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银杏藏意 ...
-
十月的风裹着银杏叶的香气吹进校园时,一年一度的校园祭也提上了日程。艺术系要在礼堂办专场音乐会,花泽类作为小提琴演奏专业的核心成员,被安排了压轴独奏;法学系则在礼堂外的广场搭法律科普摊位,杉菜主动接下了设计宣传海报的任务——她想把枯燥的法条画得生动些,让更多人愿意停下来听,尤其是和学生日常相关的法律知识。
可临到周末,原本答应帮忙涂色的同学突然说要请假,杉菜只能抱着画纸和颜料,躲进法学系教学楼的空教室赶工。彩笔散了一桌,她趴在桌上勾线条,笔尖蘸着橙色颜料在“校园常见法律问题”的标题旁画小太阳,把“图书馆占座是否侵权”“二手书转卖需注意什么”这类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列成清单,不知不觉就熬到了深夜。咖啡杯空了两个,指尖沾着青的、黄的颜料,连校服袖口都蹭上了一块淡蓝。迷迷糊糊间,她把《民法典》里“赠与财产有瑕疵,赠与人一般不承担责任”的条款,错写成了“赠与财产均需承担瑕疵责任”,自己却没察觉,趴在画纸上就睡着了,脸颊边还压着半支没盖盖子的马克笔。
另一边,花泽类连续两天在音乐教室练琴,都没等到那个常坐在角落“旁听”的身影。往常这个时候,杉菜总会抱着法学笔记来,偶尔抬头看他拉琴,眼神亮得像藏了星星,遇到不懂的法条,还会趁他休息时小声请教。他停下琴弓,指尖还沾着松香,指尖轻轻摩挲着琴弦——总觉得没听到她的声音,连练琴的节奏都慢了半拍。想了想,还是收拾好琴盒,往法学系教学楼走去。
教室门没关严,透出暖黄的灯光。花泽类轻轻推开门,就看见杉菜趴在桌上打盹,长发垂在画纸上,海报边角沾着咖啡渍,画着法条的地方还留着两处明显的错漏。他放轻脚步走过去,拿起桌上的铅笔,小心翼翼地在错字旁标注正确内容,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生怕吵醒她——他记得杉菜上次说过,“赠与合同”这块总容易记混,还特意在笔记上画了小问号,现在刚好帮她改过来,省得她之后还要返工。
看着海报空白处的留白,花泽类顿了顿,又在“法律小知识”版块旁边,画了一把迷你小提琴——琴身细细的,琴弓斜斜搭着,刚好和杉菜画的小太阳挨在一起。他想,这样既贴合艺术系的音乐会,也能给她的海报添点趣味,更重要的是,这是只有他们才懂的小标记,就像之前在她法学笔记上画的琴弓一样。
第二天早上,杉菜是被窗外的鸟鸣吵醒的。她揉着眼睛坐起来,刚要继续涂色,就看见海报上修改好的法条和那把小小提琴。颜料没动过,铅笔痕迹干净又整齐,连她记混的“赠与合同”条款都标好了重点,显然是有人特意来帮过她。她拿着海报看了半天,手指反复摩挲着修改的字迹,正疑惑是谁,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是花泽类发来的消息:“明晚音乐会最后一个节目,给你留了前排中间的位置。海报上的‘小琴弓’,是给你的入场暗号,别迟到。”
杉菜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翘起来,指尖轻轻碰了碰海报上的小提琴图案——原来他早就发现自己在赶工,还悄悄帮她改了易错的法条。她赶紧拿出马克笔,在小琴弓旁边补画了一朵小小的雏菊,和花泽类琴盒上别着的那朵一样,又在修改后的“赠与合同”条款旁画了个小笑脸,像是在跟帮忙的人说“谢谢”。
校园祭当天,法学系的摊位前格外热闹。杉菜举着海报吆喝,路过的同学都被“法条旁有小小提琴”的设计吸引,更被“图书馆占座侵权吗”“赠与礼物有瑕疵怎么办”这类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勾起兴趣,围过来问:“这个琴是特意画的吗?还有这个赠与合同,我上次送同学二手耳机,后来耳机坏了,我需要赔吗?”杉菜笑着点头,趁机把花泽类帮她改对的法条讲给大家听,还结合案例举例子,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心里却甜滋滋的——这海报里藏着两个人的心意,连讲解都更有底气了。
傍晚时分,摊位的事终于交了班。杉菜抱着海报往礼堂跑,路过门口的银杏林时,一阵风卷着几片金黄的叶子落在她肩头,她随手捡起一片夹进海报里——想着等会儿见到花泽类,说不定能跟他提提这秋天的样子。走进礼堂,观众席已经坐了不少人,她按照花泽类说的,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坐下,刚把海报放在腿上,就听见主持人报出花泽类的名字。
聚光灯落在舞台中央,花泽类穿着白色衬衫,抱着小提琴走上台,琴盒上的雏菊干花在灯光下泛着淡暖的光。他目光扫过观众席,在看到杉菜时,眼底悄悄亮了亮,像是找到了熟悉的音符。琴弓落下的瞬间,《卡农》的旋律漫了出来——是杉菜之前在音乐教室提过“听着就觉得安心”的曲子,那时候她刚背完一堆复杂的合同法条,听着琴音就松了口气。
琴音绕着礼堂的穹顶转,温柔得像流水。杉菜坐在台下,看着花泽类垂眸拉琴的样子,他的睫毛在灯光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琴弓在琴弦上滑动的弧度,和海报上他画的小琴弓一模一样。拉到高潮部分,花泽类突然抬起头,对着杉菜的方向轻轻弯了弯腰,动作很轻,却刚好被她捕捉到,像在跟她分享琴音里的心意。
她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银杏叶,指尖碰到叶片的纹路,心里像被琴音裹住,暖融融的。周围的观众都在为琴音鼓掌,杉菜却觉得,刚才那个弯腰,那句没说出口的“专门为你拉的”,是只属于她的“专属礼物”,就像海报上那把藏着心意的小琴弓,也像这片被她小心收好的银杏叶。
音乐会结束后,花泽类背着琴盒找到杉菜,看见她手里攥着片银杏叶,怀里还抱着海报,笑着问:“琴好听吗?”杉菜点头,把海报递给他看,又把银杏叶放在海报上:“你帮我改的赠与合同法条太有用了,好多同学都问这个!还有这个,刚才路过银杏林捡的,你看是不是和秋天很配?”
花泽类接过海报,目光落在琴弓旁的小雏菊上,又看了看那片银杏叶,指尖轻轻碰了碰纸面,像是在触碰彼此的心意。“很配,”他轻声说,“就像我们一样。”夕阳透过礼堂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不用多说什么,彼此眼里的在意,早就藏在每个日出日落。
从学业上的互相帮忙,到校园生活里的彼此惦记,校园祭像个温柔的转折点——花泽类的“隐性帮忙”多了份独有的专属感,杉菜也走进了他的音乐世界。他们的感情,就像《卡农》的旋律,不用轰轰烈烈,却在每一个小细节里,藏着双向奔赴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