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巷承旧忆,桐绽新辉 ...
-
开春后的老巷,梧桐新叶刚探出头,小念桐就带着工作室的团队,在巷口挂起了 “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申请筹备组” 的牌子。筹备组的办公点就设在 “老巷记忆馆”,每天都有街坊们来帮忙 —— 王阿姨负责整理老照片,张爷爷帮忙回忆老巷的历史故事,刘德亮和李茹楠则利用空闲时间,帮着收集老巷的建筑资料。
申请 “历史文化街区” 的第一步,是收集完整的老巷历史资料。小念桐带着团队,走访了巷里所有的老住户,记录他们口中的老巷故事。有一次,她在采访张爷爷时,得知老巷在民国时期曾是南城的商业旺地,巷口的梧桐树就是当时的商户们一起种下的,还曾是街坊们的 “议事树”—— 遇到邻里矛盾,大家都会聚在梧桐树下商量解决。这个发现让小念桐兴奋不已,赶紧记录下来,作为申请资料里的重要内容。
可收集资料的过程并不顺利。有几位年轻住户觉得申请 “历史文化街区” 会限制老巷的改造,不太愿意配合,甚至提出要把自家的老房子拆了重建。小念桐得知后,没有急着说服他们,而是带着他们去看老洋房改造项目 —— 当年轻住户们看到老洋房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脸上的抵触慢慢消散。“我们申请‘历史文化街区’,不是要把老巷‘封起来’,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让老巷变得更有活力。” 小念桐指着老洋房里的智能家居设备,“以后咱们老巷的房子,也能像这样,既保留老味道,又有新便利。”
为了让更多住户理解申请的意义,小念桐还在梧桐树下组织了一场 “老巷故事会”。她把收集到的老照片做成展板,张爷爷站在梧桐树下,给街坊们讲起了老巷的过往:“当年这棵梧桐树还没这么粗,咱们巷里的孩子总在树下跳皮筋;巷口的小卖部,以前是南城有名的茶馆,不少文人墨客都来这里喝茶聊天……” 老故事勾起了大家的回忆,几位年轻住户也主动提出:“我们愿意配合,咱们一起把老巷保护好,让以后的孩子也能知道这些故事。”
资料收集完成后,小念桐带着团队开始撰写申请报告。刘德亮特意从 “亮楠装修” 抽调了几位有老建筑修复经验的员工,帮着测绘老巷的建筑结构,标注需要保护的重点区域;李茹楠则根据街坊们的需求,在报告里加入了 “老巷便民改造计划”—— 计划在保留老房子原有结构的前提下,为住户免费改造水电管线、安装防滑地面,让老人们住得更安心。
申请报告提交后,小念桐每天都在等待消息。为了让评审专家更直观地了解老巷,她还组织了一场 “老巷开放日”,邀请评审专家来老巷参观。那天,梧桐树下摆满了街坊们手工制作的老巷特色小吃,王阿姨带着几位街坊,在树下表演了老巷的传统秧歌。评审专家们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听着小念桐讲解老巷的历史与保护计划,连连称赞:“这是我见过最有生活气息的老巷,你们的保护思路很清晰,既守住了记忆,也考虑到了居民的需求。”
三个月后,好消息传来 —— 老巷成功获批 “南城历史文化街区”。接到通知那天,小念桐正在工作室整理老巷的资料,她拿着批复文件,第一时间跑到老巷的梧桐树下,对着巷里的街坊们大喊:“咱们老巷获批了!咱们的梧桐树,以后会被更多人知道了!” 街坊们围过来,看着批复文件,有的激动得抹起了眼泪,王阿姨还特意在梧桐树下挂了一串红灯笼,庆祝这个好消息。
获批后的老巷,迎来了新的变化。在小念桐的设计下,“亮楠装修” 负责对老巷的公共区域进行改造 —— 他们在梧桐树下搭建了木质观景台,方便游客休息;在巷口设置了 “老巷历史解说牌”,用图文介绍老巷的过往;还把 “老巷记忆馆” 扩建了一倍,增加了 “老巷手作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体验老巷的传统手工艺。
改造完成那天,老巷举办了 “历史文化街区揭牌仪式”。仪式上,南城文旅局的领导给小念桐颁发了 “老巷保护使者” 的证书,还特意提到了梧桐树下的 “议事传统”:“老巷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它传承下来的邻里温情。这棵梧桐树,就是老巷精神的象征。”
揭牌仪式后,老巷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游客们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在梧桐树下拍照,在 “老巷记忆馆” 里听故事,还有不少人被 “梧桐设计工作室” 的老建筑改造案例吸引,当场签下了设计合同。小念桐看着热闹的老巷,心里满是成就感 —— 她终于实现了承诺,让老巷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让梧桐树的精神得以传承。
这年秋天,“亮楠装修” 与 “梧桐设计工作室” 联合推出了 “老巷文化传承计划”—— 面向全国承接老建筑改造项目,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捐赠一部分资金用于老巷的保护。计划推出后,接到了不少订单,其中就有一个来自邻市的老街区改造项目,客户特意要求在设计中融入 “梧桐元素”,说 “从老巷的故事里,看到了老建筑该有的温度”。
除夕夜,老巷的梧桐树下格外热闹。街坊们和游客们一起,在树下挂灯笼、贴春联,小念桐还组织了一场 “老巷春晚”—— 有街坊们表演的秧歌,有游客带来的歌曲,还有刘德亮和李茹楠合唱的《老巷的梧桐》。歌声在老巷里回荡,雪花轻轻落在梧桐树上,满是温馨与美好。
小念桐靠在刘德亮和李茹楠身边,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爸爸妈妈,咱们做到了,老巷不仅留住了记忆,还活了起来。” 刘德亮握住她的手,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一起,让更多老建筑像老巷一样,在保护中新生,让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月光洒在梧桐树上,树影婆娑,像是在诉说着老巷的过往,也像是在祝福着老巷的未来。“亮楠装修” 的招牌在巷口闪烁,“梧桐设计工作室” 的灯光温暖明亮,一家三口的身影在梧桐树下依偎着,构成了老巷最美的风景。
他们知道,老巷的故事还会继续,梧桐树的精神还会传承 —— 刘德亮会带着 “亮楠装修”,继续坚守 “装家就是装记忆” 的初心;李茹楠会一直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老巷的温情;小念桐则会带着 “梧桐设计工作室”,把老巷的温暖与传承,带到更多地方。
南城的夜色温柔,老巷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梧桐的清香,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这关于爱、梦想与传承的故事,会像这棵梧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生生不息,成为永远的温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