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跨逝联接 ...
-
跨逝联接室位于拱顶的尽头,
那扇半透明的门上,刻着一句话:
——在世界分叉处,同一条河仍在流淌。
室内很安静,像有人刚刚离开。
两张椅子面对面摆放,中间是一条细窄的光带,
上方悬着一圈监测环,形状像两枚重叠的贝壳。
这是一项危险但合法的技术,
允许生者与亡者在短暂的十二分钟内连接记忆残流。
之后双方都将遗忘这段对话的一部分——
系统称之为“回声平衡”。
“准备好了吗?”顾节问。
他的声音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平静。
申请人蔡晨坐在左边的椅子上,
手心满是汗。
“我只想问她一句话。”
“十二分钟。”顾节提醒。
“你能承受。”
我站在控制台前,
光屏上显示着被调出的亡者记忆模型——
一位中年女性,轮廓柔和。
系统名为:蔡淑,死亡时间:十六天前。
顾节示意我:“开始。”
我按下同步键。
一阵柔光在空气中扩散,
对面的椅子缓缓亮起。
那位名叫蔡淑的女性出现了,
她的轮廓从光中聚合,
仿佛刚从梦里醒来。
“晨?”
她的声音温柔而不确定。
蔡晨忍着哽咽:“妈,是我。”
我垂下眼,不去看他们。
监测曲线在我视线边缘微微颤动。
光线的频率稳定、心率正常——
至少在技术上,他们都“活着”。
“你走的时候……疼吗?”蔡晨问。
“像是睡着。”蔡淑笑,
“我记得还有汤在炉子上,后来听到张姨敲门。
没来得及说再见。”
蔡晨红了眼睛,
“我……把你手机解锁了。
里面有一张照片,我小时候抱着一只灰色的鸟,
那只鸟叫什么?”
“风灰。”她答。
“你小时候老说它会讲话,说‘晨晨别哭’。”
我忽然抬头。
胸口有一瞬间的收缩。
风灰。
那个名字像一粒细沙卡在呼吸之间。
我曾经有一只鹦鹉,也叫这个名字。
屏幕忽然闪了一下。
顾节皱眉:“干扰?”
“外部回声波动轻微。”我回答。
系统偶尔会捕捉到“公共记忆池”的噪声,
但那一瞬的闪烁,却让我心跳莫名加快。
光线里,蔡淑转过头——
她的目光越过蔡晨,
恍若透过屏幕直直地落在我身上。
“小姑娘,”她说,语调温和,
“别把海整个搬走。”
我僵在原地。
这句话,我在今天早上,
听过一模一样的版本。
“妈?”蔡晨疑惑地抬头。
“你在跟谁说话?”
“没事。”她笑了笑。
“时间差不多了吧?”
我看了眼倒计时:十一分三十七秒。
程序自动进入“平滑切断”模式。
两人的视线在光中慢慢散开,
像潮水退去后的沙纹。
连接终止。
蔡晨摘下导联,
手还在抖。
“谢谢。”
“节哀。”我递给他纸巾。
他走后,房间里只剩下机器的余温。
顾节看了我一眼:“你还好吗?刚刚那句——”
“系统干扰。”我打断。
“公共池的噪声,常见。”
他点头,没再追问。
但我知道那不是噪声。
那是一种比记忆更深的东西,
它知道我的名字,也知道我丢掉了什么。
下班时,夜色笼罩整个档案馆。
穹顶的灯一盏盏熄灭,
风从走廊尽头吹来,
带着淡淡的盐味。
我摸出那卷藏在制服里的胶卷,
手指在纸边停顿。
照片里的女孩、海的尽头、那句重复的叮嘱——
它们像三个碎片,
在我脑海中拼成某种模糊的形状。
我忽然有种感觉,
我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工作。
或者说——
我正在重复别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