住吕布的手,老泪纵横,声音悲怆,“曹贼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忠良!狼戾不仁,罪恶充积!如今更挟持天子,令诸侯,其心可诛!汉室倾颓,已在倒悬!”
      他情绪激动,言语如同泣血。王子服、种辑等人也纷纷离席,面露悲愤之色。
      “陛下居于深宫,如坐针毡,如履薄冰!”董承继续道,从怀中颤巍巍地取出一方素白绢帛,那绢帛边缘似乎有些不规则的痕迹,仿佛是从某件衣物上撕扯下来的。“陛下感念国事艰难,忠良受戮,悲愤难抑,遂咬破指尖,于此衣带之内衬,写下血诏!命承等纠合忠义之士,殄灭奸党,重整河山!”
      衣带诏!果然是这个!吕布眼神微凝,看着那方带着悲壮与绝望气息的绢帛。历史上,这玩意儿最终导致了董承等人的灭族之祸。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出现,这幕悲剧要提前上演了,而且自己还被卷入了漩涡中心。好家伙,真把哥当救命稻草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老曹根基已稳,爪牙遍布朝野,就凭你们这几个手里没兵没权的“忠臣”,加上我一个刚刚被老曹重点盯防、还没回到自己地盘的光杆司令(相对而言),就想搞政变?简直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还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董承将血诏高举过头,呈给吕布,眼中充满了希冀与狂热:“温侯!你勇冠三军,天下无敌!更难得的是深明大义,忠于汉室!如今又得陛下信重,授予征东重职,手握强兵(他们以为吕布旧部很强,且不知已交还中央军)!此乃天意,欲假温侯之手,铲除国贼,还政于陛下!承等愿奉温侯为首,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只求温侯振臂一呼,清君侧,诛曹贼,则汉室可兴,天下可定!温侯亦将名垂青史,功盖千秋!”
      王子服、种辑等人也齐齐拜倒,低声道:“恳请温侯主持大局!”压力,巨大的压力瞬间来到了吕布身上。他若答应,便是踏上了一条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万劫不复的险路。他若拒绝,在这些“汉室忠臣”眼中,便成了贪生怕死、与曹贼同流合污之辈。
      吕布沉默着,没有立刻去接那方血诏。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面容悲愤却又带着几分天真的“忠臣”,又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丞相府中那只老谋深算的狐狸。他缓缓坐回席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手握“重兵”的猛将的决断。
      良久,吕布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董公,诸位,陛下血诏,字字泣血,布……感同身受。”他先肯定了对方的情绪,稳住他们,“曹公……行事,确有其专断之处。”
      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现实:“然而,董公可曾想过,如今许都内外,兵马几何?禁军侍卫,何人统领?城防要隘,谁家心腹?曹公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郭嘉、荀彧、程昱、夏侯惇、曹仁……皆非易与之辈。”
      他每说一句,董承等人的脸色就白一分。这些他们何尝不知?只是被一腔热血和绝望逼得不得不铤而走险。
      “而我,”吕布指了指自己,自嘲地笑了笑,“看似风光,然根基浅薄,旧部尚在徐州,于这许都,实是孤身犯险。若仓促起事,无异于以卵击石,非但不能清君侧,恐反害了陛下性命,陷社稷于更大危难!此非忠,实乃愚也!”跟你们玩?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哥好不容易才从老曹的刀锋下溜出来,拿到徐州自治权,正要回去种田发育,你让我现在就跟终极BOSS开团?脑子进水了吧!
      “那……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曹贼肆虐,汉室倾覆吗?!”董承不甘心地低吼,眼中满是绝望。
      吕布看着他,目光深邃,缓缓道:“董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治国平乱,更非一朝一夕之功。曹公势大,不可卒图。当下之要,在于隐忍,在于积蓄力量!宜静待其时,联络四方忠义,暗中筹备,待其有变,或北方战事吃紧,或内部生隙,方可雷霆一击,方有胜算。”
      他这番话,半是真言,半是推脱,但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老成谋国”的智慧。董承等人愣住了,他们满腔热血,只想着立刻诛杀国贼,却被吕布一盆冷水浇下,指出了残酷的现实。仔细想来,吕布所言,似乎……更有道理?
      “温侯……果真……老成谋国……”董承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地,手中的血诏也飘落在地。他意识到,自己等人或许真的太天真了。
      吕布起身,走过去,亲手将董承扶起,又将那方血诏捡起,塞回董承手中,低声道:“董公,此物关系重大,务必妥善收藏,万不可再示于人前。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于天地。望公等,善自珍重,以待天时。”
      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更没有告发,而是选择了置身事外,并给了对方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这是最明智,也是最安全的选择。你们自己玩吧,哥不奉陪了。这浑水,谁爱趟谁趟去。不过嘛,这事儿记下了,将来或许……能有点用?
      离开董承府邸时,夜色已深。吕布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灯火阑珊,却弥漫着绝望与悲壮气息的府邸,摇了摇头。忠臣可敬,但政治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游戏。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老曹,你的麻烦看来不少,不过,这暂时与我无关了。徐州,才是我真正的棋盘!
      一场原本可能将吕布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风暴,被他以超越时代的冷静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悄然化解于无形。许都的暗流,依旧在涌动,但吕布这只过江猛龙,已经做好了抽身而退,静观其变的准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