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承负 ...
-
周芸自小便被人夸赞拳脚利索功夫不俗。有胆识有谋略,是个绝对的可造之材。
如此进宫不到两个年头便一路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率军队一路自北向南立下战功赫赫。
而这离不开皇帝跟前的红人织姬的相助,有意无意地提起,次数多了也不免叫人生疑。
织姬总是一嘴带过。皇帝被迷得神魂颠倒,没看出什么旁的端倪,只有皇后将一切纳入眼底。
宫中是非无常,从没有人能高枕无忧地过舒坦日子,谁不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博得欢喜,或是千方百计地加害于人。
这周遭周芸看得心里生厌,如若不是自己大任在身,又忠心耿耿,她真想锦食还乡,和织儿一道过安稳的生活。
可偏偏迎来的都是坏消息。
安定五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皇城却突发变故,一则消息震惊了包括周芸在内的朝廷上下所有官员甚至平民百姓:
——皇帝的宠妃织姬,投湖自尽了。
消息来得突然,周芸甚至刚回到帐营,商榷好翌日的作战部署。
“我当时便在想,这是不是敌方故意的策略,搅得我们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所以我当时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的。”
周芸眼里是痛苦与悔意,那份不甘延续了近五十个年头此时又一齐涌了上来,灼得她五脏六腑都疼。
“可直到我回到皇城才发觉这是真的,”她抹了一把眼角,“我的织儿,真的不在了。”
顾漪抬眼看了一眼面前的老人,眸子里闪过怜惜。
时至如今,周芸深知过去的种种都变为了遗憾,有些人的出现从来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会在爱她的人心底里永驻,再回首无非是一声叹息亦或者是悔恨莫及。
挚爱丧命,周芸这一撅,便再没能振作起来。
春不雨将抵在下巴上的手放下,理了理思绪,“所以那一日,你们......被发现了?”
周芸沉默了一会,缓缓颔首。
其实按理来讲,旁人再如何也是不会怀疑到两位女子之间的。
包括皇帝安定,饶是他再如何心里疑惑,也不会将情爱二字与周芸织姬联系在一起。
可惜皇后偏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
她深知皇帝的一心为着那成日面具不离身的织姬,再也不可能将自己放在心上,便开始处处针对织姬,明里暗里一刻也不叫她消停。
直到她撞破二人的情事——她终于有了由头。
磨镜之情,难怪如此。
顾漪眉头皱了皱,讲出疑虑:“如若是这样,那么皇后加害织姬的可能性最为大,没有第二种可能。”
嫉妒之心让皇后心生恨意,最后在湖边将织姬推了下去。
一切都讲得通。
春不雨思索片刻,却是摇了摇头,“自古君王好美色。”她道:“当他发觉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子被皇后杀害时,他会如何想?”
“你认为就算皇后说得再多,他会相信一分一毫么?”
“皇后那般精明的人,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危机。”
“失足落水,”阿怀嘴角一翘,哼了一声:“连我们都能瞧出端倪的说辞,一国之主的老狐狸又怎会瞧不出?”
顾漪忽然明白了她的话中之意,瞬间感到一阵恶寒,全身上下的起皮疙瘩浪一般地起来。
“按你的意思......织姬的死不只皇后一人有参与?”
春不雨颔首。
自古君王好美色。
自古君王更好颜面。
当他发觉,自己为之神魂颠倒的女人完全不属于自己,甚至还与别人生了情感时——这才是最大的杀意。
“好,好。”
“好......”
顾漪转头去看周芸,才发现她已经泪流满面,珍珠似的泪在年迈的脸上流淌。
岁月的沉淀不会抹掉心上人的痕迹,只会在一次次翻涌而出的悲伤中逐渐沉到最底部,平日里不痛不痒,只是凹凸不平地存在着,待到所有的一切都揭开面纱,那片干涸的土地便会瞬间皲裂、剥落,疼得钻心刻骨。
“其实这么多年,我高低已经猜到了真相。”
她道:“我这一生打过无数胜仗,帮了无数人,夺了无数城。”
“我总对皇上还抱有一丝侥幸,为他征战这么多年,我自认敬他,重他,忠心不二。”
“我不相信他会如此。”
如此狠毒,狠毒到让她差点忘了当年,年轻帝王封周芸为将时,眼里意气风发的美好模样。
而如今年老的将军望向自己一生都应以为傲的长枪,双眼逐渐熬干,再憋不出一滴泪,“大抵是我这一生犯下的孽太多,才遭来了如此报应。”她最后喃喃。
*
皇城之中,烛光摇曳,一切静谧无声。
夜很深,所有人都已入睡,包括帝王。
君王的寝宫外,恍惚中看到一道人影闪过,速度极快,所有守卫都以为是两侧烛光的倒影,缓慢打了个困倦的哈欠便又看向了别处。
而那灰影迅速一动,一跃之下竟轻盈地上了屋顶。
有轻微的声响,只见那人伸手缓缓挪开屋顶上的瓦片,不消片刻便空出了一个一人宽的空间。
人影顺着向下爬,身轻如燕,足尖一点的功夫,便不声不响地落在了皇帝的寝宫里。
影子摘下脸上的黑色面罩,长发倾泻而下,露出一张妖冶蛊惑的脸。
女人缓步走到皇帝的帷幔前,不紧不慢地从腰间摸出一个匀称的葫芦,旋开壶嘴,扯下红色绫子,放入些许不认得的药材,上下摇了摇。
“这杯酒名为——”女人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酒葫芦在她手里愈转愈快,花样百出。
随着女人的动作,空气中出现一个龙飞凤舞的火红大字,一缕烟似的飘向华贵床榻,接着她嘴唇翕动,轻念:
“悔。”
安定五十四年,前大将军周芸卒然长逝。同年,皇帝被诊出有不可疗愈之心疾,日日梦魇缠身,不得好眠。后来,一度被民众遗忘的美人织姬又因两张告示而重新成为百姓的饭后谈资。
一张告示上是周大将军的亲印,如是写着: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许人间见白头。”
另一张上有着君王的亲印,写道:
——“佳人已别,悔恨已晚,承负自担。”
只剩一片哗然。
关于蛛娘的传闻,似乎也在同一时间销声匿迹,自此,冬日再无怪事,纺车再不停歇。
如此,倒也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