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小巷深处,时间仿佛凝固了。我和小初(初祁)屏住呼吸,四只眼睛死死盯在我掌心那几粒渺小却可能蕴含着重磅力量的种子上。那股奇异的清香,丝丝缕缕,钻入鼻腔,竟有种提神醒脑的奇异效果。
      “这……这书还带夹层的?穿越福利?”小初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手指想碰又不敢碰。
      “看来是了。”我压下心中的狂涛骇浪,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倒回书缝,合拢。硬壳书的温热感似乎更明显了些,仿佛一个沉睡的生命被唤醒了。“当务之急,是找个地方把它们种下去,看看能长出什么。”
      我们身上一文不名,不死之身能保命,却不能变出食物和住所。饥饿感已经开始噬咬胃壁。
      “先去城外,找找看有没有荒废的田地或者庙宇。”我拉起小初,再次融入街上的人流。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明确了许多。
      广州城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大,更复杂。城墙内外,仿佛两个世界。城内是相对规整的商铺和民居,城外则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散落的村落,以及无数依靠码头讨生活的贫民棚户区。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粪便和河水的混合气味。
      我们沿着田埂走了很久,直到夕阳西沉,才在一处靠近小山丘的僻静角落,找到了一座半塌的土地庙。庙宇显然荒废已久,神像斑驳,蛛网遍布,但至少能遮风避雨。
      “就这里吧。”我松了口气,疲惫感瞬间涌了上来。
      当晚,我们靠着在附近溪流喝饱的水,和从小初口袋里翻出的半块融化变形巧克力勉强果腹。在破庙角落里,用干燥的稻草铺了个窝,相拥取暖。听着远处隐约的狗吠和近处虫鸣,对未来的茫然和一点点微弱的希望交织在心间。
      “殷节,我们会成功的,对吧?”小初在黑暗中小声问。
      “一定。”我握紧她的手,也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我们有无限的时间,还有……它。”我摸了摸怀里的硬壳书。
      第二天清晨,我们就开始了行动。
      首先需要开垦一小块试验田。没有工具,我们就找锋利的石片和硬木棍勉强挖土。娇生惯养的现代初中生,何曾干过这种活计?不到半小时,手上就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变成血泡,钻心地疼。
      但奇妙的是,只要停下来休息片刻,那些破皮的地方就会迅速愈合,只留下淡淡的红痕。不死之身在这种时候,显得格外实用。
      我们小心翼翼地辟出一块约一平方米的平整土地,将五粒种子以一定的间距埋入湿润的土壤中。剩下的种子,我用从里衣撕下的一块相对干净的布包好,贴身珍藏。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小初看着那片光秃秃的土地,眼神充满期待。
      等待的日子枯燥而煎熬。我们白天必须想办法解决食物问题。捡野果、挖认识的野菜(还得靠那本《天朝的崩溃》里的植物插图勉强辨认),甚至试过用自制的简陋陷阱捕捉田鼠,结果自然是徒劳。偶尔能遇到好心的农妇,见我们两个“半大小子”可怜,施舍半个粗粝的窝头或一碗稀粥,那便是无上的美味。
      身体的饥饿尚能忍受,但精神上的孤立无援更磨人。我们不敢与当地人深入交流,生怕露馅。夜晚的破庙寒冷潮湿,蚊虫肆虐。不死之身不怕疾病,但被蚊子叮咬的瘙痒却是实实在在的。
      期间,也有地痞流氓盯上我们这两个“外来户”,想抢夺我们可怜的“家当”(其实就是那几件破衣服和我的书)。结果自然是被我们利用不死之身和一点现代格斗意识(主要来自体育课和电影)狠狠教训了一番。当小初徒手抓住对方劈来的柴刀,任凭手掌被割裂又瞬间愈合时,那几个混混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了,再也不敢靠近这片区域。
      我们“邪门”、“有妖法”的名声,似乎在这片城郊结合部悄悄传开了。
      就在我们埋下种子的第七天,奇迹发生了。
      那天早上,小初照例去给试验田“浇水”(用树叶捧来的溪水),随即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呼。
      我冲过去,只见那片土地上,已然冒出了五株嫩绿的幼苗!它们生长的速度肉眼可见,几乎每小时都在变化。茎秆挺拔,叶片肥厚,呈现出一种近乎翡翠般的色泽,在清晨的阳光下,叶脉中仿佛有金色的流光闪烁。
      更奇特的是,靠近它们,就能闻到那股与种子同源的、清冽提神的香气,比种子时期浓郁了数倍,驱散了周围的沉闷空气。
      “这……这长得也太快了吧!”小初围着幼苗转圈,啧啧称奇。
      我也感到震惊。这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难道这种子,真是某种“神物”?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这几株幼苗。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十天左右,就长到了半人高,叶片舒展开来,有巴掌大小,脉络中的金光更加明显。二十天,植株已接近一人高,顶端开始抽出细长的花穗,开出淡金色的小花,香气愈发醇厚。
      到了一个月左右,花朵凋谢,植株的叶片边缘开始泛起一抹成熟的金黄色,那股奇异的香气也达到了顶峰。轻轻触碰叶片,手指上都会沾染久久不散的余香。
      我们确信,这就是烟草,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甚至无法想象的烟草。
      是时候进行第一次“加工”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最成熟的几片中部叶片。没有现代化的烤烟设备,我们只能尝试最原始的方法。在破庙后面,我们挖了一个小小的土坑,模仿网上看过的土法烤烟资料,用捡来的碎砖搭成简易的“烤房”,下面用捡来的干柴小心地生起微火,利用余温慢慢烘烤叶片。
      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火大了叶子会焦糊,火小了无法激发香气。我们轮班看守,凭借不死之身带来的耐性(烤糊了手也能很快恢复),反复试验。
      几天后,第一批“产品”出炉了。烤制后的叶片颜色深黄,带有些许焦糖斑点,质地变得干脆。轻轻一捻,便碎成细末,那股香气在加热后仿佛被彻底激活,变得更加复杂、浓郁、诱人,带着一丝蜜糖般的甜香和难以言喻的清凉感。
      “试试?”小初看着我,眼神跃跃欲试。
      我们没有烟斗,便找来一片干净的大树叶,卷成喇叭状,塞入少许烟草末。我用一根烧红的细木棍凑近点燃。
      深吸一口?不,我们没那个胆子。只是轻轻让烟雾在口腔里盘旋。
      一瞬间,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炸开。没有寻常烟草的辛辣呛咳,只有一股极其顺滑、芬芳的烟气,带着清凉感,仿佛能洗涤肺腑,精神为之一振,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似乎都被驱散了不少。余味纯净,带着甘甜。
      “我的天……”小初抢过去也浅尝了一口,眼睛瞪得溜圆,“这……这味道绝了!比我爸抽的那些名牌烟好一万倍!”
      成功了!至少初步成功了!我们拥有了一种超越这个时代几个世纪的顶级烟草!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它变成钱。
      我们商量后决定,不去街边摆摊,那样太扎眼,也卖不出价钱。目标,锁定在十三行那些见识广博、消费能力高的中外商人身上。
      我们用一个干净的破瓦罐,装了小半罐精心研磨的烟草末,再次来到了十三行区域。这次,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不那么显眼的角落,将瓦罐放在面前。
      我们没有叫卖,只是静静地坐着。很快,那股无法掩盖的奇异香气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一个穿着绸缎长衫、戴着瓜皮帽的中国商人停下脚步,抽了抽鼻子,好奇地问:“后生仔,你们这罐子里是什么东西?如此香醇?”
      “自家秘制的‘金丝蕈’,”我临时编了个名字,取叶片金色脉络和香气如菌蕈之意,“提神醒脑,乃海外奇方。”我揭开罐口,让香气更充分地散发出去。
      那商人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妙!妙啊!怎么卖?”
      我们事先商量过,定价不能低。我伸出两根手指:“二两银子,就这一罐。”
      “二两?”商人吃了一惊,这价钱足以买几十斤上等茶叶了。他犹豫了一下,但似乎实在抵挡不住那香气的诱惑,最终还是掏钱买下了。“若是效果真有这般神奇,倒也不亏。”
      开门红!握着那锭沉甸甸、温润的银子,我和小初的手都在发抖。这是我们在19世纪赚到的第一桶金!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如法炮制。每次只带少量“金丝蕈”出手,利用其独一无二的品质和香气,专挑那些看起来有钱且识货的商人。价格甚至被炒到了五两银子一小罐。
      我们的“金丝蕈”迅速在十三行的小圈子里引起了轰动。有人说是仙草,有人说是海外秘药。不断有人来打听货源,都被我们以“家传秘方,产量极少”为由搪塞过去。
      财富迅速积累,但我们深知,这只是开始。小打小闹的零售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建立稳定的生产和更安全的销售渠道。
      我们用赚来的钱,悄悄买下了土地庙附近一小块无人问津的贫瘠土地。聘请了附近村里一对老实巴交、家境贫困的父女——陈老伯和他的女儿阿香,来帮忙照料田地。我们只说是试种海外带来的珍稀药材,并给出了他们无法拒绝的优厚报酬。
      我们负责核心的育种和“技术指导”(主要是控制那惊人生长速度的秘密),他们将信将疑地按照我们的方法耕作。当看到“金丝蕈”幼苗破土而出,并以超出常理的速度生长时,陈老伯和阿香看我们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近乎敬畏。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零售积累的银钱,除了购买土地和支付工钱,我们还购置了几身像样的男式布衣,改善了饮食,甚至给破庙做了简单的修葺。我们不再像最初那样狼狈,但依旧低调。
      这天,我们正在十三行附近探听消息,一个穿着体面、像是某家商号管事模样的人找到了我们。
      “两位小哥请留步,”他态度客气,但眼神精明,“鄙人是‘伍浩官’行里的采办,姓何。听闻二位手中有一种名为‘金丝蕈’的奇物,我家东主甚感兴趣,不知可否进一步详谈?”
      伍浩官!广州十三行之首,富可敌国的伍秉鉴!
      我和小初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凛。是小富即安,继续这种危险的零售?还是抓住机会,与这个时代的商业巨鳄搭上线,借此将我们的“金丝蕈”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风险与机遇并存。我们知道,第一个真正的抉择,来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