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   清晨八点,拉萨的阳光已经明晃晃地洒了下来。确认过车牌后,我放好行李箱,钻进那辆略显破旧的商务车,见到了此次旅行的另外3位同伴。
      十来分钟后,车子停在一座豪华阔气的酒店门前,与它朴素的气质格格不入。
      “这是拉萨最豪华的酒店。” 张师傅戴着墨镜,稳稳当当地坐在驾驶座上。他的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全部向后拢到脑后,活脱脱一个《上海滩》里“许文强”式的大背头。张师傅的面孔呈现为淡酱油色,整张脸却很干净,只有下颌上唇略泛着淡淡的青光,却看不见一根胡茬的影子。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又按了一次。电话终于通了,他挂断后扭头对我们解释:“她们马上就到,再稍等几分钟哈。等接到她们,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在搞什么呀,都快等半小时了。”一位戴着口罩的女生忍不住抱怨,声音里透着不耐烦,“出来玩还起来这么晚,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真是的。”
      “昨晚她们联系我时,说有一位是孕妇。”张师傅语气平淡地补充,以此表示他不能过多地去责怪对方的不守时。“刚在电话里对我说,昨晚喝酒喝到凌晨六点,让我给你们表达歉意。”
      “孕妇还喝酒?”中间一排坐在一起的两位女生几乎同时惊呼。
      我也看向了张师傅,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位身怀六甲的准妈妈在拉萨街边的烧烤摊旁,碰杯喝酒的画面——这实在超出了我对“谨慎”二字的理解。
      一刻钟在酒店门口的喧嚣中悄然流逝,人影穿梭,却始终不见那三位同伴的踪迹。张师傅撂下一句“我去看看”,便身影熟稔地没入了那座大门。
      车外的吵闹随着日头的升高而渐次弥漫,车内的静谧却被我们的等待拉长。口罩女士先提起了团费,我坦言是通过一个社交平台预订的,花费二千八百余元。
      “这么便宜?”戴口罩的女士惊讶地脱口而出,“我交了整整三千,看来是被坑了。”
      另一对女孩对视一眼,其中戴帽子的女孩轻声道:“我们三千二。”
      一阵微妙的沉默在车内蔓延开。我试图缓和,微笑着说:“其实大差不差,六天五晚包食宿,从拉萨到珠峰,再回到拉萨,这个价也算合理了。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赚钱。”
      “但我在做攻略时,看到很多姐妹说实际花销可能远不止这些,”戴口罩的女士忧心忡忡,“到时候会不会逼着我们买东西?”
      “我们报名前特意问了,承诺是纯玩团。”帽子女孩的同伴辩解道,“如果真要强行让我们买东西,我们肯定是不会干的。”
      我看向窗外来来往往的藏族同胞,说出自己的担忧:“如果只有我一个男的,单住一间肯定要加价。”这一点在报名前旅行社就已经向我明确提起过,但我当时想不至于这种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我身上。
      “还有氧气瓶,”帽子女孩接话,“珠峰大本营海拔五千多米,师傅备的那十来瓶肯定不够。”
      “你们没提前吃红景天吗?我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吃了。”
      “红景天是啥?”我问。
      “一种高原药,提前吃可以减少高原反应。”帽子女孩的同伴回答。“我们也提前吃过了,但不一定会管用。”
      听到这里,我抿抿嘴唇,暗道自己除了报了个名,其它啥也没准备。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姐妹在珠峰上拖着那种很大一瓶的氧气罐吸氧,大概一米高的那种。”
      “那种医用纯氧吗?”
      “好像是的,姐妹说要一千多一瓶。”
      我被她们说得心惊胆颤,看来后面氧气瓶啥的该买就得买,不然到时候珠峰上可能会多我一个亡魂。不过我表面上很轻松地说:“出来玩嘛总是要花些钱的,合理就好。”我笑着宽慰,心里其实也担心被强制消费,毕竟在网上见过不少嚣张的导游。
      又一刻钟过去,等待开始发酵成由内而外的焦躁。
      “师傅该不会也去喝上酒了吧?”口罩女士语带讥讽,“说好的八点二十出发呢,结果呢,眼看都九点了。”
      “来了。”
      只见张师傅步伐矫健,双手各推着一个行李箱,身后几米远处跟着三个女孩。三个女孩——我心猛地一沉,加钱已成定局。

      最后三位同行者终于自那座拉萨最豪华、也最显庄严的酒店大门内现身。橘黄色的晨光勾勒出她们的身影,带着肉眼可见一夜宿醉的倦意,步履间是藏不住的疲惫姿态。
      我看着她们向车走来,我竟不自觉地上扬唇角,露出一抹清晰的笑容——此事我本不自知,是后来娜娜告诉我的。她告诉我,正是这个全无芥蒂的笑,让她决定接下来的旅途中要带着我一起玩。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却只兑现了半个承诺,她未履行的半个承诺成了我那趟西藏之行的唯一遗憾。
      如今回溯彼时心绪,实难简单名状。胸中未曾萌生怨怼之意,亦未泛起愠怒之情。既选择踏上风景之途,便该拥有云水般的襟怀;若因这片刻的等待便与同行者滋生芥蒂,一路上的雪山湖泊又将如何共赏?或许,如你们所想,更深的缘由在于,她们是女孩子,而且还都是漂亮的女孩。
      后来我试图在游记中捕捉那一瞬的微光,借用了王国维的“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的诗句,却总觉未能尽如人意。但那并非源于凡俗的欲念之情,而更像被某种澄澈的真诚所照亮——是她上车前那个真诚之极的深切鞠躬,与那句清晰可闻的“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这一声道歉,比嫣然一笑更令人动容。
      最重要的是,我后面得知,她就是那位孕妇。
      另外两位女孩放完行李上车后也陆续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歉意。
      “不好意思啊。”
      “抱歉了。”
      她们的歉意像高原上的微风,轻轻拂过便消散在车厢里。
      那位鞠躬致歉的姑娘,最令人过目难忘的便是那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以及如雪山山脊般挺拔的鼻梁。她穿着一件黑白交织的格子衬衫,简约中透着几分英气,丰腴的身形与她高挑的个子相得益彰,在高原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和谐。她轻轻戴上一顶女士宽檐遮阳帽,将一头秀丽柔顺的长发拢到肩后,随即动作从容地坐进了副驾驶的座位。
      Gucci女孩身穿一件黑色的卫衣,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和一个黑色的口罩,让人看不清她的真切面容,只能瞧见那双疲累的眼睛。她身材瘦高,两条纤细的长腿宛若两根通体黑色的筷子。我为什么称呼她为Gucci女孩呢?是因为她全身上下都是Gucci的衣着和饰品:帽子、项链、卫衣和鞋子。恍惚间让我遐想,因为她的这身穿着误以为她是一位娱乐圈在逃明星。
      痴情姑娘是三姐妹中最娇小的一位,身形圆润,配着一张饱满的鹅蛋脸。头戴着一顶黑色的渔夫帽,身穿一件黑色的长袖衬衫和一条修身牛仔裤。笑容里显露出些许的不谙世事,后面深入了解到她的故事后才知晓她在爱情上的单纯,这也是为什么我叫她痴情姑娘的原因。
      就这样,六位女孩和我的西藏旅行正式开始了。
      汽车在引擎的低鸣声中微微颤动,Gucci女孩与痴情姑娘刚一落座,便像被抽去筋骨般陷入座椅深处,阖眼睡去。唯有大眼睛姑娘,年轻的躯体似乎轻易化解了昨夜酒精的余威,依旧元气满满。她占据副驾驶座,兴致盎然地连上车载蓝牙,一阵欢快的前奏顷刻流淌而出——她试图用跳动的音符点燃这沉寂车厢里的第一缕生机。
      然而,歌声未及舒展,后座便传来一声夹杂着睡意的埋怨,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像一根针戳破了这刚刚鼓胀起来的气泡:“娜娜,声音关小点。” Gucci女孩并未睁眼推上帽檐,只是眉头微蹙,仿佛这欢快的节奏惊扰了她某场不愿醒来的好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