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绣庄重逢 ...
-
沈氏绣庄在观前街的巷子里,门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雅致。朱红色的木门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沈氏绣庄” 四个字是沈沁琼的祖父亲手写的,笔力遒劲。绣庄里摆满了绣品,有挂在墙上的大幅屏风,有摆在玻璃柜里的小件绣品,还有正在绣架上的半成品,每一件都针脚细密,色彩雅致。自从那天在虎丘山分别后,沈沁琼每天绣活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起我。她想起我讲巴黎时眼里的光,想起我说 “女子也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 时坚定的语气,心里像被投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一圈圈涟漪。她长到十八岁,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 “女子无才便是德”“绣好针线活,将来嫁个好人家”,从未有人告诉她,女子还可以去远方,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三天下午,沈沁琼正在绣一幅《荷塘月色》的挂屏,忽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请问,沈沁琼小姐在吗?” 她抬起头,看见我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纸包,脸上带着笑。阳光从门外照进来,把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刚好落在沈沁琼的绣架旁。 “曼卿姐,你来了。” 沈沁琼放下绣针,起身迎上去,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欢喜。 “我来给你送点东西。” 我把纸包递给她,“这是我从上海带来的西洋糖果,还有一本莫奈的画册,你不是想看看他画的光影吗?” 沈沁琼接过纸包,指尖碰到苏曼卿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很快移开。沈沁琼的脸微微泛红,她把纸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册。画册里的画和我那天在虎丘山画的很像,色彩浓烈却不刺眼,尤其是那幅《睡莲》,蓝色的水面上漂浮着粉色的花瓣,像梦境一样美。 “原来光影可以这样画。” 沈沁琼轻声感叹,手指轻轻拂过画册上的油墨,“我以前绣水,总想着要绣出波纹的形状,现在才知道,只要把深浅不同的蓝色丝线搭配好,就能让水看起来有流动的感觉。” “可不是嘛!” 苏我凑过来,指着画册上的睡莲花瓣,“你看莫奈画的花瓣,边缘是模糊的,就像被水汽晕开了一样,你绣杜鹃花的时候,也可以把丝线的末端留得长一点,让花瓣看起来更柔软。” 那天下午,我就坐在绣庄的角落里,看沈沁琼刺绣。沈沁琼的手指很巧,拿着绣针在白绢上穿梭,不一会儿,一片带着露珠的杜鹃花瓣就出现在绢上。我一边看,一边在速写本上画下沈沁琼刺绣的样子,我画得很认真,连沈沁琼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下的阴影都画得清清楚楚。傍晚的时候,沈夫人回来了。她看到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客气地问:“这位小姐是?” “母亲,这是苏曼卿,她是从法国回来的,在女子学堂教书。” 沈沁琼连忙介绍。沈夫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目光落在我的洋装和卷发上,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还是笑着说:“原来是苏小姐,快请坐,我让下人给你倒杯茶。” 我察觉到沈夫人语气里的疏离,却还是笑着道谢。我知道,像沈家这样的传统家族,对我这样的 “新女性” 多少会有些抵触。临走的时候,我对沈沁琼说:“沁琼,我明天还来好不好?我想看看你把那朵杜鹃花绣完的样子。” 沈沁琼看了一眼母亲,见母亲没有反对,便点点头:“好,我明天等你来。” 我走后,沈夫人把沈沁琼叫到房间里,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沁琼,苏小姐是留洋回来的,见识广,你跟她交往可以,但要注意分寸。女孩子家,要端庄稳重,别学那些不三不四的样子。” 沈沁琼低下头,小声应道:“我知道了,母亲。” 她回到绣房,打开我送的画册,翻到《睡莲》那一页,手指轻轻抚摸着画中的水面。她知道母亲说的 “不三不四的样子” 指的是什么,可她看着画册里的画,想着我笑着跟她讲巴黎的样子,心里却一点也不想听母亲的话。她第一次觉得,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原来女子的生活,不止有刺绣和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