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裂痕初现 ...

  •   去年年初,小姑子苏轻妃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梁欣。小姑娘眉眼像极了苏轻妃,玉雪可爱,很得苏建华和冯淑芳老两口的心,为苏家祖宅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就在苏凡过完三岁生日后不久,程家也添了新丁。妹妹程少萍经过十月怀胎,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何碧玉,寓意如碧玉般温润珍贵。
      梁阿辉父母早亡,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顾。程少萍学着大姐将孩子送到船上,请程东来老爷子。
      但程东来老爷子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这个外孙女,他全然没有当初对待苏凡的那份耐心和喜爱,连一天都不愿意带,直接扔给了妻子王世蓉,自己依旧天天出去找相熟的船民钓鱼、喝酒、吹牛,对外孙女的事不闻不问,态度与当初对苏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王世蓉老太太早年家境贫寒,程东来出事入狱后,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两个女儿,常常自己舍不得吃,把好的都留给孩子,长年累月的操劳和营养不良,让她刚五十出头的年纪,身体状态就已经不大好了,时常感到精力不济。程少萍心疼母亲,不忍心让她太过劳累,于是便经常自己跑到船上去帮忙照顾女儿何碧玉。这样一来,她待在家里的时间就少了,与忙于公司业务的丈夫何阿辉之间,不知不觉便开始有些疏远。
      与此同时,“双河梧桐树进出口贸易公司”在程少芬的掌舵下,业务不断扩张。随着采购量和销售网络的扩大,何阿辉主管的销售部门和廖三强主管的采购部门,都按照计划扩充了人手。两家招人,自然都先从自己熟悉的亲戚朋友开始。
      何阿辉是个念旧情、重家族的人,他照顾自家的叔伯兄弟,把他们安排进销售队伍或是仓库管理等岗位。
      程少芬对此心知肚明,她也了解何阿辉的为人。上一世,何阿辉发迹之后,确实不忘本,关照了何、程两家的穷亲戚,在那个大下岗的艰难岁月里,硬是靠一己之力养活了十几口人,帮他们缴纳养老保险直到他们能领到退休金。这份担当,程少芬是敬佩的。
      这一世,因为她的重生和推动,何阿辉事业成功、积累财富的时间点被提前了整整十年,却有把他由小老板按到了集团分管领导的岗位。有时候,她也怀疑何阿辉是否能胜任在被人领导下工作。
      在公司里,何阿辉确实是除了程少芬之外,少数对生意有自己想法和思路的人。
      然而,他内心深处对程少芬力主推行的“分销代理制度”始终抱有疑虑,并不完全认可。他固执地认为,即使要把生意做到外地,也应该派自家信得过的亲戚去开拓市场、设立据点。在他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无论挣多挣少,这钱都该让“自己人”去挣,而不是把利润分给那些不知根底的外地代理商,
      另一件让他颇为不满的事情,则关乎薪酬。廖三强与他一样,都出身社会底层。但廖家是中药世家,廖三强招揽进公司的亲戚,多少都懂得一些药材鉴别、炮制的基础知识,算是拥有专业技能。
      而何家这边招来的人,大多没有任何特殊技能,从事的是纯粹的体力劳动或基础销售工作。因此,在程少芬制定的薪酬体系下,拥有专业技能的廖家人,其工资水平自然要比从事普通工作的何家人高出一截。
      这看似合理的差异,在何家人眼中,却成了“不公”。只要程少萍不在场,何家那些被招进来的亲戚,就敢在何阿辉面前明里暗里地抱怨,说董事长程少芬处事不公,明显偏袒廖家人,看不起他们何家。
      这些怨言听在何阿辉耳中,起初他还试图解释,但听得多了,联想到自己在分销策略上的意见未被采纳,心里也渐渐不是滋味。一种微妙的隔阂与比较之心,开始在他心中滋生。
      于是,在公司内部,何家与廖家,销售与采购,虽因业务需要不得不合作,但彼此之间渐渐产生了嫌隙,关系变得微妙而紧张,大有一种势成水火、互相敌视的趋势。
      “双河梧桐树外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只有晚上和周末才会亮灯。外界传说这家企业的董事长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实是程少芬还在房产局工作,这家企业只是她的副业。
      夜里程少芬正伏案审阅文件。何阿辉敲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
      “大姐,忙着呢?”何阿辉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程少芬抬起头,放下笔:“阿辉啊,有事?”
      何阿辉搓了搓手,有些为难地开口:“大姐,是这样的,咱们公司里何家的人,对工资待遇比廖家人低一截这事儿,意
      见越来越大了。大家私下里都挺不满的。我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不好好干活啊。”
      程少芬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看向何阿辉。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靠向椅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弥漫在办公室里。
      “阿辉,”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不容反驳的强势,“我程少芬办企业,从来就不看人下菜碟,也绝不偏袒任何人。企业的规矩很简单,也很公平——只认本事,不认姓氏!谁有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谁就拿高工资!那些没本事、只能出苦力的,不管他姓何还是姓廖,在哪儿都只能拿最低档的工资,这就是我们公司制度!”
      她的语气陡然转厉,眼神锐利如刀:“谁不满?谁觉得委屈?谁就可以滚蛋!我明白告诉你,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愿意出力气的人!他们不干,后面有的是人排队等着干!你是销售主管,管好你手下的人,如果他们谁敢因为这点事就赖在岗位上磨洋工、不出力,影响了销售业绩,我第一个唯你是问!”
      三年的商海沉浮,执掌一个日益壮大的企业,已经让程少芬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那是一种混合了决断力、洞察力和强硬手腕的“女帝”威严。
      何阿辉平日里也算是个有主意的人,但在程少芬这番毫不留情的敲打面前,心里纵使有一万个想法和委屈,此刻也被震慑得连大气都不敢喘,原本想好的说辞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先立威,后立德。程少芬深谙此道。见何阿辉噤若寒蝉,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稍稍缓和了语气,但话语依旧直接:
      “阿辉,你觉得何家人薪资低,心里不平衡。可以,我给你们指条明路,也是给何家年轻人一个机会。”她站起身,走到办公室墙壁前,指着今年年初拍摄的那张装帧精美的企业全体员工彩色合影。
      “你看这张照片,看出什么来了吗?”程少芬问道。
      何阿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张记录公司扩张后规模的大型彩照,人物清晰,色彩鲜艳。他看了半晌,不明所以,迟疑地说:“这不就是一张彩色合影吗?能有什么?说明咱们企业发展快,人多了很多。”
      程少芬失望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阿辉,做生意眼光要往前看,不要被过去困住。那不仅仅是一张彩色照片,这是一个信号!这说明,黑白照片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彩色照片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这张照片是在双河唯一的涉外宾馆——河滨大饭店拍的,要将底片寄到羊城冲洗好再寄回来,价格昂贵,老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拍不起。何阿辉根本不敢想象这张彩色照片就能预示一个时代到来。
      她转过身,双手按在办公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何阿辉,一字一句地下达了最后通牒,也是给出了最大的机遇:
      “回去告诉你们何家的人,都给我安分点,把抱怨的力气和心思,用在正道上!努力去学点真本事!我现在明确告诉你,送几个何家脑子灵光、肯钻研的年轻人,去羊城,想办法学习冲洗彩色照片的技术,学习操作和维护那些昂贵的彩色冲印机器!”
      她伸出一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我给他们两年时间!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拜师学艺也好,偷偷潜入照相馆打工偷师也罢,我不管过程,只要结果!两年之内,何家只要有任何人,能真正掌握独立操作、维护彩色冲印设备的全套技能,我程少芬,立刻给他发行业最高档的薪水,并且,考虑给他配发公司的股份!”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决绝:“但是!话我说在前头,机会我只给一次!两年之后,如果何家没有一个人能学会这门手艺,达不到我的要求,那么对不起,我将立刻面向全社会高薪招聘懂行的能人,并且会用公司的股份来吸引真正的人才!到那时,你们何家就永远别再跟我提什么公平不公平!这,就是我现在能给你们何家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照顾和机会!”
      程少芬的话如同重锤,敲在何阿辉心上。
      他再有不满,也不敢怀疑大姐的眼光。两年前,正是她点破了照相机修理行业没有前途,胶卷需求即将大增。将自己拔出来泥潭。
      他猛然意识到,大姐这是又看到几年之后的市场变迁。
      员工在争工资,老板已经在争市场,这个是一场一场关于未来技术和企业生存的赛跑。
      他深吸一口气,现在必须把抱怨和不满先放下,立刻行动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