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锈逗的脑袋 ...
-
天太热了,有点儿累,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自己的脑袋是不是锈逗了,感觉不太爱转,得歇歇。
现在学的东西和写小短文,就像是在两股道上跑着的车。它们平行,却永远不相交。一个需要思维严谨,一个需要天马行空、大开大合。要是想集中精力做好前一件事儿的同时,还想着把后一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咱是普通人,不是什么高手。
这倒不是说,学了思维严谨的知识以后,连一个小短文都写不出来了。还能写,但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感觉有些俗。不愿意承认,这四六不靠的东西是怎么跑出来的。原来吧!也不是提笔就能写出生花妙笔似的小短文,但总比现在强吧!
如果写小短文时的思维不是活跃的,那笔下的文字自然就没办法灵动起来。一种紧贴着文字本义的逻辑压迫感,笨拙得宛如在拼凑,失望透了。多年读的书似乎全都归了零。那种发自心底的挫败感根本就摆脱不了,这滋味好难受。患得患失的情绪也一下子跟着涌了上来,更加让人沮丧。我确实有些担心,万一“好看的走路姿势”没学到手,还忘记了原来“走路”的样子,那就只剩下“爬”了,会不会更难看?唉!我的脑袋大概是锈逗了。
不管是脑袋确实锈逗了,还是被两种截然拧巴的逻辑搅扰得头疼,仍然得熬着过这可爱的三伏天儿。翻一翻日记本上的温度记录,俩眼直勾勾,几乎惊掉了下巴。三十多度的高温,竟然已经持续了十几天。而且,暂时还没看到什么降温的迹象。
女儿刚上大学的那年,她们导员拉着学院这届学生的家长建了一个xx群。最初,南方的家长们在群里讨论最多,也最为担心的是北方的严寒。仿佛我们这个苦寒之地的低温,很容易冻坏孩子们的手脚和耳朵。他们所知的东北冬天,除了寒冷两个字以外,都是些可爱的担忧。大概经过了一个冬天,他们的担心似乎减轻了。又过了两年,现在他们安静了。
其实东北的冬天,倒还好过些。要是觉得户外冷,可以减少出门的次数。要是想到外边多走走,感受一下冰天雪地的快乐,出门时就穿厚一点儿。冬天在室内,年轻人穿着半袖就行了,这反倒比南方冬天的阴湿舒服得多。
赶上今年这么热的夏天,那才是最难熬的。全身上下就剩一两件衣服,怎么脱?难道要学人家林某堂先生全身赤裸着,悠哉悠哉地喝茶读书吗?要是在私密的场合,全身赤裸倒也无伤大雅,那是自己管着自己。修身虽以慎独,修身毕竟也讲究自由。但在公共的场合,那肯定就不行了。全身上下的穿戴,算上两只袜子和两只鞋子也就六、七件衣物,没法再精简了。
今年女儿学校的一些同学,受不得这份儿热,好多都去体育馆打地铺睡觉。东北的冬天,还是比较正经的。该冷的时候,唰的一下子就冻得人猫爪狗牙似的总想着往室内钻。但东北这夏天,你是不是也该正经点儿?热几天应应典也就算了,怎么好没完没了的呢?失却了,我们大东北气温的那股子脆生劲儿!
这天儿一热吧!脑袋就成了台缺少润滑油的机器,运行得十分不理想。而且,还小马拉大车--没长劲儿了。用着用着,便急头白赖地想要罢工。想这想那的,就是不往正题上靠。
公园里甩鞭子抽尜的大爷,好多天都不来一起切磋了。听不到尜的呜呜声和脆响的鞭子声,蛐蛐们都叫得欢了。体格健硕的大爷们,不是喜欢热气腾腾的效果吗?
物业找来的剪草工人在干什么?都跑哪去啦?怎么把剪草机停在一个地方一个劲儿地轰轰,咋不来回推了呢?快把草根给剪出来了吧?怎么个事儿?现在剪草不是靠剪的啦,靠熨平啊!
慧开大师说的凉风呢?夏天不是该有凉风吗?也不准啊!这白天呢,艳阳高照的;晚上呢,月在中天的。各式各样的云呢,像赶场子似的飘来飞去的,还挺好看。风你能不能吹得低点儿?别老是在上边吹着云彩乱跑,你也照顾照顾我们楼层的高度。风,你到底啥时候来?我可是挺期待的,好缓一缓我这锈逗的脑袋。
哼哼,我脑袋要是真锈逗了,我就学林某堂!
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