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梧桐新枝,薪火再燃 ...

  •   小念桐大学毕业那年的夏天,南城的梧桐树叶长得格外浓密。她抱着一摞厚厚的创业计划书,坐在老巷的梧桐树下,认真地给刘德亮和李茹楠讲解 “梧桐设计工作室” 的筹备细节 —— 选址定在离老巷不远的文创园区,主打 “定制化温情设计”,既承接家庭装修设计,也会为老建筑改造提供方案,核心团队除了她,还有两位大学时的同学,一位擅长新媒体推广,一位精通软装搭配。
      “我想把工作室的墙面刷成浅米色,再用梧桐木做书架和展示架,上面放咱们老巷的老照片和我设计的图纸,让来咨询的客户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小念桐指着计划书里的效果图,眼里满是憧憬。刘德亮翻看着计划书里的成本预算和业务规划,忍不住点头:“思路很清晰,爸爸帮你联系文创园区的物业,争取个好点的位置和优惠租金。” 李茹楠则拉着小念桐的手,笑着说:“妈妈帮你整理工作室的后勤物资,再给你做几块手工桌布,咱们的工作室得有独一无二的温暖细节。”
      筹备工作室的日子里,一家三口忙得不亦乐乎。刘德亮带着施工队去文创园区装修工作室,特意选用小念桐推荐的环保涂料和梧桐木材料,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按照设计图来;李茹楠每天都去工作室帮忙打扫,还把家里珍藏的老缝纫机搬到了工作室,说以后可以给客户手工定制窗帘和靠垫;小念桐则忙着注册公司、对接供应商,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工作室的筹备日常,没想到吸引了不少关注,有几位老巷的街坊甚至主动联系她,想让她帮忙设计家里的局部改造。
      工作室开业那天,没有隆重的仪式,却来了不少 “特殊嘉宾”—— 有小念桐大学时的老师和同学,有 “亮楠装修” 的团队成员,还有老巷的街坊们。王阿姨特意带来了自己绣的梧桐叶挂毯,挂在工作室的正中央:“念桐,这挂毯给你当开业礼物,祝你的工作室像咱们老巷的梧桐树一样,枝繁叶茂。” 之前小念桐设计过方案的退休老夫妻,也提着一篮自己种的栀子花赶来:“孩子,我们特意来给你捧场,以后有朋友要装修,我们肯定推荐你的工作室。”
      开业当天,就有两位客户签下了设计合同。一位是刚结婚的年轻夫妻,想把新房装成 “梧桐主题”,另一位是老城区的居民,希望在不破坏老房子结构的前提下,把厨房和卫生间改造得更实用。小念桐带着团队,第一时间去客户家勘查,认真记录每一个需求,晚上还在工作室加班到深夜,反复修改设计方案。刘德亮担心她太累,经常会带着夜宵去工作室陪她,偶尔还会给她提些施工层面的建议:“这个厨房的台面高度,要考虑到业主平时做饭的习惯,稍微调低两厘米会更舒服。”
      工作室运营不久,就接到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订单 —— 南城老街区有一栋民国时期的老洋房,业主希望在保留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兼具居住和文化展示功能的空间。小念桐接到订单后,立刻带着团队去老洋房勘查,发现房子的木质结构保存完好,但水电管线老化严重,还有不少细节需要修复。她查阅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建筑资料,还特意去老巷找张爷爷请教 —— 张爷爷年轻时曾在老洋房附近住过,知道不少关于老洋房的历史故事。
      为了还原老洋房的历史韵味,小念桐决定保留房子的木质楼梯和雕花窗棂,只做加固和修复;将老化的水电管线隐藏在墙体和地板内,不破坏建筑外观;还在客厅设计了一面 “历史记忆墙”,用老照片和旧物件展示老洋房的过往。方案提交给业主时,业主看着设计图里 “保留雕花窗棂 + 融入现代智能家居” 的细节,激动地说:“这正是我想要的,既保留了老房子的魂,又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你太懂老建筑了。”
      老洋房改造项目施工期间,小念桐每天都去现场监督,刘德亮也经常过去帮忙,教她如何协调施工队与文物修复师傅的工作。有一次,修复师傅在修复雕花窗棂时,发现部分雕花已经破损,无法完全还原,小念桐急得睡不着觉。刘德亮看着她焦虑的样子,想起自己当年创业时遇到的困难,轻声安慰:“别着急,咱们可以去老巷的木工坊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类似的老木料,再让师傅根据现存的雕花样式,手工复刻缺失的部分。” 最终,在老巷木工坊的帮助下,破损的雕花窗棂得以完美修复,老洋房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项目完工那天,业主特意邀请小念桐、刘德亮和李茹楠来老洋房做客。看着修复一新的老洋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 “历史记忆墙” 上,业主感慨地说:“你们不仅修复了一栋房子,更留住了一段历史。以后,我会把老洋房对外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南城的老建筑文化。” 小念桐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父亲常说的 “装家就是装记忆”—— 好的设计,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更能守护人们心中的珍贵回忆。
      这年秋天,“亮楠装修” 与 “梧桐设计工作室” 达成了深度合作 ——“亮楠装修” 负责施工落地,“梧桐设计工作室” 负责设计方案,两者形成 “设计 + 施工” 的完整服务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装修服务。合作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南城新区的一个高端小区,小念桐的设计方案与刘德亮的施工工艺完美结合,项目完工后,获得了业主的一致好评,还被当地家装协会评为 “年度优质装修项目”。
      年底的时候,小念桐带着工作室的团队,回老巷举办了一场 “老巷记忆设计展”,在梧桐树下搭建了临时展厅,展示老巷的老照片、老物件,还有她为老巷设计的改造方案。街坊们围在展厅前,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和充满温情的设计图,纷纷感慨:“没想到咱们老巷还能有这么多新变化,念桐这孩子,真是把老巷的温暖带到了更多地方。”
      除夕夜,一家三口又像往常一样,在老巷的梧桐树下散步。小念桐靠在刘德亮和李茹楠中间,轻声说:“爸爸妈妈,明年我想帮老巷申请‘历史文化街区’,让更多人知道老巷的故事,知道咱们的梧桐树。” 刘德亮握住女儿的手,笑着说:“好啊,爸爸和妈妈都支持你,咱们一起把老巷的温暖和初心,一直传下去。”
      雪花轻轻落在梧桐树上,月光透过树叶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亮楠装修” 的招牌在巷口闪烁,“梧桐设计工作室” 的灯光在不远处的文创园区亮着,就像两颗相互陪伴的星星,照亮了南城的夜空。
      他们知道,“亮楠” 与 “梧桐” 的故事,还会继续 —— 刘德亮会继续带领 “亮楠装修” 坚守绿色家装的初心,李茹楠会在背后默默支持着父子俩的事业,小念桐则会带着 “梧桐设计工作室”,在守护记忆与创新设计的路上不断前行。而老巷的梧桐树,会一直站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奋斗,见证着初心与温暖的永续传承。
      南城的夜色温柔,老巷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梧桐的清香,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这关于爱、梦想与传承的故事,会像这棵梧桐树一样,在时光的长河里,不断生长,生生不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