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正当我与陆夫人紧锣密鼓准备带着恒儿逃离这一切时,高玮却派人来了。

      我与一行人又一起被接至当时的陪都邺城,才知道,高玮已然在战时将与他同行的冯淑妃封为左皇后,更在我之上。陆夫人为我不平,我却无所谓,国之将亡,我已然恨不得被贬为庶人,还争那个名份做什么。

      到临时行宫时,小怜得意地站在门口迎接我,口口声声唤我姐姐,处处一副主人作派,也不过徒然惹我一笑罢了。

      小怜居于我下多年,此时一朝得志,更是得理不饶人,虽是一脸的笑,嘴上却只点穆子伦叛逃事件,我一时语塞,这件事情,确实是我对不起高玮,对不起北齐,若不是我多方维护帮助于他,他不至于手握重权,此时,北齐纵危,亦不至于如此被动。

      此时我本当将姜氏女交出来,以保自身,以示我与穆子伦恩断义绝,可是,她亦是一介女子,且遭遇堪怜,此一路上,我与她朝夕相伴,听她谈吐行止,实为爽直之人,若是将她交出来,只怕她性命不保,我如何忍得下心。

      此时听了小怜奚落,受了众人白眼,也只得哑忍。

      待用得宫来,见了高玮,他望着我的眼神彻底冰凉,显是亦对我心存怨恨,对他,我却是无愧,要论罪,他做的错事比我多,若不是他自己昏庸无道,北齐何至如此。

      待得群臣尽至,才知还有一件我怎么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竟然在等着我。

      我的恒儿,竟然要当皇帝了!

      当我看着几日不见却老了似数年的高玮,浑若无事般说出这话来时,似乎此事极为理所当然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北齐的国君每到想要逃避事情时,就会想到禅位这个法子,一如他的父亲武成皇帝禅位于他,而后又以太上皇之号而继续掌权,不爱理政事,只喜欢寻欢作乐一般。

      朝臣们也赞成这个解决办法,我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高玮气数已尽了,他的名声太差,民心已然尽失,想要挽回,只有退位,只是,我的恒儿,当了皇帝之后,他,还能全身而退嘛,希望更小了吧!

      一切都不是我一介妇人能够阻止的,高玮在他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里,就退位给了不足八岁的孩子,而我,也成了无奈的太上皇后。

      当我坐在临时的朝堂上,接受底下朝臣的跪拜时,心里百感交集。这本是我多年以来期待的事情,可是,如今这种形势,却丝毫没有惊喜的感觉,只觉得心寒。

      我微转头看我身边的高玮,北齐的太上皇,他双眼无神,茫然地目视前方,对于我们将来的命运,他一样很清楚吧!

      我的恒儿,他是我的骄傲,虽然年纪小,可是,他比他的父亲要勇敢,独自一人居于高位,望着这下面的许多人,可是却没有任何慌张,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是一代明君的,我知道,他会的。

      可是,还有时日吗?

      我看看底下的朝臣,虽然人数众多,可是出众的却那么少。

      文臣们老腐,而武将们,多是桀傲不驯的粗毫模样,有些人跪着,有些人半蹲着,有些人甚至只是弯了弯腰,参次不齐,哪里像个登基大典,简直是个市井混混们的聚会而已。

      我转头,看到站在我后面的陆夫人,她的眼中流露出和我一样的悲哀,这世间,她最懂我!

      我与她目光一触,彼此之间凄然一笑,事已至此,夫复何言,见机行事吧!

      正怔忡间,突然发现陆夫人以目示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下面跪得密密麻麻的一片中,有一人抬头注目于我,目光幽幽,竟然是冯翊,他的恩师至交们,尽皆投周,想不到,他竟然还留在此地。

      发现我看见了他,他向我微笑,眼中温柔,与我胸前美玉一样温润,我轻轻转头,不敢再看。

      登基大典的戏唱完,又开始商议退敌之策。

      按礼妇人应当回避,可是乱世之中,高玮既然没有提,我也就理所当然地稳坐原位,看这些朝臣们在新皇上台之后,是不是真的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群臣各持有异议,众人只知吵吵嚷嚷,却没有一个人能拿出个好主意。

      我望向冯翊,他素有机敏之名,此时竟然默不作声。

      他一愣,缓缓站起道:“依臣之见,可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

      黄门侍郎颜之推、中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等闻言尽皆附和,更有人早想好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就近投往陈。

      高玮一时难以决断,终为众臣所影响,依此拟旨。

      事毕,众人四散,高玮亦心事重重自去。

      我却故意落于其后,等冯翊近前,轻声问:“此计可行?”

      他苦笑,摇头,自嘲道:“此时哪有回天之力,只是一时之计罢了,娘娘此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此亦在我意料之中,只是不得他亲口说,总是心怀希望,唯今之计,想要保得性命,怕也只有逃之一途了,只是,我尚好说,恒儿,已然为一国之主,即使徒有虚名,亦然是走不脱的了。

      悠悠一叹,我轻摇头,拒绝了他的提议。

      ***  ***

      第三天,周师追击而至,在城外初遇,又大败,降者无数。

      高玮匆匆忙忙将我与恒儿送走,紧跟着周师攻至紫陌桥,高玮自己只带了数百骑随之而来,渡河入济州。

      谁知祸不单行,才在济州喘口气,周师又围了上来。

      短短数月之间,高玮从一国之君,意气风发而沦为丧家之犬,已然惶惶不可终日,六神无主。

      为了笼络当时朝中唯一尚有兵马的大丞相,也为了找人分担重担,高玮决定让恒儿禅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我闻讯大喜,如果我儿不是皇帝,不背这个虚名,则就不受重视,那么活命的机会就会大得多。

      高玮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于瀛州,孝卿却持之以归周。

      高玮终于众叛亲离了。

      一路上不停地只剩下逃,逃,逃,我只希望能够早日入陈,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好,这么多年来,我心中所想,不过就是出宫,想不到,出了宫,我却已然成为没有任何心思了。

      先是到了青州,此时已然临近陈。

      陈本为友邦,素来亲睦,陈主虽然不喜高玮无志,却也未曾拒绝我们进入。

      行至半途,高玮听得臣下报告说路上的桥路都已然烧断,周师相隔已远,遂令停下休息。

      我心急如焚,只盼着快些到陈,才可安心,高玮却不管不顾。

      径自顾着安慰冯淑妃,宫中侍从也对我视如不见。

      我心刺疼,可是却无理由呵斥他们,自从穆子伦率其势力投周,宫中人对我就如同不见了,平时对我的防范也不断严了许多,生怕我与他有所勾结,弃北齐而去,若不是因为恒儿,只怕他们早就要起哄废后了吧。

      尤其是我到现在还护着穆子伦的夫人,更是让他们心中有平,我之无奈,我心之伤悲,他们又怎么知道,我又怎么能与他们说呢?

      倒是冯淑妃,她与高玮多是结伴同行,一路患难与共,两人感情竟似比在宫中之时更为融洽,此时二人相偕而行,全然目中无人从我身边而过,小怜返身,眼中满是志得意满的神情。

      逃难这许多天,她倒是愈加容光焕发,她本也不是没吃过苦的人。

      我知道,她的生命中,没有政治,也没有天下,所有的唯有她的男人而已,得到男人的心与宠爱,就已然是她奋斗的全部了,这是我不如她的地方,所以,高玮此时选择的是她。

      对我而言,他是个帝王,而对小怜而言,他只是个丈夫,这一点,让高玮极为动容吧!

      他二人悠闲,我却不能如此。

      我抱着恒儿,吩咐陆夫人,指挥身边跟随的几个忠心耿耿的内侍驾起马车,自顾而先行。

      高玮看我们先走,也不理会,只与小怜自行其事。

      我们一行人行得数日,眼看陈已然在眼前,忽听得后方蹄声得得,我大惊,内侍策马急驰,终比不得他轻装简从。

      未几,数骑已然至面前,方才看见,竟然是高阿那肱率人追了上来,几个内侍尚要反抗,我默然制止,鸡蛋不与石头碰,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遂跟着他们往回路上赶。

      我实在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跟了上来,高玮尚在其后,不知生死如何,高阿那肱本为北齐旧臣,见我忧心,才坦诚以告。

      原来,我等走后,高玮尚滞留其后,不曾前行,待得周军至,才匆匆忙忙带了小怜奔走,一行只得数人,追至青州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所获。

      现在已然送至邺城。

      我一心以为,他必会将我等也送至邺城,想不到,这一路,却一直到了长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