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消失的足迹 ...

  •   郑雨楠案的卷宗被重新摊开在办公桌上,沈岳的视线落在证人询问笔录的最后一页,一个被简单标注为‘好友林某’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记录显示,这位林某坚称郑雨楠不可能自杀,但因情绪激动、缺乏实证,其证词未被采纳。“看来我们找到第一个突破口了。”沈岳将卷宗转向周嘉恒。
      通过当年的联系方式,他们在城郊一家僻静的独立书店里找到了林薇。书店装修雅致,弥漫着咖啡和旧书的香气,当周嘉恒出示警官证并说明来意后,林薇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情,像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将两人引到书店角落的茶座,声音平静,却带着笃定,“雨楠不可能自杀,她死前一周,我们还在商量未来。她连研究生毕业后的旅行计划都做好了,这样的人,怎么会自杀?”
      “你们当时是……”沈岳用谨慎的语气探询。
      “我们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林薇坦然迎接他的目光,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因为她的导师唐文奕教授对学生的私生活,特别是恋爱情况,有着非常保守乃至苛刻的要求,为了不影响雨楠,我们一直很谨慎,从不在公开场合表现出超越普通朋友的关系。”
      “她有没有留下什么?任何东西?”周嘉恒追问。
      林薇摇了摇头,随即又像想起什么:“她有一条我送的项链,一个蝴蝶吊坠,从不离身,但她的遗物里怎么都找不到”
      周嘉恒和沈岳决定将五年前的所有物证重新用最新技术进行检验。
      “如果这是他杀,一定会留下痕迹。”周嘉恒凝视着泛黄的案卷封面,“只是当年的技术可能发现不了那些隐藏的线索。”
      这个决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突破。在郑雨楠的遗物中,有一部屏幕碎裂的手机,当年技术有限,未能提取到有效数据,夏思瀚用最新的数据恢复技术,成功修复了手机中的云端备忘录,“周队,沈哥,你们快来看!”夏思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屏幕上显示着从手机云端恢复的备忘录内容,最后一条记录的时间定格在郑雨楠死亡当天晚上21:47:
      【唐教授约我今晚十点半在天台见面,他听起来很不对劲。】
      这条记录让案件的性质彻底改变。
      沈岳与周嘉恒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与此同时,钟灵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当年在天台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物证,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郑雨楠坠楼时,身上是否有什么物品可能在坠落过程中被甩出,落在了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个思路打开了新的调查方向。他们再次来到实验楼,但这次不再局限于天台,而是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整栋楼的窗台、外墙装饰沿和排水管道。
      第三天下午,钟灵在实验楼四楼一个向外倾斜的窗台与外墙的夹缝中,有了重大发现。这个位置极其隐蔽,从地面和天台都无法直接看见。
      “找到了。”钟灵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压抑的激动。
      那是一条断裂的银质项链,吊坠是一个小巧的蝴蝶,链子已经断开,沾满灰尘。最关键的是,在项链的搭扣处,缠绕着几根深灰色的羊毛纤维。
      物证被立即送回实验室。杨琦的检测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纤维来自一款高档定制的羊绒衫,与唐文奕常穿的款式材质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纤维在搭扣处呈缠绕状态,说明是在相当大的力道下被硬生生扯断的。”
      “项链掉落的那个夹缝是个雨水死角,这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完好保存五年。而且这个位置正好在坠楼点的斜下方,符合在坠落过程中被甩出的运动轨迹。”
      所有的线索开始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那个雨夜,郑雨楠戴着这条项链赴约,在天台的争执中,唐文奕将她推下楼的瞬间,项链勾住了他的羊绒衫,在下坠的巨大冲力下,项链被扯断,带着从唐文奕衣服上勾下的纤维,抛向了实验楼的外墙,最终卡在了那个无人注意的缝隙里。
      雨水冲刷了天台上的痕迹,夜色掩盖了坠落的瞬间,而这条带着罪证的项链,在黑暗的缝隙里等待了五年,终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