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及笄 ...

  •   建康城的春日,似乎总带着几分缠绵的湿意。

      一连数日的细雨方才停歇,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乌衣巷畔的荣安郡主府,将飞檐翘角、朱漆大门都浸润得格外温润。

      庭前那架荼蘼开得正好,洁白如雪的花瓣缀着晶莹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洒落一地细碎的香雪。

      这是晚春最后的花事,恰如这府中的小主人萧芜,生在荼蘼花开的时节,也即将在这荼蘼芬芳中迎来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卯时初刻,晨曦微露,郡主府却早已灯火通明。

      回廊下悬挂的绛纱宫灯在晨风中轻轻晃动,投下温暖的光晕。

      侍女们穿着清一色的浅碧罗裙,裙裾曳地,步履轻盈如踏云。她们手捧沉檀香盒、鎏金承盘,将一件件华贵礼器悄无声息地安置在厅堂廊庑之间。

      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百和香,这是特意从宫中求来的御赐香料,气息悠长,沁人心脾,为这重要的一日更添几分庄重。

      萧芜寅时末便被唤起,此刻正端坐于闺阁妆台前。

      这间被称为"荼蘼阁"的闺房布置得清雅别致,临窗的书案上摆着未写完的诗稿,墙角的多宝阁里陈列着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玩,最显眼处却是一对粗糙可爱的木雕小人——那是顾曦七岁时亲手雕了送给她的。

      镜中映出的少女云鬟鸦色,肤光胜雪,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朱。一双丹凤眼尾微微上挑,本该是明丽的长相,却因常年萦绕在眉宇间的一抹若有似无的病气,平添了几分清冷易碎之感。

      大丫鬟珍珠手持温润玉梳,正小心翼翼地为她通发,每一梳都极尽轻柔。

      "女郎的头发真好,"珍珠声音里带着笑意,"今日及笄礼,定要让建康城的人都瞧瞧,咱们兰陵萧氏的十三娘是何等风姿。"

      萧芜唇角微弯,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妆台一角。

      那里静静躺着一对羊脂白玉雕琢的双鱼环佩——玉质莹润无瑕,双鱼首尾相衔,形态灵动,系着精心编结的深青色丝质珠络,下端缀着两颗小巧的珍珠。这是顾曦前日亲自送来的及笄礼之一。

      帘栊轻响,荣安郡主被两名贴身侍女搀扶着走了进来。

      作为先皇的表妹、当今圣上的表姑,老人家今日穿着格外庄重。深青色织金锦翟衣上绣着繁复的云凤纹,领口袖边皆以金线密织,头戴七翟珠翠冠,冠上珍珠累累,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通身气度华贵雍容,令人不敢直视。

      "大母。"萧芜起身欲行礼,被郡主快走两步按住。

      "快坐着,我的阿荼。"郡主执起萧芜的手,细细端详镜中那张清丽绝伦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与感慨,"一晃眼,我的小阿荼便及笄了。你阿父阿母虽在蜀中云游,却也特意捎来了家书和贺礼。"说着,她示意身后的嬷嬷将一封信函和几个锦盒呈上。

      萧芜展开家书,那熟悉的字迹让她眼眶微热。信中除了殷殷祝福,还特意提及:"闻阿荼及笄,为父忆及当年景韶为你取名'阿荼'之景,犹在昨日。愿我儿永葆荼蘩之洁,不染尘俗。"

      这时,外间传来一阵清脆的笑语声,伴着环佩叮当,随即帘栊轻响,一位身着鹅黄宫装的少女翩然而至,裙袂飘飘如流云。"阿芜!"

      萧芜含笑相迎:"殿下怎么来得这样早?辰时还未到呢。"

      长乐公主亲昵地挽住她的手,却先向荣安郡主行了个标准的礼:"荣安祖母安好。阿芜的及笄礼,我自然要第一个到。母后特意准我今日出宫,就是要我好生为阿芜赞礼。"

      荣安郡主慈爱地笑道:"有殿下为阿荼赞礼,是她的福分。你母亲近日凤体可还安康?"

      "劳您挂心,母后一切安好,今早还特意让我带话,说表姑祖母若有空,常进宫陪她说说话。"

      公主笑语嫣然,转而仔细端详萧芜的装扮,"今日定要让你风风光光地及笄。"说着示意身后宫女呈上一个紫檀木雕花锦盒,"这是我特意为你挑的及笄礼,一套赤金头面,愿你往后日日如今朝般。"

      锦盒开启,但见一套赤金镶嵌红宝的头面在明烛下流光溢彩,其中最夺目的是一支金丝细编芙蓉花步摇,用红宝石镶作花蕊,边上垂下三串金色的流苏,精致非常。

      说话间,另两位身着浅粉衣裙的少女相携而来,正是萧芜的两位堂妹——十五娘萧菡与十六娘萧萏。

      今日她们担任有司,一个捧着铺着红丝绒的紫檀木托盘,上面盛放着初加用的素玉发笄;另一个捧着同样质地的托盘,上面是待三加时用的赤金点翠钗冠。

      见到长乐公主在此,二人连忙敛衽行礼。

      郡主见时辰不早,便命人展开那件精心准备的采衣。

      当侍女们小心翼翼地将衣裳展开时,满室似乎都为之一亮。

      这是天水碧色的越罗,颜色清雅如雨后初晴的天空,而最令人惊叹的是,衣料上用深浅不同的金线,以失传已久的"蹙金绣法",绣满了繁复精致的缠枝荼蘼花纹。

      荼蘼花枝缠绕蔓延,从衣摆直至领缘,花瓣层层叠叠,在光线折射下,金线泛着柔和却不容忽视的光泽,华美得惊心动魄。

      "这套采衣是你阿母两年前就开始准备的。"郡主轻抚着衣料,眼中流露出怀念之色,"她知道你及笄礼必不会委屈,华服珍宝都不缺,便亲手为你绣制。"

      萧芜指尖轻抚过冰凉的丝线,心中涌起暖意。

      她知道,阿母出身陈郡谢氏,是真正的世家贵女,年轻时便以才情和一手精绝的绣工闻名建康,只是嫁与同样出身高门、却只愿纵情山水、诗酒风流的阿父后,便随他四处游历,鲜少再动针线。

      阿父虽从未出仕,但出身高贵,家资丰厚,从无孔方之忧;阿母温柔娴雅,与他意趣相投。

      这件采衣,是母亲跨越山水阻隔传递而来的深沉爱意与弥补。

      "奴婢伺候女郎更衣。"白芷和几名侍女上前,小心翼翼地为萧芜换上这套承载着无数心意的采衣。

      衣裳上身,尺寸分毫不差,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少女初长成的窈窕身姿。天水碧衬得她肌肤愈发剔透,金线荼蘼更添几分清冷高贵。

      吉时将至,众人移步正厅。

      嘉德堂内,早已宾客云集。

      堂内四周悬挂着青罗帷幔,地上铺设着崭新的雪藤席,席缘以银线锁边。香案设于西阶,上置错金博山炉,炉中青烟袅袅升起檀香的芬芳。

      宾客依序而坐,皆是建康城中有头脸的士族高门、宗室亲眷。

      正宾席上端坐着一位气质雍容的中年贵妇,正是请来的正宾——萧氏宗妇,一位德高望重的郡君。她今日身着深衣大袖,神色庄重,举手投足间尽显百年世家的风范。

      萧芜立在东阶之下,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或审视,或赞叹,或关切,或带着世家女郎间微妙的比较。她微微垂眸,目光落在自己交叠在身前的手上,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泛着莹润的光泽。

      而在那诸多目光中,有一道最为温煦专注,如春日暖阳,又如静谧的月光,始终追随着她,带着不容错辨的欣赏与温柔。

      她不必刻意去寻找,也知道那道目光来自何处——宾客席最前列,那位身着月白深衣,腰束玉带,姿容清举,风仪出众的少年郎君。

      他便是武毅侯世子,在同辈中行十九的顾曦。旁人敬他身份,多称一声"顾世子"或"顾十九郎",唯有她与极亲近的长辈,才会唤他的小字"景韶"。

      视线余光里,她还瞥见了坐在女眷席前排的几位好友——中书令柳家柳七娘柳文瑾,穿着一身月白底绣淡紫兰花的锦裙,温婉清丽,正含笑望着她,眼中带着真诚的祝福;她身旁是沈将军的嫡女沈三娘沈青黛,一身绯色胡服,明丽爽朗,此刻正冲她悄悄眨了眨眼,满是俏皮与鼓励。

      辰时三刻,吉时已到。

      司仪高声唱喏,肃穆的丝竹声渐起,满堂顿时肃静。

      长乐公主作为赞者,率先至盥洗处净手,以白巾拭干后立于西阶之位。

      她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朗声吟诵祝辞:"兹日良辰,笄而礼之。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随着公主的唱诵,正宾起身至盥洗处净手,拭干后,从有司萧菡手中接过素玉发笄,缓步至萧芜面前,高声吟颂:"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发笄被郑重地簪入萧芜浓密的发间。

      她依礼退至东房,在侍女的协助下更换与发笄相配的素衣襦裙——一身浅青色的交领襦裙,裙摆绣着细密的缠枝纹,象征着少女的纯真。

      二加时,另一位有司萧萏奉上一支金镶玉蜻蜓簪。

      正宾再次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簪上发簪后,萧芜又更换了一身更为庄重的曲裾深衣——黛蓝色的衣料上用银线绣着祥云纹,衣缘镶着深青色的锦边。

      三加时,萧萏捧上那顶赤金点翠钗冠。正宾为萧芜加冠,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萧芜最后一次更换大袖礼衣,深青色的礼服上织金翟纹在烛光下流转生辉,广袖曳地,庄重非常。

      每一次加饰,她都感觉肩头更沉一分,那是一种无形的、名为"成长"的重量。她从镜中看见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加庄重的身影,恍惚间觉得那个在荼蘼花下嬉戏的少女正在渐渐远去。

      三拜之礼,一拜父母养育之恩,虽父母远游蜀中,未能亲至,但她朝着南方,父母云游的方向,深深叩拜,心中默念:愿阿父阿母知女儿今日成人;二拜正宾及师长教诲之德;三拜祖先,告以成人。

      礼成。

      当最后一声高亢的"礼成——"落下,嘉德堂内肃穆的气氛瞬间被打破。

      笙乐齐鸣,宾客们纷纷起身,满面笑容地上前道贺。

      "恭喜郡主!贺喜郡主!十三娘风姿卓绝,仪态万方,真真是谪仙般的人物!"

      "萧氏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虚啊!"

      "是啊,郡主好福气,孙女如此才貌,父亲是誉满天下的名士,母亲是陈郡谢氏的才女,自身又与顾世子青梅竹马,订下良缘......这般境遇,怕是咱们齐国最最幸运的女郎了!"

      赞誉之声如温暖的潮水,将萧芜轻轻包裹。

      她立于堂中,微微颔首接受众人的祝福。

      长乐公主站在她身侧,悄悄握住她的手,低声道:"阿芜,恭喜你。"

      柳七娘和沈三娘也挤了过来,柳七娘柔声道:"阿芜今日真是光彩照人。"

      沈三娘则笑嘻嘻地补充:"待你与顾世子大婚那日,还不知要如何惊艳四座呢!"

      她微微侧首,目光再次与一直静立在一旁的顾景韶相遇。

      他不知何时已走上前几步,正静静地看着她,那双总是含笑的眸子里,此刻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更深沉的情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无声地做了个口型,她看懂了,他说:"阿荼,甚美。"

      心中最后一丝因仪式带来的紧张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盈的、踏实的幸福感。

      有友如此,有他在侧,有家人宠爱,有前程似锦。

      她想起去岁寒食,与景韶阿兄同游钟山,他在满山春色中对她说:"待阿荼及笄,我便请旨完婚。若是妹妹想在家中呆几年,我也只如你所愿。"

      那时她羞得满面飞霞,如今想来,却只剩满心甜蜜。

      是啊,萧芜想。

      在她过去的十四年里,她一直是,也理应永远是这齐国最为幸运的女郎。

      日后,及笄,成婚,为人妇,为人母......她也定会循着这条铺满锦绣的道路,做一个永远幸运的新妇,拥有顺遂美满的一生。

      此刻,春光正好,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嘉德堂内,暖意融融。

      荼蘼的暗香与百和香的清芬交织在一起,萦绕不散。

      她站在及笄礼的厅堂里,眼前是看得见的繁花似锦,未来光明坦荡,毫无阴霾。那枚双鱼佩在她腰间轻轻晃动,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岁常相见的诺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