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梧桐树下的光谱 ...
-
林薇那次不愉快的交锋后,周砚筑起的壁垒似乎更加清晰。他不再给予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空间,对待所有同学都保持着一致的、有距离的礼貌,唯独将所有的温柔与例外,都留给了身边靠窗的座位。
这种区别对待太过明显,连最迟钝的沈拙言都咂摸出味来。午休时他啃着苹果,含糊不清地点评:“砚哥,我以前觉得你是块冰山,现在才发现,你这冰山还带自动识别系统的?对咱们是北极圈,对闻悦同学就直接切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了?”
周砚眼皮都没抬,笔尖流畅地解着一道电路题,只从喉咙里发出一个模糊的音节:“嗯。”
闻悦正喝着周砚带来的酸奶,差点被这个坦然的“嗯”字呛到,脸颊飞起两朵红云。沈拙言夸张地拍着桌子大笑,被周砚用物理书不轻不重地敲了下脑袋才消停。
这种被明目张胆偏爱的感觉,像裹着糖霜的阳光,甜得让人发晕。
然而,平静的校园生活总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集体活动打破。班主任□□在周五班会上宣布,下周三将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展位或节目。
“大家可以自由组队,五到六人一组,”王老师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全班,“下周一之前把名单报给学习委员林薇。”
消息一出,教室里立刻像炸开的锅。沈拙言第一个转过身,胳膊搭在周砚桌上:“这还用想?咱们铁三角,再加两个……”他目光在教室里搜寻,很快锁定目标,“就唐觅和她前桌吧!闻悦,你觉得呢?”
闻悦自然没意见,笑着点头。周砚也“嗯”了一声,算是同意。
分组本该毫无悬念。然而,周一早上,当闻悦和周砚一起走进教室时,却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林薇正站在讲台边登记分组名单,看到他们,她合上登记本走了过来。
“周砚,”她直接略过了闻悦,目光落在周砚身上,语气公事公办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持,“我们组的物理模型需要完善一下参赛,你在这方面最擅长,要不要加入我们组?我们正好缺一个人。”
她身后的几个组员也投来期待的目光。这个理由冠冕堂皇,甚至带着点为班级荣誉考虑的意思。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沈拙言刚要张嘴说什么,被唐觅悄悄拉了下衣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砚身上。闻悦的心也微微提起,她不是担心周砚会答应,而是不喜欢这种被刻意置身事外的感觉。
周砚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甚至没有看林薇,而是侧过头,轻声问闻悦:“我们的组员定好了吗?”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清晨教室里格外清晰。这句话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明确的表态——我的分组,由她决定。
闻悦瞬间读懂了他的意思,心里那点细微的不安立刻烟消云散。她迎上林薇瞬间变得复杂的目光,语气平静而肯定:“定好了。沈拙言,唐觅,陈浩,我们五个一组。”
周砚这才转向林薇,语气疏淡:“抱歉,我们已经组好队了。”
林薇捏着登记本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她沉默了两秒,才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好吧,那祝你们活动顺利。”说完,转身离开,背影挺直却难掩失落。
这个小插曲像一阵风,很快过去。小组讨论时,气氛重新变得热烈。沈拙言和唐觅脑洞大开,争论着是表演课本剧还是搞个创意展位。周砚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提出建议,目光却总会不经意地落在闻悦身上,带着询问和支持。
最终,他们决定做一个“光影中的科学”主题展位,利用简单的器材演示光的折射、衍射等现象。分工时,周砚自然揽下了最复杂的部分,而闻悦则负责设计和绘制所有的说明海报。
接下来的几天,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都被筹备工作填满。他们挤在空教室里,周砚调试着三棱镜和激光笔,闻悦在一旁摊开画纸,用那支星空钢笔勾勒线条,沈拙言和唐觅则忙着制作道具。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布满光路图和草稿的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闻悦正专注地给海报上色,忽然感觉眼前的光线被挡住。她抬起头,看见周砚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个水杯。
“休息一下。”他把水杯递给她,目光落在她笔下即将完成的海报上。海报角落,她巧妙地融入了一个星空的设计元素,与他送她的钢笔遥相呼应。
他看得很专注,眼神柔和。闻悦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声问:“喜欢吗?”
周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指,极轻地在那片手绘的星空上点了一下,然后收回手,耳根微红。
“喜欢。”他的声音很低,却像一道清晰的光,穿透了教室里所有的嘈杂,直直地照进她心里。
窗外,梧桐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滤下的阳光像被分解的光谱,在他们周围洒下斑斓的色块。
闻悦想,他们的感情,或许也像这光影。会遇到试图阻隔的阴影,但只要有他在,就总能折射出绚烂的色彩。而那些不和谐的杂音,最终只会成为背景里模糊的虚影,无法掩盖主旋律的清晰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