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章初遇三星堆
      1929 年的川西平原,春阳正浓得化不开。都江堰的千年渠水裹挟着雪山融雪的清冽,顺着蛛网般的田垄漫淌,将新翻的红褐泥土泡得酥软,踩上去能陷下半只脚,混着油菜花的甜香漫进鼻腔。鸭子河南岸的燕家田,正是金黄最盛处,层层叠叠的花浪顺着地势起伏,风一吹便翻涌成金色的涛,蜜蜂的振翅声稠得像蜜,裹着远处私塾先生断断续续的吟诵,在暖风中飘散开去。
      燕怀仁的脊梁早被汗水浸透,粗布短褂粘在背上,像块沉重的膏药。他四十出头,眉眼间刻着川中农人特有的坚韧,虎口因常年握锄结着厚厚的老茧,那是祖辈传下的营生 —— 守着鸭子河畔的几亩薄田,也守着祖父临终前的嘱托:“咱燕家世代住这儿,鸭子河底下埋着古蜀先人的魂,刨地别太狠,敬着点。” 此刻,他的锄头正卡在一层青黑色的硬土上,像是撞上了铁板,震得他整条胳膊发麻,冷汗瞬间从额角渗出。
      “龟儿子的,啥子鬼东西?” 他啐了口唾沫,蹲下身,粗糙的手指抠开潮湿的泥土。红褐的黏土嵌进指甲缝,带着地下千年的凉。刨了约莫半炷香,一块泛着幽青光泽的器物轮廓渐渐显露,不是石头的粗糙,也不是陶土的质朴,而是一种温润的光,像蒙着薄雾的月色。燕怀仁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想起祖父留下的那半块残破玉片,也是这般触手生凉。
      再往下刨,更多的器物接连现世。一柄玉璋斜插在土中,边缘刻着细密的齿纹,纹路间嵌着暗绿色的铜锈,正面浮雕着一只神鸟,尖喙圆眼,翅膀展开如悬于天际,正是老辈人传说中 “通神” 的牙璋。旁边躺着一枚玉璧,边缘规整如圆规画就,中间的孔径不大不小,璧面上刻着繁复的饕餮纹,纹路曲折处藏着细小的符号,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最惊人的是一只玉琮,四方柱形,外方内圆,四面都雕着神人面像,双眼突起如柱,瞳孔处嵌着的绿松石,在阳光下泛着冷幽幽的光,仿佛正凝视着世间。
      燕怀仁的手开始发抖,这些东西绝不是凡物。他祖父曾是当地有名的 “守墓人”,清末时还参与过一次河道清淤时的古物保护,临终前说过:“古蜀人信神,把最好的玉献给天地祖先,那些玉器能通神,也能招祸。” 此刻,这些沉睡千年的宝物就在他手中,温润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竟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仿佛握着的不是玉石,而是一团跳动的古魂。
      “老汉儿!” 清脆的童音刺破花浪。十三岁的燕承风背着书包跑过来,蓝布衫上沾着草屑和墨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通红的脸颊往下淌,亮晶晶的。他是私塾先生最得意的弟子,先生是前清秀才,见过些世面,常给他们讲古蜀文明的传说,说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说古蜀人 “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却能造出通天的神树、传神的玉器。
      小家伙扒开父亲的手,一眼就瞥见了那只玉琮上的神人面像,圆溜溜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呼吸都屏住了:“老汉儿,这是…… 这是先生说的古蜀神玉!”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块刻着神树纹样的玉片,冰凉的触感从掌心钻进去,顺着血脉往心口跑,恍惚间,竟像是听到了遥远的鼓声,在耳边隐隐回响。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附近十里八乡。当天傍晚,燕家的土坯房就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有人说燕家挖到了 “土地公的宝贝”,有人说这是 “镇河神玉”,还有老人拄着拐杖赶来,对着玉器磕头,嘴里念念有词:“先灵显圣,护佑一方啊。” 燕怀仁把玉器小心地收进木匣,锁在床底,心里却七上八下 —— 他知道,这年头兵荒马乱,军阀割据,古董商和盗墓贼遍地都是,这些宝贝一旦露了面,怕是要招来杀身之祸。
      果然,入夜后,村里的狗叫得格外凄厉,像是遇到了生人。燕怀仁躺在床上,竖着耳朵听着屋外的动静,木匣的锁芯似乎都在发烫。他想起白天有人偷偷打听 “玉器能卖多少大洋”,想起祖父说的 “招祸” 二字,辗转难眠。后半夜,院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不是风声,是脚步踩在泥地上的声音,轻得像猫。
      燕怀仁猛地坐起身,摸起床边的锄头,示意儿子别出声。月光从竹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正顺着门缝往里探。突然,“笃笃笃”,敲门声响起,不重,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
      开门的瞬间,一股烟味混着洋油味扑面而来。门外站着个瘦高个,青布长衫浆洗得发白,却烫得笔挺,领口别着枚金灿灿的怀表链,在月光下闪着刺目的光。他身后还站着两个精壮的汉子,穿着短打,腰间鼓鼓囊囊的,显然藏着家伙。瘦高个眯着绿豆大小的眼睛,目光像钩子一样扫过燕怀仁的脸,最后落在他身后的木匣上,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老哥子,在下李墨堂,是成都‘聚宝阁’的掌柜。听说你挖到了些古物,特来瞧瞧。”
      燕怀仁把儿子护在身后,手掌紧紧攥着锄头柄,指节发白:“啥子古物,就是些破石头,不值钱。” 他故意把声音压得粗哑,余光却瞥见李墨堂袖口露出的半截洋布衫,上面印着小小的 “洋行” 字样 —— 他听说过,这些古董商常和洋行勾结,把老祖宗的东西偷偷运到国外,换得巨额钱财。
      “老哥子莫要装傻。” 李墨堂往前凑了一步,声音压低,却带着威胁,“我实话跟你说,这鸭子河畔,早有传闻埋着古蜀王的陪葬。你手里的玉璋、玉琮,都是祭祀重器,在国外能换一座洋楼!”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银元,“啪” 地拍在门槛上,银元滚落,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五十块大洋,先给你当定金,把东西交出来,再给你两百块,够你买十亩好田,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燕承风从父亲背后探出头,小脸涨得通红,脆生生地喊道:“你骗人!先生说,古蜀先人的东西是国家的,不能卖给洋鬼子!你这是卖国!” 小家伙攥着父亲的衣角,手都在发抖,却眼神坚定,“我还知道,这玉琮是‘通天’用的,古蜀人用它祭祀上天,你拿它去卖钱,会遭报应的!”
      李墨堂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绿豆眼眯成一条缝,闪过一丝狠厉:“小娃娃懂个屁!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身后的两个汉子立刻上前一步,拳头攥得咯咯响。李墨堂冷笑一声,摸了摸领口的怀表链:“老哥子,我劝你想清楚。现在川西是刘军长的地盘,我和军长府上是旧识。你要是不交东西,明天一早,就有人以‘私藏国宝’的罪名来抄你的家,到时候,别说田产,连小命都保不住!”
      燕怀仁的心脏像被一只大手攥住,又闷又疼。他知道李墨堂说的是实话,这年头军阀横行,草菅人命是常事。可他看着床底的木匣,想起祖父的嘱托,想起那些玉器上的神纹,心里又升起一股倔强:“这些东西是地里长出来的,是老祖宗留给咱蜀人的,我不能卖。”
      “好!好得很!” 李墨堂怒极反笑,抬脚踢翻了门槛边的竹筐,红薯滚了一地,“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我再来,要是还见不到东西,你就等着给你儿子收尸吧!” 说罢,他带着两个汉子转身就走,脚步声在夜色中渐行渐远,留下一股浓重的烟味和威胁。
      燕怀仁瘫坐在门槛上,冷汗顺着脊梁沟往下淌。燕承风扶着父亲的胳膊,小声说:“老汉儿,我们把东西藏起来吧,不能让他们拿走。” 燕怀仁抬起头,望着天边的残月,突然想起祖父留下的那半块玉片,背面刻着一个 “守” 字。他猛地站起身,眼神变得坚定:“走,去后山。”
      深夜的后山,柏树森森,月光透过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玉器上的神秘纹路。父子俩背着竹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坳里走,露水打湿了裤脚,冰凉刺骨。燕承风提着一盏油灯,微弱的光焰在风中摇曳,照亮了前方的路。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是巡夜的兵丁,父子俩立刻躲到一棵老柏树下,屏住呼吸。
      兵丁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灯笼的光扫过树林,燕怀仁紧紧抱着竹篓,心脏跳得像擂鼓。他能听到兵丁的谈话声,说的是 “军长要找古物献给洋人”,“找到的人有重赏”。直到马蹄声远去,父子俩才松了口气,继续往山坳深处走。
      他们选了个背阴的地方,这里的腐叶积了厚厚的一层,挖下去全是松软的泥土。燕怀仁拿起锄头,一下一下地刨坑,动作沉稳而坚定。燕承风蹲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把玉器从竹篓里拿出来,用麻布层层包裹。月光下,玉璋上的神鸟仿佛活了过来,翅膀似乎在微微颤动,绿松石的眼睛闪着幽光。
      “老汉儿,这些玉器真的能通神吗?” 燕承风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敬畏。
      燕怀仁停下锄头,看着儿子手里的玉琮,沉默了片刻:“祖父说,古蜀人把灵魂藏在玉器里,让它们守护家园。这些东西在地下埋了三千年,早有了灵性。” 他叹了口气,继续刨坑,“现在世道乱,洋人要抢,军阀要夺,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它们再睡一会儿,等一个太平日子,等一个懂它们的人。”
      燕承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包裹好的玉器放进坑里。泥土一捧一捧地盖上,将千年的秘密重新藏进地下。夜风掠过树梢,传来沙沙的响动,像是先人的叹息,又像是玉器的低语,在山林间久久回荡。
      回到家时,天已蒙蒙亮。燕怀仁躺在床上,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声,却毫无睡意。他知道,李墨堂绝不会善罢甘休,往后的日子怕是再无宁日。但他不后悔,那些古蜀先人的遗物,是蜀地的根,是华夏的魂,绝不能落入外人之手。窗外,油菜花又开得盛了些,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鸭子河上,泛着粼粼波光。燕怀仁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三千年前景泰殿的祭祀大典,古蜀人捧着玉器,对着天地叩拜,鼓声隆隆,香烟袅袅。而此刻,这对普通的农家父子,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
      沉睡千年的三星堆,终于在这个春天,被一双粗糙的农人的手,掀开了尘封的一角。而那些藏在玉器里的秘密,那些古蜀先人的故事,也将在乱世的风雨中,等待着被世人知晓的那一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