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人界古镇灯笼节,纸仙灯笼匠的三百年乌龙缘 ...

  •   云微刚把姻缘簿上最后一笔红线描完,窗外就飘进来一缕甜香——不是魔宫相思花的淡香,也不是工坊星屑蜜酒的甜香,而是人界古镇特有的、糖画融化在空气里的暖甜。
      她还没反应过来,罗盘就顶着个沾了糖霜的铜制小灯笼,从传送阵方向“轱辘轱辘”滚进来,铜盘边缘挂着几缕彩色灯穗,活像刚从灯笼堆里滚了一圈,破锣嗓子裹着糖气:“新主子!快!人界青溪古镇的灯笼节开始了!墨长老说,那灯笼匠阿烬和纸仙阿鸢都僵了三百年,今天再牵不成,古镇的灯笼就要全变成‘哭脸灯’,以后人界的节日都没了热闹气!”
      夜燎从书架后走出来时,手里正拿着张人界的古镇舆图,指尖在“青溪古镇”的标记上轻轻点了点:“我查过了,青溪古镇的灯笼节三百年一次,是阿烬和阿鸢当年约定见面的日子。三百年前阿烬没等到人,以为阿鸢嫌他是凡人;阿鸢被天雷困在纸仙谷,以为阿烬厌倦了和纸仙打交道——这误会得在今天解开,不然再过三百年,连古镇的老槐树都要忘了他们的事。”
      “还等什么!”云微抓起朱红官服的下摆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就撞上了抱着竹筐的阿桃。阿桃筐里装着各色纸灯,有兔子灯、莲花灯,还有个歪歪扭扭的“红线灯”——灯面是她用朱砂画的,上面写着“牵线必成”,结果“成”字少了一点,活像个“戊”字。
      “云微姐姐!我带了灯笼!”阿桃举着个兔子灯晃了晃,灯芯里的烛火跟着跳动,“墨长老说灯笼节能‘照姻缘’,我还让厨房做了糖画,裹了三层蜜糖,等会儿给阿烬和阿鸢吃,他们吃了肯定愿意牵红线!”
      小禾跟在后面,怀里抱着炭笔和一叠宣纸,纸上画满了灯笼和纸人,最上面那张画着个头顶纸伞的小姑娘,旁边写着“纸仙阿鸢”:“我也准备好啦!我要画阿烬师傅做的灯笼,还要画阿鸢姐姐的纸伞,上次在工坊画了灯仙,这次画纸仙,画册就能凑齐‘三界仙匠篇’啦!”
      墨长老拄着桃木拐杖,慢悠悠跟在最后,白胡子上别着朵纸折的桃花,手里攥着个油纸包:“别慌别慌,我带了古镇的桂花糕,还有‘避障符’——青溪古镇的灯笼节人多,别被挤散了。上次小魔仙去人界赶庙会,差点被糖画摊的人当成小灯笼抱走,这次可得看紧点。”
      一群人闹哄哄地走进传送阵,阿桃把罗盘塞进竹筐,说是“怕它被人当成铜灯笼买走”;小禾把宣纸叠成纸船,说要“放在古镇的溪水里引阿鸢出来”;夜燎把云微的官服领口理好,又把一块暖玉塞进她手里:“古镇晚上凉,别冻着。要是找不到人,就捏碎暖玉,我能立刻找到你。”
      传送阵的光晕散去时,耳边瞬间灌满了热闹的声响——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笑声、灯笼碰撞的“叮叮”声,还有糖画师傅熔糖的“滋滋”声。云微睁开眼,就见整条街都挂满了灯笼,走马灯上的美人在灯影里转圈,莲花灯浮在溪面上像团团粉云,连老槐树的枝桠上都挂着小灯笼,像缀满了星星。
      “哇!好多灯笼啊!”阿桃挣脱云微的手,朝着糖画摊跑过去,竹筐里的纸灯晃得厉害,“云微姐姐!你看!糖画师傅在画龙!比魔宫的石龙还好看!”
      云微刚想跟上,就见个穿灰布短打的男子蹲在灯笼摊前,手里拿着把刻刀,正小心翼翼地给灯笼刻花纹。他的手指粗糙,指节上有不少旧伤,显然是常年做灯笼磨出来的;头发用根布带束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沾了点木屑;眼睛是深棕色的,像古镇的溪水,明明带着点疲惫,却在刻灯笼时透着专注——不用想,这就是灯笼匠阿烬。
      阿烬的摊子不大,摆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最里面那盏却用布盖着,只露出个精致的灯架。云微刚想走过去,就见个穿米白色衣裙的女子站在摊前,手里拿着把纸伞,伞面是用宣纸做的,上面画着青溪古镇的风景。她的头发是淡青色的,发间别着朵纸折的梨花,裙摆飘动时像张薄纸,显然是纸仙阿鸢。
      “阿烬师傅,”阿鸢的声音轻轻的,像风吹过宣纸,“今天的走马灯……还有吗?”
      阿烬手里的刻刀顿了一下,头也没抬:“卖完了。要灯笼的话,明天再来吧。”
      “我不是要灯笼,”阿鸢的手指攥紧了纸伞,伞面皱起个小褶,“我是想问……三百年前你说的那盏‘同心灯’,还在吗?”
      阿烬的肩膀颤了颤,刻刀“啪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声音却透着冷意:“早扔了。三百年前的事,早忘了。”
      云微刚想上前,就听见阿桃的叫声:“哎呀!我的红线!”
      转头一看,阿桃正追着一缕红线跑,那红线是云微刚才不小心从怀里掉出来的,被风吹得缠在了糖画摊的竹签上。阿桃伸手去扯,结果把糖画师傅的糖罐碰倒了,熔好的糖液流在地上,瞬间凝成了块“糖饼”,吓得糖画师傅直跺脚:“小姑娘!慢着点!这糖液烫得很!”
      阿烬和阿鸢同时转头,云微等人躲在树后,想藏都藏不住,只能尴尬地走出来。
      “那个……我们是姻缘殿的月老,想跟你们聊聊。”云微从怀里掏出姻缘簿,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阿烬和阿鸢在老槐树下牵手的画面,“我们知道,三百年前你和阿鸢约定在灯笼节见面,结果阿鸢被天雷困在纸仙谷,没来得及赴约;你等了她一整晚,以为她嫌你是凡人,所以再也没提过‘同心灯’,对不对?”
      阿烬的脸瞬间红了,他捡起地上的刻刀,转身就想收拾摊子:“我不知道什么纸仙,也不认识她。你们认错人了。”
      “你怎么会不认识我!”阿鸢突然上前一步,纸伞掉在地上,“三百年前你说要给我做盏‘同心灯’,灯架用老槐树的木头,灯面画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你说等灯笼节那天,我们就挂着同心灯在老槐树下许愿;你还说……说要跟我一起守着古镇的灯笼摊,守到我们都老了……这些你都忘了吗?”
      阿烬的手顿住了,他背对着阿鸢,肩膀抖得厉害:“我没忘!可我是凡人,只能活几十年,你是纸仙,能活上千年!我怕我走了以后,你一个人守着灯笼摊孤单;我怕别人说你跟凡人在一起没出息;我更怕……更怕你跟我在一起,会耽误你修炼成仙!”
      “我不在乎!”阿鸢的眼泪掉下来,落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圈,“我不在乎你是凡人,也不在乎能不能成仙!我只要能跟你一起做灯笼,一起看灯笼节,一起在老槐树下吃桂花糕,哪怕只有一天,我也愿意!三百年前我被天雷困住,醒了以后就往古镇跑,可你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我找了你三百年,才知道你还在做灯笼……”
      就在这时,小禾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宣纸被风吹走,飘到了阿烬的灯笼摊上。阿烬伸手去接,却发现宣纸上画的是自己——画里的他蹲在灯笼摊前刻灯笼,旁边站着个举纸伞的女子,正是阿鸢。
      “这是……”阿烬拿起宣纸,手指轻轻摩挲着画痕,“你画的?”
      “是我画的,”阿鸢的声音带着点哽咽,“三百年里,我每天都画你的样子,怕忘了你。我还画了很多灯笼,都是你当年说要做的样子,放在纸仙谷的溪水里,希望它们能漂到你这里……”
      云微看着这一幕,从怀里掏出红线,刚想念咒语,就见阿桃举着个糖画跑过来,糖画的签子不小心缠上了红线,她一扯,红线“嗖”地飞出去,缠在了阿烬手里的刻刀上,另一端又缠在了阿鸢的纸伞上。
      “我的红线!”云微急得跳脚,刚想解开,就见阿烬伸手握住了阿鸢的手,红线顺着他们的手腕缠了两圈,还打了个漂亮的同心结。
      “阿鸢,”阿烬的声音带着点颤抖,却很坚定,“对不起,让你等了三百年。以后我再也不躲了,我们一起做‘同心灯’,一起守灯笼摊,一起看每一年的灯笼节。我不会让你孤单的,永远不会。”
      阿鸢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得很开心:“我等这句话,等了三百年。以后我们每天都做灯笼,我帮你画灯面,你帮我修纸伞,晚上我们就坐在摊前吃桂花糕,看溪面上的莲花灯。”
      云微笑着念出咒语:“天定姻缘,红线牵之!”
      红线瞬间发出耀眼的红光,阿烬摊子上那盏盖着布的灯笼突然自己掀开了布——那是盏同心灯,灯架是老槐树的木头,灯面画着阿鸢和阿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灯芯里的烛火“噗”地燃起来,照亮了整个摊子。
      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拍手叫好。糖画师傅笑着给他们递了块糖画,是条缠在一起的龙和凤;卖桂花糕的婆婆给他们塞了块热乎的桂花糕,说“沾沾喜气”;连孩童都举着小灯笼,围着他们转圈。
      “快看!老槐树上的灯笼亮了!”小禾突然指着老槐树喊。
      众人抬头一看,老槐树上的小灯笼突然全亮了,灯影里竟映出三百年前的画面——阿鸢在溪边救了迷路的阿烬,阿烬给阿鸢做了盏小灯笼,两人在老槐树下许愿,约定灯笼节再见。
      “哇!好神奇啊!”阿桃抱着竹筐,伸手去接飘落的灯影,“云微姐姐!你看!灯影里有他们的故事!比我画的灯笼还好看!”
      夜燎走到云微身边,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手腕上的红线:“你看,他们终于在一起了。就像我们一样,只要心里有彼此,再久的误会也能解开。”
      云微笑着点头,往他身边靠了靠,肩膀轻轻碰到他的胳膊。远处传来烟花绽放的声音,金色的烟花在夜空里炸开,照亮了古镇的灯笼,也照亮了他们相握的手。
      就在这时,罗盘突然从阿桃的竹筐里滚出来,“哐当”一声掉进了溪水里。它在溪水里扑腾了两下,铜盘上沾了点灯油,破锣嗓子喊得声嘶力竭:“新主子!救我!我的铜盘要生锈了!我可不想变成‘溪水泡罗盘’!”
      阿烬赶紧伸手把罗盘捞起来,用布擦了擦铜盘:“别慌,我给你做个灯笼底座,以后你就能当小灯笼用了,晚上还能发光,再也不怕掉水里了。”
      阿鸢也笑着说:“我给你画个灯面,上面画红线和同心结,肯定好看!以后你跟着云微姐姐牵红线,还能当个‘姻缘灯笼’,多喜庆。”
      阿桃跑过来,把罗盘抱起来,擦了擦上面的水珠:“以后我帮你看着溪水!再也不让你掉进去了!我还要给你缝个灯穗,挂在铜盘上,走起来‘叮叮’响,像小铃铛!”
      小禾也凑过来,手里的宣纸已经画满了,纸上画着阿烬和阿鸢在灯笼摊前牵手,还有发光的同心灯和滚来滚去的罗盘,旁边还画了个烟花,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趣:“我画好了!我要把这幅画带回魔宫,贴在我的床头,每天都能看到灯笼节的热闹!”
      墨长老坐在老槐树下,吃着桂花糕,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真好啊!三百年的误会终于解开了,古镇的灯笼也亮了。以后每年灯笼节,咱们都来看看,看看他们的同心灯,尝尝古镇的糖画和桂花糕。”
      烟花还在绽放,灯笼还在亮着,溪水里的莲花灯漂得很远,像串着的星星。阿烬和阿鸢靠在灯笼摊前,一起给同心灯添灯油;阿桃在糖画摊前排队,要给小魔仙们带糖画;小禾在溪水边放纸船,纸船上画着小小的灯笼;夜燎牵着云微的手,沿着古镇的街慢慢走,手里还拿着块阿鸢送的纸折梨花。
      “夜燎,”云微轻声说,“今天真开心。谢谢你陪我来古镇,谢谢你帮我牵成红线。”
      夜燎低头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宠溺:“我也很开心。以后我们还要去更多地方,去人界的庙会看杂耍,去魔界的雪山看极光,去天界的云海看星星。只要你想去,我都陪你。”
      云微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着泪光。她抬头看着夜空里的烟花,又看了看身边的夜燎,突然觉得,不管是魔宫的相思花,还是工坊的星灯,都比不上此刻古镇的灯笼——因为有他在身边,再平凡的风景,都变成了最美的回忆。
      临走前,阿烬和阿鸢给了云微一盏小小的同心灯,笑着说:“以后牵红线的时候,要是遇到有误会的有情人,就点亮这盏灯,它能照出他们的心意。下次灯笼节,一定要来啊!我给你做盏最大的走马灯,阿鸢给你画最美的灯面,我们还请你吃糖画和桂花糕,管够!”
      云微笑着点头,跟他们告别。一群人说说笑笑地往传送阵走,罗盘顶着新做的灯笼底座,铜盘上的灯面画着红线和同心结,走起来“叮叮”响;阿桃怀里抱着糖画和纸灯,嘴里还念叨着“下次要吃更大的糖画”;墨长老哼着古镇的小调,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桂花糕;夜燎牵着云微的手,脚步温柔而坚定。
      传送阵的光晕笼罩他们时,云微回头看了一眼——青溪古镇的灯笼还在亮着,同心灯的光芒在夜色里格外温暖,老槐树下的身影还在忙碌,像一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画。
      她知道,这段关于灯笼、纸伞和三百年等待的故事,会像古镇的灯笼一样,永远明亮,永远温暖。而她和夜燎的故事,也会在三界的每一个角落,继续书写下去,带着乌龙,带着欢笑,带着永远不变的心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