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继续 ...
-
白序站在空荡的大厅中央,冰冷的石材地面映出他模糊的身影。
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未散尽的悲伤气息,与原本的死寂混合,形成一种更复杂的氛围。
空间稳定度的提升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就像一根被稍稍拉紧的弦,不再那么松弛欲断。
他需要验证这种“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它对空间稳定的具体影响。
意念微动,系统界面在脑海中展开,他以馆主权限开始操作。
不是简单地等待系统分配,而是主动筛选。
寻找那些精神状态相对稳定、意志力评分较高、且近期完成过类似需要精细操作或情感共鸣任务的E级玩家。
他不需要炮灰,他需要的是能“高质量”完成服务的“工具”。
很快,系统匹配到了一个新的三人小队。
资料显示,这支小队以完成各种棘手但不一定暴力的任务著称,队长似乎擅长精神安抚类技能。
传送光晕准时在大厅另一侧亮起。
新来的三名玩家出现,两女一男,他们显然比上一批更有经验,出现瞬间就完成了战术站位,警惕地扫视环境,但没有贸然行动。
为首的是一位短发女子,眼神锐利,她立刻注意到了大厅与普通副本不同的洁净与死寂。
系统的提示音同步响起,依旧是修改后的“服务模式”任务。
短发女子听完任务,眉头微皱,但没有像上一批玩家那样惊慌或抱怨。
她低声对队友说:“任务变了。不是生存,是服务。都小心点,这里的‘规则’很特别。”
她特意强调了“规则”二字。
白序再次隐匿于二楼的阴影中,冷静观察。
这一次,任务顺序似乎发生了变化。
他们首先被引向了那个小休息室,面对“哀伤者”。
浓稠的悲伤依旧弥漫。
但短发女子似乎早有准备,她没有试图用语言安慰,也没有像上一位女性玩家那样仅仅静坐陪伴。
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看起来像是音叉的小巧道具,轻轻敲击。
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纯净平和的振动波扩散开来。
并非驱散悲伤,而是巧妙地与那股悲伤共鸣,仿佛在无序的悲鸣中注入了一丝稳定的频率。
“哀伤者”的啜泣声没有停止,但其中的尖锐和失控感减少了,变成了一种更绵长、更接近正常宣泄的哭泣。
另外两名队友则守在门口,抵御着悲伤气息的侵蚀,他们的脸色也有些发白,但步伐稳定。
【任务三:安抚“哀伤者”的情绪。完成度:极高。】
提示音响起,悲伤如同被疏导的洪水,缓缓退去,影子消散。
整个过程耗时更短,对玩家的精神消耗也更可控。
接着是“无言者”。
面对空白面具和打字机,短发女子没有自己动手,而是示意队伍中那个一直很沉默的男队员上前。
那名男队员似乎不擅长表达,但他坐在打字机前,双手放在键盘上,闭上眼睛,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过了许久,他才开始敲击,速度很慢,但每一个词都显得格外沉重和精准。
他写下的并非华丽的悼词,而是一些简短的仿佛镌刻在墓碑上的冰冷事实和日期。
还夹杂着一两个充满悔恨或思念的词语。
他的悼词,充满了某种“未完成”的遗憾感,反而更贴合“无言者”的状态。
打字机顺畅地运行,空白面具微微颤动。
【任务二:为“无言者”撰写悼词。完成度:高。】
最后是“不眠者”。
面对那蠕动的肢体碎片,三人没有畏惧,而是像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用特制的镇静喷雾降低碎片的活性,一人负责快速清理,另一人则持续释放着微弱的精神安抚波动,试图平复那无序的躁动。
他们的动作专业迅速,将不适和恐惧压到最低。
【任务一:整理“不眠者”的遗容。完成度:中。】
三项服务完成,总评价远高于上一批玩家。
传送光晕亮起,三人小队虽然疲惫,但状态明显好得多,迅速离开。
大厅再次恢复寂静。
这一次,空间的稳定度提升幅度更大了一些。
流向金属门后的能量也更加“纯净”,少了些恐惧和崩溃,多了些克制的悲伤和专业的专注。
门后那狂暴的混乱,似乎又被抚平了细微的一丝。
他走到那扇普通木门前。
排斥感依旧存在,但当他将手悬停在门板上方时,能隐约感觉到门后空间的“躁动”似乎减弱了一丁点。
不再是完全的拒绝,更像是一种……尚未达到开启条件的沉寂。
他收回手,陷入沉思。
W制定的这套“服务”规则,非常巧妙。
它既利用了玩家的“存在”和“情感能量”,又通过“符合规范”的要求,筛选和引导着能量的质量。
高质量的服务带来更有效的稳定效果。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些被“服务”的“不眠者”、“无言者”、“哀伤者”,它们究竟是什么?
是W利用殡仪馆规则创造出的幻影?
还是真实存在的某种被困于此地的“残响”或“意念集合体”?
它们吸收玩家的情绪和精力,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还是另有目的?
接下来的几天,白序又主动引导了几批经过筛选的玩家进入【双人殡仪服务馆】。
他像一个冷酷的实验者,不断调整着进入玩家的类型和数量,观察着不同“服务”质量对空间稳定的影响。
当玩家队伍中拥有擅长精神领域技能的人时,对“哀伤者”和“无言者”的安抚效果最好,带来的稳定提升也最显著。
而对于“不眠者”,则需要胆大心细、动手能力强的玩家。
纯粹依靠武力或者意志硬抗的队伍,完成度往往最低,对空间稳定的贡献也微乎其微。
有时甚至会因为触犯规则细节而引起空间的小范围紊乱。
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一次服务完成,那扇普通木门后的气息,都会有一瞬间极其微弱的平复。
仿佛W在那里,默默地接收并处理着这些由外界涌入的混杂的能量。
这天,白序引导了一支非常特别的两人小队。
一位是年长的看起来像是学者的玩家,另一位则是个脸色苍白的年轻女孩,资料显示她拥有罕见的“共情”体质。
任务开始。
面对“哀伤者”,年轻女孩几乎立刻就被那浓烈的悲伤淹没。
眼泪止不住地流下,但她没有退缩,反而主动走向那团影子。
伸出手,不是触碰,而是悬停在影子上方,仿佛在感受其每一丝痛苦。
年长学者则在一旁,用一种低沉古老的语调吟诵着某种安魂曲般的咒文,声音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
【任务三:安抚“哀伤者”的情绪。完成度:完美。】
悲伤如同被彻底净化般消散,影子化作点点微光,竟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融入了周围的空气中,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紧接着是“无言者”。
年轻女孩依旧沉浸在共情状态,她坐在打字机前,手指颤抖着。
却流畅地敲击出大段大段的文字,那不再是悼词,更像是一封封未曾寄出的信,充满了鲜活的生命记忆和未尽的对话。
年长学者则在一旁不断调整着吟诵的节奏,与打字声形成奇妙的和谐。
【任务二:为“无言者”撰写悼词。完成度:完美。】
打字机吐出的纸张散发着温润的光芒,空白面具上,竟然隐隐浮现出一个平静的仿佛释然的模糊五官轮廓,持续了几秒后才散去。
最后是“不眠者”。
或许受到前两次完美服务的影响,那蠕动的碎片似乎都平和了许多。
年轻女孩和年长学者没有使用任何工具,他们只是站在旁边。
女孩持续共情,学者低声吟诵,那拼凑的遗体竟然在无形的力量下,自行缓缓地变得规整安宁,虽然依旧破碎,却不再令人恐惧。
【任务一:整理“不眠者”的遗容。完成度:完美。】
当最后一项服务完成时,整个殡仪馆大厅仿佛被洗涤过一般,那种固有的死寂感被一种深沉的静谧的安宁所取代。
空间的稳定度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向上提升了一截!
白序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扇金属门后的混乱空间,传来了一阵明显的持续了数秒的平静波动!
传送光晕亮起,那两名玩家带着一种近乎虚脱却又异常满足的神情离开。
白序从隐匿处走出,站在大厅中央,感受着这片空间前所未有的“健康”状态。
他再次走向那扇普通木门。
但排斥感依然存在,但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的手悬在门板上方,能清晰地感受到门后传来一种…温和的带着询问意味的波动。
W在门后,他能感觉到。
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精神力,如同触须般,探向门缝。
没有遭到反击。
那丝精神力如同石沉大海,但片刻后,一股同样微弱却无比熟悉的意念,如同回声般,轻轻触碰了一下他的精神力。
只有一个简单的信息,带着疲惫,却又无比清晰。
“继续。”
然后,联系中断。
排斥感恢复如常。
白序收回手,银白色的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微微闪动。
他明白了。
“服务”不仅是稳定空间的手段,更是他与W之间,在这种特殊状态下,唯一能进行的极其有限的沟通桥梁。
每一次高质量的服务,都在削弱空间的混乱,也在增强W对外界的影响能力。
他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客人”。
不是为了积分,不是为了经验,而是为了那个困在门后的人,为了那句“继续”。
他转身,目光扫过空荡的大厅。
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副本,一个据点,它成了他与W共同维系的一个脆弱的希望之地。
路还很长,但灯塔的微光,似乎更亮了一些。
他需要更精确地筛选玩家,甚至…或许可以开始考虑,如何利用馆主权限,稍微“调整”一下服务的内容和难度,以获取更优化的“收益”。
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