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琴行里的灯光与素描 ...
-
第二章:琴行的灯光与素描
傍晚六点,许驰按照暮云冬给的地址,来到了学校附近的一条老巷子里。巷子很窄,两边是老旧的居民楼,墙上爬满了爬山虎,路灯还没亮,只有几家小店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出来,在地上投下暖黄的光斑。
他找到那家叫“弦音”的琴行时,暮云冬已经在门口等他了。他换了件白色的T恤,外面套着件牛仔外套,还是背着那把电吉他,只是这次琴包拉上了拉链。看见许驰,他挥了挥手,比白天在天台时显得放松了些,浅褐色的眼睛在昏暗中亮了亮。
“进来吧。”暮云冬推开玻璃门,里面传来一阵清脆的吉他调音声,混合着店主爽朗的笑声。
琴行不大,分上下两层。一楼摆着各种吉他,从哑光木吉他到亮面电吉他,靠墙的货架上整齐排列着不同规格的琴弦、拨片和效果器,角落还放着一套架子鼓,鼓面被磨得有些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和金属的味道,混着淡淡的松节油气息——那是从二楼飘下来的。
“小暮来啦?这位是你朋友?”店主是个留着短发的中年女人,正蹲在地上调试一把木吉他,抬头看见他们,笑着起身擦了擦手。
“陈姐,这是许驰。”暮云冬介绍得简单,又转向许驰,“这是陈姐,琴行老板。”
许驰点点头,礼貌地喊了声“陈姐好”。陈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目光落在他手里攥着的竞赛题册上,笑着打趣:“看着像理科实验班的学霸吧?小暮可从来没带朋友来过这儿。”
暮云冬没接话,拎着吉他往楼梯走:“上去说。”许驰跟在他身后,楼梯扶手是磨得光滑的实木,每踩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二楼比一楼安静,一半空间摆着画架、画板和颜料,另一半放着一张调音台和几个音箱,墙上挂着几幅画——都是抽象风格,用色大胆浓烈,红与黑交织,蓝与紫碰撞,笔触锋利得像刀刻。
“这些都是你画的?”许驰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一幅画着吉他轮廓的作品上。画里的吉他没有实体线条,全靠色块堆叠,琴弦是银色的荧光颜料,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背景是扭曲的黑色声波,却莫名让人觉得那吉他正在发出声响。
“嗯。”暮云冬把吉他放在调音台旁,打开琴包,“陈姐这儿二楼没人用,我就把画具放这儿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新的螺丝刀和几块擦琴布,又递给许驰一个放大镜,“帮我再看看拾音器?总觉得还是有点杂音。”
许驰接过放大镜,蹲下身仔细检查吉他的拾音器。暮云冬的吉他是BEIGHTON的入门款,双线圈拾音器,琴桥处的螺丝有轻微生锈的痕迹。他用指尖碰了碰拾音器的导线接口,发现接触点有氧化层。
“是接触不良。”许驰指着接口处,“氧化层阻碍电流传导,就像电路里的接触电阻过大,会产生杂音。得用砂纸打磨一下接口,再涂层导电膏。”
暮云冬哦了一声,转身从柜子里翻出细砂纸和一小管导电膏——居然早就准备好了。许驰看着他递过来的东西,忍不住笑:“你早知道问题?”
“猜的。”暮云冬蹲在他旁边,看着他用砂纸轻轻打磨接口,“上次你说拾音器高度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还有别的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弄。”他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坦诚。
许驰的动作很细致,打磨时控制着力道,避免损伤接口。暮云冬就蹲在旁边看着,目光落在他握着砂纸的手上——许驰的手很好看,手指修长,指腹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动作精准又稳定,像在解一道精密的物理题。他下意识地拿起放在旁边的素描本,抽出炭笔,快速地勾勒起来。
炭笔在纸上划过,留下深浅不一的线条。他没画许驰的正脸,只画了他低垂的眉眼和握笔的手,线条比平时柔和了很多,连额前垂落的碎发都画得细致。许驰专注于打磨接口,没注意到他的动作,直到手里的活儿干完,才抬头看向暮云冬:“好了,你试试……”
话音顿住,他看见暮云冬正低头看着素描本,炭笔还停留在纸上。“画什么呢?”许驰凑过去看。
暮云冬像是被抓包的小偷,猛地合上素描本,耳朵尖微微泛红:“没什么。”他快速把素描本塞进抽屉,拿起吉他连接音箱,拨了一串和弦。这次的音色干净清亮,没有一点杂音,失真效果打开时,尖锐却不刺耳,刚好是他想要的质感。
“成了。”暮云冬眼睛亮了亮,看向许驰的目光里多了些真切的笑意,“谢了,许驰。”这是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喊他,声音比平时软了点。
许驰看着他的耳朵尖,觉得有点可爱,故意逗他:“刚才明明在画画,是不是画我?”
暮云冬的脸瞬间冷了下来,别过脸去调音箱:“想多了。”可耳尖的红色却没褪,反而蔓延到了脸颊。
许驰没再追问,走到墙边看那些画。刚才没注意,现在凑近了才发现,每幅画的角落都有一个小小的“冬”字。他指着其中一幅全是蓝色调的画:“这幅画的是什么?”
画里是一片模糊的夜空,星星是白色的色块,月亮被扭曲成吉他的形状,地面上有两道平行的线条,慢慢向中间靠拢。暮云冬走过来,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声音淡淡的:“天台的晚上。”
许驰愣了一下,想起昨天在天台看到的场景,突然觉得这幅画里的“平行线条”有点眼熟。他刚想开口,陈姐端着两杯柠檬水上来了:“聊什么呢?小暮,下周社区有个小型演出,你不是说想练手吗?我帮你报了名。”
暮云冬接过柠檬水,皱了皱眉:“我没说过。”
“别装了,上次你说想试试带效果器的现场演奏。”陈姐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看向许驰,“这位同学会乐器吗?小暮一个人演出有点单调,要是有个伴奏就好了。”
许驰还没说话,暮云冬就抢先开口:“他不会,他是学霸,只会做题。”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维护,怕陈姐为难许驰。
可许驰却笑了笑,看向暮云冬:“我会弹钢琴,以前学过几年。要是不嫌弃,我可以帮你伴奏。”
暮云冬愣住了,浅褐色的眼睛里满是惊讶:“你会弹钢琴?”在他的印象里,许驰就是个抱着数学书的理科呆子,和钢琴这种浪漫的乐器一点都不搭。
“嗯,小时候考到十级就没再系统学了,但伴奏应该没问题。”许驰拿起旁边的乐谱架,“你想唱什么歌?我看看谱子能不能编配。”
暮云冬迟疑了一下,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乐谱,翻到其中一页。那是首很老的摇滚歌曲,《星空》,旋律激昂,却带着点孤独的底色。“这首。”他指着乐谱,“我改了点编曲,加了电吉他的Solo。”
许驰接过乐谱,快速扫了一遍。旋律线条很清晰,暮云冬改的编曲确实很有想法,在原曲的基础上加入了爵士鼓的节奏型,电吉他Solo部分用了很多滑音技巧。他拿出手机,对着乐谱拍了张照:“我回去编配钢琴伴奏,明天天台给你试奏?”
“好。”暮云冬点点头,看着许驰认真的侧脸,又想起刚才没画完的素描,心里莫名有点乱。
离开琴行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路灯亮了起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并肩走在巷子里,没怎么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偶尔的风声。走到巷子口时,许驰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暮云冬:“这是我算的拾音器最佳高度参数,还有导线接口的维护方法,用得着。”
纸条上写满了公式和数据,还有简单的示意图,字迹工整有力。暮云冬接过纸条,指尖碰到他的手指,还是有点凉,却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让他觉得疏离。“谢了。”他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钱包里。
“下周演出加油。”许驰笑了笑,挥了挥手,“我先走了。”
看着许驰的身影消失在路口,暮云冬才转身往家走。他摸了摸钱包里的纸条,又想起抽屉里的素描本,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些。回到家,他把吉他放在墙边,从包里拿出素描本,翻开那一页——许驰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线条柔和,眉眼低垂,连嘴角的浅笑都画得恰到好处。
暮云冬盯着画看了很久,拿起炭笔,在画的角落添了一个小小的音符。
第二天午休,许驰果然带着钢琴谱来到了天台。暮云冬已经在那儿了,手里拿着电吉他,旁边还放着一个便携音箱。看见许驰手里的谱子,他走过去接过,翻开一看,上面写满了钢琴伴奏的和弦和旋律,还有标注的强弱记号。
“我根据你的编曲改了点,钢琴部分用分解和弦打底,你的吉他Solo进来时,我会弱下来。”许驰解释着,拿起手机,打开钢琴模拟器的APP,“先试试,跟不上就说。”
暮云冬点点头,戴上吉他拨片,调整好音箱的音量。许驰按下手机屏幕上的琴键,舒缓的钢琴分解和弦流淌出来,C大调的旋律温柔又平稳。暮云冬深吸一口气,拨下吉他弦,Clean音色的旋律和钢琴交织在一起,像风穿过树叶的声响。
第一段副歌结束后,暮云冬切换到失真音色,开始弹奏Solo。指尖在琴弦上快速移动,击勾弦和滑音技巧运用得熟练,旋律激昂又带着点孤独。许驰的钢琴伴奏适时减弱,只用简单的和弦支撑,等Solo结束,再重新扬起旋律。
天台的风卷着琴声飘出去,路过的学生忍不住停下脚步,抬头往天台看。许驰看着身边专注弹奏的暮云冬,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色,他的侧脸线条干净,眼睛里满是认真,和平时那个冷漠的“怪胎”判若两人。
一曲结束,两人同时停下。空气里还残留着琴声的余韵,风拂过栏杆,发出轻微的声响。
“很搭。”暮云冬先开口,语气里带着笑意,“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
“你弹得也很好,Solo部分的节奏很稳。”许驰关掉钢琴模拟器,“就是最后一个泛音有点早,再晚半拍效果更好。”他伸出手指,在暮云冬的吉他弦上指了指,“这里,振动频率要控制好,就像简谐运动,周期精准才能出效果。”
暮云冬按照他说的,重新拨了那个泛音。这次的音准刚好,余韵悠长。“对,就是这样。”许驰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
暮云冬看着他的笑容,心里莫名一动,下意识地拿起放在旁边的素描本。这次他没躲,当着许驰的面,快速地勾勒起他的笑容。许驰也不打扰,坐在旁边,拿出竞赛题册开始做题,只是嘴角的笑意一直没褪。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每天午休都在天台排练。许驰会根据暮云冬的弹奏调整伴奏,偶尔还会用物理知识帮他分析节奏——“节拍就像匀速直线运动,每一拍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快了就像加速度变大,会乱。”暮云冬则会在许驰做题累了的时候,弹一段舒缓的旋律给他放松,偶尔还会帮他指出题册上的笔误。
林浩看着许驰每天午休准时消失,忍不住好奇:“你最近天天去哪儿?不会是谈恋爱了吧?”
许驰正在解一道微分方程,头也不抬:“去排练,下周有演出。”
“演出?”林浩瞪大了眼睛,“你?演什么?弹钢琴?”在他的印象里,许驰除了做题就是竞赛,连学校的文艺汇演都从不参加。
“嗯,帮别人伴奏。”许驰放下笔,想起暮云冬昨天排练时不小心拨错弦,耳朵尖发红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林浩更惊讶了:“帮谁啊?这么大面子?”
“暮云冬。”
“啥?”林浩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那个美术班的怪胎?你怎么跟他混在一起了?”
许驰皱了皱眉,语气有点严肃:“他不是怪胎,只是不爱说话。而且他吉他弹得很好,画画也很棒。”
林浩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反应过来什么,挤了挤眼睛:“可以啊许驰,深藏不露啊。你该不会是喜欢上他了吧?”
许驰的脸颊微微泛红,拿起书砸了他一下:“别胡说,做题。”可心里却莫名有点乱,低头看着草稿纸上的公式,脑子里却全是暮云冬的琴声和笑容。
演出前一天,两人在琴行进行最后一次排练。陈姐看着他们配合默契的样子,笑着说:“你们俩简直是绝配,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琴声都能合到一块儿去。”
暮云冬的脸有点红,没说话,许驰却笑了笑:“主要是他弹得好。”
排练结束后,暮云冬把许驰送到琴行门口,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画框:“这个,给你。”
画框里是一幅小素描,画的是天台的场景,一个男生抱着书做题,另一个男生弹吉他,风拂过他们的衣角,阳光落在两人身上。画的右下角,写着两个小小的字:许驰。
许驰接过画框,心里一暖,抬头看向暮云冬:“谢谢你,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暮云冬挠了挠头,耳朵尖泛红,“明天……别紧张。”
“你也是。”许驰把画框抱在怀里,“我会跟你配合好的。”
看着许驰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暮云冬拿出手机,翻出陈姐刚才拍的他们排练的照片——照片里,他弹着吉他,许驰看着他,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他把照片设成壁纸,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