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娥皇思维电转,分析着局面:“东庭负责工程的人跟着高陶去了西北三危,和那三妹提前布置魂石之阵;西庭负责农耕的人跟着稷禾在中原开垦湿地;北庭负责军事的人跟着鱼儿在东海治水;南庭负责开拓的人跟着伯益到处跑,制作地形图,最近到了东南;中庭的人跟着后羿留守中州,制作农具和用具。”娥皇平时协助夫君治理政事,对五庭的动态了如指掌。
“这样的话,东庭太远,西庭不能动,南庭说不定,只能通知鱼儿和后羿,带上北庭和中庭的人,往南边赶。也派人跟其它三庭报备一声,以应不时之需。”
娥皇拿定主意。“明早,我就飞鸽传信,我们俩先他们一步,过去追他!”
女英听着姐姐的安排,内心稍安,止住了哭泣,她接着说:“我们还是要快一点,我们的离火之身,能帮他对抗大部分情况。你知道的,这个呆子打架不在行的。虽然他有自然之心,但最近这一年里,我看他的头发灰白了很多,还是当年的暗伤在作怪。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尽力治疗所有人,我感觉他有点力不从心了,就怕有个万一。”
“好,好,我们明日一早就赶路,就是我们两个都是路痴,要留意着找人问路啊!”娥皇和女英发现,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依赖姚同。少了夫君,她们有点寸步难行的感觉。
“行,大离,我听你的。”女英知道,自己是真的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出门在外,只能乖乖的听姐姐的。
娥皇没好气地看着这个被丈夫养废了的大龄女童。“好,凡是有我,我们还是赶紧休息一下吧,多想无益,只能见机行事了。”
漆黑的天空的东边,此刻已经隐约透露出一点鱼肚白,两人担忧了一夜,此刻也是困意袭来。随手生起一个暖心的篝火,把行李往地上一放,两人背靠着背,半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两人在朦胧之中转醒时,天色已大亮,日上三竿,鸟语花香,凉风习习。两人草草地洗漱一番,背起行李,打算立刻赶路。
“我昨夜驱使的鸟儿,传回感应,这个湖的范围极广,只有南边有村庄和人迹,刚好和我们要走的方向一致。只是,若要走陆路,我们要往西走很远,走一大圈才能兜过去那村庄。而其它方向,很远很远都没有人迹,这里和中州不一样。”娥皇在昨夜停歇时,便已提前给今天做了计划。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做条船,横渡过去?”女英是个遇到了事情再去想办法的性格。
“是的,不过以我们俩的手艺,船就算了,只能做个竹筏。”娥皇也是头痛,多年来,一直秉持着夫君“人尽其用”的风格,他们习惯了三人行,不带任何亲卫,也乐得自在。但此次,太着急了,多少应该带点帮手的。两人没有办法,只能根据记忆,模仿地制作竹筏。仗着自己的能力,火花四溅,砍起竹子来还是极快的。
不一会儿,做条大船都绰绰有余的竹子摆了一地。竹筏需要捆和扎,岛上又没有藤曼,只能用竹子来编。两个人毛手毛脚地忙活了很久,日照正午,才造了一个歪歪扭扭,乱七八糟的,略显正方形的竹筏。
两人合力推下水里,看着不沉,便算成功了。两人不谙水性,是属于比较畏水的习惯,也就是这么些年夫君带着,多次跨越长江,黄河,洛水,淮水等河流,才没那么害怕。两人在筏上蹦了一会,看起来,没有散架的风险,才打算正式出发。
女英气喘吁吁地站在竹筏上,撑着腰,看着斑驳的竹筏和岸上斑驳的竹林,感叹地喊道:“对不住了,竹子们。阿同不在,消除不了,这些斑点,就算是我们送给你们的记号了。从此带花纹的竹子就你们一家了!”娥皇和女英的不灭离火,一旦沾染,便很难熄灭,哪怕熄灭了,也会留下长久的印记,这也是她们南征北战所倚仗的底气。
娥皇拉着疯癫的妹妹坐下,递给她一根长竹竿。“省点力气吧,问题还没解决,我们俩不会划船啊!我刚刚试了几下,竹筏一直在打转,没有前进啊!”
“这……这,我想想哈,我想想他是怎么撑的。”女英歪着头,用力地回想那一次次划船的背影。原来,以前自己两人都没发现,这除了是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
“我们这样试试,你左边,我右边,一人一桨轮流用力向后划。”
两人忙活一阵,总算慢慢掌握了节奏,竹筏缓缓向南岸驶去,筏上两个有大法力的妃子,大汗淋漓,今天比过去一年加起来都累!
——
“大叔,你好!大叔,这边,这边!”俩姐妹运气不错,她们还没划到南岸,就在湖上碰见了一个打渔的中年汉子。
正在收网的汉子听见有人呼喊,也是惊奇,这里附近人烟稀少,也就是近年水患退去,才有点人聚居,成为一个小村子。而自己,正是当年被洪水冲走了家人,逃亡到中原谋生,巧合之下,学到了流传的舜帝网鱼捕捞之法。自己身体不好,想着洪灾已去,干脆早点落叶归根,孤家寡人的,在这洞庭湖上打渔为生。此刻见有人呼喊,便撑船过来看看。
“你们是?”
“我们是住在中间岛上的人家,现在要去往南边海边的三夷之地,路途不熟,还请大叔指教。”娥皇拱手作揖,礼貌客气。
“岛上人家?君山岛?你们,你们是二位帝妃?”中年汉子打量了一下娥皇女英,发觉气度不凡,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外出闯荡回来,听老家的遗民说湖中露出的君山岛,居住的是当今天下共主舜帝和他的两位妃子。他一开始是怎样都不信的,他去过中原,知道共主是怎样地位的人物,但后来所有人都告诫他,打渔可以,只是没必要去靠近中心的小岛,万一惊扰了贵人,可担当不起。再者,传说当今共主没有架子,亲民爱民,此等好人,就更不应该去冒犯。所以自己都是远远看着猜想,哪曾想今天还真的碰上了。
“小民拜见二位妃子!”中年汉子连忙就要下拜。
“大叔,不要客气,把我们当成老乡邻居就好。”姐妹二人连忙劝道。夫君上任以来,最不喜这些俗礼,宫廷之中都已免去,以拱手代替。而今隔着湖面,想扶都扶不了。“大叔起来说话就好,我们有事请教。”
中年汉子感叹二位妃子果真如传言般亲民,赶忙应道:“帝妃请吩咐。”
“大叔你可知道怎样去南海三夷之地最快?我们有紧急的事。”女英是个急性子,抢着说。
“三夷之地?传说那里极险,一般都没人靠近,若是要去,最好是走陆路,一点点地避开险地,逐步靠近为好。”中年男子回忆了一下,之前听说的关于南边三夷的种种,建议道。
“陆路?那就是说有水路?水路怎样?会更快吗?”女英敏锐地捕捉到汉子说的话中的信息。
“是的,水路也有,从东边绕过去,会比陆路快上一些。就是上岸之后,需要走过一大段虎豹猛兽出没之地,那些山岭隔开了三夷和神农部族,你们着急的话,可以去那请求神农族帮忙。”
“猛兽,神农族?那便无妨,请大叔教我们怎么走!”娥皇脑中想起之前联盟会议时,那群人均短衣农具打扮的淳朴的神农族。
“这样啊,那你们只需从这里改方向往东行船,直到遇到一个东、南分岔的河道口,选择往南的,再顺水而行,遇到分支都选西就可以了。这些都是你们的功绩啊,治水疏浚以来,让河流从灾害变成了生计。”
“大叔严重了,理所应当。感谢大叔指点,我们姐妹有急事,便就此告别了。”娥皇说罢,调转方向,准备出发。此时找到了正确的路,高兴之余,她的心都已飞往夫君那里了。
“帝妃且慢,小民福薄,无粮食随身,唯有今日捕鱼收获。小鱼几条,请贵人收下,路上充饥。”那汉子的船一路过来,已是离竹筏较近,他一甩手,把今天的收获,全都扔到了竹筏上。
“大叔,不用客气的。”女英拾起鱼,就要扔回汉子的船上。
汉子连连摆手,”共主与妃子亲民如子,今日有幸一见,请让小民代表老乡们向你们送上一点心意!”
女英一听,不好再推辞,只好挥手告别,“如此,谢谢大叔了,给乡亲们带个好!”长竹一点,竹筏子驶离了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