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风暴眼与“启明星”的诞生 ...
-
“幽灵”小队在综合评估对抗赛中以三人之姿,逆袭“精英小队”并完成高难度斩首的消息,如同一场席卷校园的飓风,彻底颠覆了低年级的实力格局。林启这个名字,不再是“龙猫的那个F+哥哥”或者“战术课上取巧的家伙”,而是与“精准”、“诡谲”、“深藏不露”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决定胜负的一枪,以及之前渗透、佯动、时机把握等一系列操作,被无数人在茶余饭后反复分析、讨论。越是分析,越是让人感到心惊。那绝不是一个仅仅靠运气或者小聪明就能做到的,那需要恐怖的信息处理能力、冷静到极致的判断力,以及对队友能力百分百的信任和调动。
“他真的是F+吗?”这个问题,成了低年级乃至部分高年级学生心中最大的疑问。没有人再敢轻易嘲笑那个评级,反而开始用一种审视、甚至带着些许敬畏的目光看待林启。
凯文和他的小团体,在经过短暂的消沉和暴怒后,变得更加阴沉。他们不再公开挑衅,但那种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敌意,如同暗流,更加危险。凯文的家族似乎也对此事有所关注,施加了一些无形的影响,使得林启和龙猫在某些资源申请上,开始遇到一些莫名的阻力。
然而,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学校管理层和教官群体。
对抗赛的详细数据和录像被调取,反复研究。战术教官对林启的评价已经从一开始的“感兴趣”升级为“极度重视”。他甚至专门写了一份报告,指出林启展现出的“非典型指挥天赋”——一种在资源极端受限环境下,通过极致的信息利用和规则挖掘,实现以弱胜强的特殊能力。这份报告被送到了学校高层案头。
同时,龙猫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天赋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工程部的教官们将他视为瑰宝,开始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一些实验室的有限使用权。李小雨的感知特长也被进一步发掘。
但随之而来的,并非全然是好事。
预备役学校,作为帝国未来军官的摇篮,从来就不是一片净土。这里同样存在着派系、背景和利益的纠缠。林启和龙猫这两个毫无根基、却天赋异禀的“草根”天才的崛起,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
有人试图拉拢。某个背景深厚的学生社团向龙猫抛出了橄榄枝,许诺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但被龙猫以“要和我哥一起”为由直接拒绝。也有人向林启暗示,只要他愿意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某些势力,之前资源申请上的“小麻烦”可以立刻消失,甚至还能得到更多。林启对此的回应,是更加低调和沉默,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自我提升中,不接任何话茬。
这种“不识抬举”的态度,自然引来了一些不满。无形的壁垒似乎在他们周围慢慢形成。
“哥,我感觉最近好像有点不对劲。”一天晚上,在宿舍里,龙猫一边摆弄着一个复杂的齿轮组模型,一边皱着眉说,“工程部的老约翰教官,今天偷偷告诉我,让我最近低调点,专心学技术,别掺和那些社团和乱七八糟的事情。”
林启正在光屏上研究着一份古老的、关于精神力“屏障”与“感知”关系的非主流论文,闻言抬起头,眼神平静:“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表现出的价值,在某些人眼里是潜力,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不受控制的变量。”
“那我们怎么办?”龙猫有些担忧。
“不怎么办。”林启放下论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灯火通明的校园,“做好我们自己。实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当我们足够重要,重要到让那些想打压我们的人都需要掂量代价时,这些风雨自然就会平息。”
他转过身,看着龙猫:“而且,我们也不能一直单打独斗。是时候,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了。”
“圈子?”
“不是那种利益勾结的派系。”林启解释道,“而是志同道合者。相信我们的能力,认同我们的方式,愿意与我们并肩前行的人。”
对抗赛之后,并非所有人都对他们抱有敌意或企图。有不少平民出身、同样天赋不俗却缺乏背景的学生,对林启和龙猫的表现由衷佩服。也有像李小雨这样,因为同样来自底层,更能理解他们处境的人。
林启开始有选择性地接触一些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封闭自己,而是在图书馆、训练场、食堂,与那些他观察已久、认为品性能力都值得肯定的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讨论课业,分享一些不涉及核心的见解。
他的话语不多,但往往能直指问题核心,给人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可靠感。龙猫则以其在技术上的狂热和纯粹,吸引了不少同样痴迷于机械的同好。
潜移默化中,一个以林启和龙猫为核心,松散却联系逐渐紧密的小圈子开始形成。这里面有体能爆表、性格耿直的单兵苗子“石头”;有心思缜密、擅长情报分析和电子对抗的“眼镜”;还有李小雨这样感知敏锐的侦察兵人选。他们或许出身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认可林启的能力和龙猫的才华,并且对现有的、论资排辈和看重背景的氛围有所不满。
这个小圈子,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却已然有了雏形。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突发事件。
学校组织低年级学生前往附近的“戈尔小行星带”进行野外生存与适应性训练。这原本是一次常规训练,但在训练途中,他们所在的运输船遭到了小股星际海盗的突袭!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船舱!
“警告!遭遇不明身份武装舰船!非标准识别码!判定为海盗行为!”
“所有学员!立刻前往指定安全舱室!重复,立刻前往安全舱室!”
船舱内瞬间乱成一团。学员们哪里经历过这种阵仗,惊慌失措,在走廊里奔跑推搡。
海盗的小型登陆艇已经强行对接,全副武装、面目狰狞的海盗开始涌入船舱,与船上的安保人员发生了激烈交火。流弹四射,爆炸声不绝于耳。
混乱中,凯文和他的小团体仗着体能好,试图冲向最近的安全舱,却与一股渗透进来的海盗撞个正着,顿时陷入苦战,险象环生。
而林启在警报响起的瞬间,就异常冷静。他一把拉住想要往外冲的龙猫和李小雨,低喝道:“别乱!跟我来!”
他没有选择最近的安全舱——那里肯定是海盗的重点攻击目标。而是凭借着对抗赛中锻炼出的、对船舱结构的深刻记忆(他早就通过公开图纸记下了这型运输船的所有结构),带领着龙猫、李小雨,以及附近几个他们小圈子的成员——“石头”和“眼镜”,拐进了一条通往下层备用引擎维修通道的岔路。
“石头,堵住后面通道口!”
“眼镜,尝试连接船内网络,看能不能获取海盗的动向和船体受损情况!”
“龙猫,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工具或者武器!”
“小雨,感知周围,特别是生命体征!”
林启的指令一条接一条,清晰而迅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瞬间安抚了众人慌乱的情绪。
“石头”低吼一声,直接用身体和找到的金属杂物堵住了通道口。“眼镜”立刻掏出随身终端,手指飞快操作。龙猫则像回到了垃圾堆,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维修通道里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箱。李小雨闭上眼睛,精神力如同水波般扩散开去。
很快,“眼镜”喘着气报告:“不行,主网络被切断了,但有局部传感器还能用……我看到有三个海盗正在朝B区安全舱移动,那里挤满了人!”
“哥!这里有个老式的应急武器柜!锁死了!”龙猫喊道。
“能打开吗?”
“给我三十秒!”龙猫已经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微型工具,扑到了武器柜的电子锁上。
林启的大脑飞速运转。B区安全舱……如果被海盗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这里只有几个人,硬拼无疑是送死。
“眼镜,能干扰B区附近的通讯或者灯光吗?最低功率,短暂干扰就行!”
“可以试试!”
“龙猫,打开后,里面有烟雾弹或者震撼弹吗?”
“有!有两枚老式声光震撼弹!”
“好!”林启眼中寒光一闪,“我们不去B区。我们去C区动力舱!”
“动力舱?去哪里干嘛?”“石头”不解。
“围魏救赵。”林启言简意赅,“海盗的目的是抢劫和抓人质,船体核心动力如果出问题,他们比我们更急!眼镜,干扰B区!龙猫,拿上震撼弹和任何能用的武器!石头,准备开路!小雨,指路,避开所有生命信号!”
没有时间犹豫,众人选择相信林启。
“眼镜”成功制造了B区附近的短暂混乱。趁着这个机会,林启小队如同幽灵般,沿着维修通道,快速向动力舱迂回。
途中,他们遭遇了两名落单的海盗。没等对方反应过来,“石头”如同蛮牛般冲撞上去,龙猫投出的震撼弹在狭窄空间内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和巨响,林启则精准地补枪(用的是从武器柜找到的老式□□),瞬间制服了敌人。
他们的行动,迅速被船上的监控系统(部分仍在运作)捕捉,反馈到了舰桥和正在奋力抵抗的教官那里。
“是林启那个小队!他们往动力舱去了!”有教官惊呼。
“胡闹!那里更危险!”另一位教官骂道,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异色。在这种极端混乱下,还能做出如此清晰、甚至有些大胆的决策……
当林启小队成功潜入动力舱,利用对结构的熟悉设置好简单的陷阱(由龙猫利用现场材料临时制作),并准备伺机破坏次要系统以制造混乱时,帝国的巡逻舰队终于赶到!
强大的火力瞬间压制了海盗船,登陆的海盗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
危机解除。
当惊魂未定的学员们从各个安全舱室走出来时,看向林启小队的目光,已经完全变了。
尤其是那些原本在B区安全舱,因为林启他们的“围魏救赵”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学员,更是带着感激和后怕。
凯文和他的小团体在混战中有人受了轻伤,此刻看着被众人隐隐围在中间、虽然狼狈却眼神沉静的林启等人,脸色无比复杂。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他们与林启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战术推演上,更是在这种生死攸关时刻的冷静、决断和领导力上。
事后总结大会上,学校高层对林启小队在危机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林启的临场指挥和决策,被认定为“在极端情况下,有效利用了现有条件和敌方心理,为缓解危机、等待救援创造了有利时机”。
虽然出于安全考虑,官方报告淡化了他们直接对抗海盗的行为,但“林启”这个名字,已经彻底进入了学校高层的视野,被标记为“具有极高战术潜力和危机领导力的特殊人才”。
经此一役,林启身边那个原本松散的小圈子,凝聚力空前强大。
“头儿,以后我们就跟你混了!”“石头”拍着胸脯,瓮声瓮气地说,他彻底被林启折服。
“眼镜”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我们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字,以及更明确的行动准则。”
龙猫兴奋地看着林启:“哥,我们叫‘幽灵’怎么样?像对抗赛那样!”
林启看着身边这些经历了生死考验、眼神坚定的伙伴,摇了摇头。
“不。”他缓缓说道,目光仿佛穿透了船舱,投向了无尽的星海,“我们不再隐藏在阴影里。”
“从今天起,我们叫——‘启明星’。”
黎明前最黑暗时,指引方向的那颗星。
众人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都亮起了光芒。
“启明星”小队,于此,正式诞生。
它不再是为了应对一场比赛而存在的临时组合,而是一个有着共同信念和目标的团队雏形。它的光芒,或许还很微弱,但已然刺破了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风暴过后,新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