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第二十三章:古寺探秘
      推开云隐寺那扇斑驳的木门,一股混杂着檀香、霉味与银杏果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穿越了千年时光。院内静得能听见银杏叶飘落的 “簌簌” 声,三棵合抱粗的古银杏树矗立在庭院中央,枝桠虬曲如青铜神树的枝干,金黄的叶子铺满了青石板路,踩上去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是古蜀先民在耳边低语。
      “这树怕有上千年了吧?” 燕承风抬手抚过一棵银杏的树干,树皮粗糙坚硬,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纹,像是刻满了岁月的密码,“你看这纹路,倒有些像三星堆玉琮上的弦纹。”
      苏瑶弯腰捡起一片银杏叶,叶片金黄透亮,边缘带着细微的锯齿,叶脉清晰如网:“川西的古寺多植银杏,说是能镇宅祈福,没想到这云隐寺的银杏长得这么旺。” 她抬头望向寺庙深处,红墙斑驳,露出里面的青砖,墙角爬满了墨绿色的爬山虎,几间厢房的门窗朽坏不堪,唯有正前方的藏经阁还算完好,木质的阁楼带着飞檐翘角,透着古朴庄严的气息。
      两人顺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破这千年古寺的静谧。庭院的墙角立着几尊残破的石佛,佛像的面部已经模糊,却依旧能看出悲悯的神态,佛衣的褶皱处刻着细密的花纹,竟与三星堆青铜人像的衣纹有几分相似。
      “你看这石佛的衣纹。” 苏瑶停下脚步,指着一尊石佛的袖口,“这种卷曲的纹路,和青铜人像长袍上的云雷纹太像了,会不会这寺庙与古蜀文明有渊源?”
      燕承风凑近细看,果然如苏瑶所说,石佛衣纹的线条流畅,卷曲的弧度与古蜀青铜器上的纹样一脉相承:“说不定这寺庙就是古蜀人后裔所建,用来守护与古蜀相关的秘密。穆然说的手抄本,十有八九就在藏经阁里。”
      藏经阁的木门是深褐色的,上面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门板已经干裂,缝隙里塞满了灰尘。燕承风轻轻推了推,木门 “吱呀” 一声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不堪重负。阁楼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纸张的气息。
      阁楼里摆满了高大的木质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古籍,大多都用蓝布或黄布包裹着,布面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书架上的木头发黑腐朽,有些书架已经倾斜,上面的古籍摇摇欲坠。
      “小心点,莫碰倒了书架。” 燕承风叮嘱道,伸手拂去一个书架上的灰尘,指尖立刻沾满了黑灰,“这些古籍怕是有几百年了,得轻拿轻放。”
      两人分头行动,燕承风负责左侧的书架,苏瑶负责右侧。他们小心翼翼地取下包裹古籍的布包,翻开一本本泛黄的书页,书页脆薄如蝉翼,稍一用力就可能撕裂。古籍上的文字大多是竖排的楷书,有些已经模糊不清,还有些是晦涩难懂的古体字,需要仔细辨认。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棂的光线变得柔和。燕承风翻完了左侧的最后一个书架,除了一些佛教经文和历史记载,并没有发现与古蜀符号相关的内容,他有些失望地坐在地上,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咋个还没找到?难道穆然骗了我们?”
      “莫急,再找找。” 苏瑶头也没抬,依旧专注地翻看着手中的古籍,“右侧还有最后两个书架,说不定就在里面。”
      燕承风站起身,走到苏瑶身边,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心中的失望渐渐散去。他也拿起一本古籍,慢慢翻阅起来。这本古籍的封面已经脱落,里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字迹工整秀丽,记载的是川西高原的地理风貌和民俗传说。
      “咦,你看这个!” 苏瑶突然叫了起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她手里拿着一本线装古籍,书页已经泛黄发脆,“承风,你看这幅图,还有旁边的符号!”
      燕承风急忙凑过去,只见古籍的中间一页,画着一幅详细的祭祀场景图。图中,一群身着长袍的巫祝围绕着一个高大的青铜人像,青铜人像的造型与他们发现的那尊几乎一模一样!巫祝们手持玉璋和玉琮,朝着青铜人像跪拜祈祷,周围还有许多先民,手里捧着祭品,神情虔诚。在图画的边缘,刻着几个细小的符号,与青铜人像底座上的神秘符号极为相似!
      “太好了!终于找到了!” 燕承风的眼睛亮了起来,激动地说道,“你看这符号,和青铜人像上的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苏瑶点点头,手指轻轻拂过图画和符号,眼神专注:“你再看旁边的注释,虽然有些模糊,但能认出‘祭祀’‘太阳神’‘青幽谷’这几个字。” 她顿了顿,又说道,“这说明,青铜人像确实是古蜀人祭祀时用的神器,而那些符号,很可能与祭祀仪式和青幽谷有关。”
      两人凑在一起,仔细研究着这幅祭祀图和旁边的符号。他们发现,图画边缘的符号与青铜人像底座的符号一一对应,只是排列顺序略有不同。注释中提到的 “太阳神”,很可能就是指传说中的太阳神石,而 “青幽谷”,正是他们之前发现祭祀遗址的地方。
      “你看这里,” 苏瑶指着图画中青铜人像的底座,“底座上也刻着符号,和我们发现的一模一样!注释里还写着‘引神之路’,难道这些符号是指引神灵降临的路线?”
      燕承风沉思片刻,说道:“有可能。古蜀人认为,通过特定的路线和符号,就能与神灵沟通。这些符号,说不定就是连接三星堆和青幽谷祭祀遗址的‘神路’标识。”
      就在两人全神贯注研究古籍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阁楼门口传来,脚步声很轻,却在这寂静的藏经阁里格外清晰。燕承风和苏瑶心中一紧,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警惕地朝着门口望去。
      只见藏经阁的门口,站着一位身披灰色袈裟的老和尚。老和尚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布满了皱纹,却面色红润,眼神平静如潭,手里拿着一串木质念珠,念珠上刻着细小的纹路,像是某种符号。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燕承风夫妇,仿佛已经站了很久。
      “大师您好。” 燕承风率先打破沉默,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我们是三星堆考古队的,前来寻找与古蜀符号相关的线索,打扰了。”
      老和尚微微颔首,语气平淡:“二位施主,云隐寺的古籍已有百年未曾有人翻动,你们今日前来,想必是为了青铜人像上的符号吧?”
      燕承风和苏瑶心中一惊,没想到老和尚一开口就点破了他们的来意。苏瑶连忙说道:“大师慧眼,我们确实是为了符号而来。我们在三星堆发现了一尊青铜人像,底座上的符号难以解读,听说贵寺有相关的手抄本,特来请教。”
      老和尚缓缓走进藏经阁,脚步轻盈,仿佛踩在云端。他走到书架前,目光扫过那些尘封的古籍,眼神中带着一丝感慨:“那些符号,是古蜀人的‘神语’,记载着他们的祭祀仪式和信仰。百年前,寺里的先祖曾与古蜀守陵人有过交集,才留下了这些记载。”
      “守陵人?” 燕承风心中一动,“大师您说的是守护三星堆的守陵人?我祖父就是守陵人,他叫燕守义。”
      老和尚听到 “燕守义” 这个名字,眼神微微一动:“原来你是燕家后人。令祖父当年曾来过云隐寺,与我师父探讨过古蜀符号的秘密。可惜后来时局动荡,两人便断了联系。”
      苏瑶急忙问道:“大师,那您一定知道符号的含义吧?还有传说中的太阳神石,是不是真的藏在青幽谷?”
      老和尚走到他们身边,目光落在那本古籍的祭祀图上,缓缓说道:“符号的含义,与太阳神石息息相关。古蜀人认为,太阳神石是太阳神的化身,能为他们带来光明和丰收。而那些符号,是开启太阳神石封印的钥匙。”
      “封印?” 燕承风疑惑地问道,“太阳神石被封印了?”
      老和尚点了点头:“千年前,古蜀文明衰落,为了保护太阳神石不被外人夺走,守陵人将它藏在了青幽谷的祭祀遗址深处,并用水晶棺封印起来。青铜人像底座的符号,就是指引后人找到封印之地的路线,也是解开封印的密码。”
      燕承风突然想起了穆然:“大师,三个月前是不是有个叫穆然的学者来过这里?他也对符号和太阳神石很感兴趣。”
      老和尚的眼神沉了下来:“那个年轻人,心思不纯。他确实来借过手抄本,也询问过太阳神石的下落。我看他眼神中藏着贪婪,便没有告知他全部秘密。但我没想到,他竟然会找到你们,还把你们引到这里。”
      “这么说,穆然的目标真的是太阳神石!” 苏瑶语气急切,“大师,我们该怎么办?穆然很可能已经前往青幽谷,想要夺取太阳神石!”
      老和尚从袈裟的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玉佩,玉佩呈椭圆形,上面刻着一个与青铜人像底座上相同的符号。他将玉佩递给燕承风:“这是‘引神佩’,能感应到太阳神石的气息,也能破解青幽谷的机关。你们现在赶去青幽谷,或许还能阻止他。”
      燕承风接过玉佩,玉佩温润冰凉,上面的符号仿佛有生命一般,在指尖微微发烫。他郑重地说道:“多谢大师相助!我们一定不会让穆然得逞,守护好太阳神石和古蜀秘密!”
      老和尚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期许:“燕家世代守护三星堆,这份使命,如今传到了你的手中。太阳神石不仅是古蜀人的圣物,更是华夏文明的瑰宝,绝不能落入坏人之手。” 他顿了顿,又说道,“青幽谷的祭祀遗址深处,除了封印,还有许多古蜀人的机关陷阱,你们一定要小心。”
      燕承风和苏瑶再次向老和尚道谢,小心翼翼地将古籍和手抄本收好,便急匆匆地朝着藏经阁外走去。夕阳已经落到了山巅,金色的余晖洒在古寺的红墙上,将整个寺庙染成了一片金黄。
      老和尚站在藏经阁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双手合十,低声诵经。风吹过庭院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像是在为他们送行,也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祈祷。
      燕承风和苏瑶背着古籍和手抄本,快步走出云隐寺,朝着青幽谷的方向赶去。他们知道,时间紧迫,穆然很可能已经在前往青幽谷的路上,一场关乎太阳神石和古蜀秘密的较量,即将在青幽谷的深处展开。而他们,必须争分夺秒,阻止穆然的阴谋,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