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李崇晦被“请”下去“休息”了,营帐内重归寂静,只余炭火偶尔爆出的细微噼啪声,映照着林霜刃凝重的侧脸。
皇城司密探的出现,像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汹涌潭水中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涟漪,更是深层的、难以窥见的漩涡。他的话,真假参半,指向不明,却无疑将一个更阴险、更隐蔽的威胁,赤裸裸地摆在了林霜刃面前——内奸。
一个能向北狄提供铁壁关内部精准布局,甚至能指点他们挖掘地道出口位置的“贵人”。此人位高权重,对铁壁关了如指掌。会是谁?是关内某个看似忠勇的将领?还是……更高层面,来自京城的手,早已悄无声息地伸入了这座浴血的边关?
联想到之前粮草被卡、赵昆贪墨、乃至皇后那封意图束缚她的凤谕……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似乎隐隐串联起来。北狄此番大举进攻,背后若无人暗中支持、传递情报,岂能如此顺利?
寒意,如同毒蛇,悄然爬上脊背。
但眼下,揪出内奸并非首要。城外,北狄五万大军依旧虎视眈眈,粮草被焚的怒火,足以让他们发起更加疯狂、不计代价的进攻。关内,兵力折损,物资匮乏,士气虽因劫粮和摧毁地道而有所提振,但根基已然动摇。
当务之急,是守住铁壁关!唯有活下去,才有机会清算内外的所有敌人!
林霜刃强迫自己将关于李崇晦和内奸的种种猜测暂时压下,目光重新投向沙盘,投向那代表着北狄大军的密密麻麻的标识。
北狄粮草被焚,地道被毁,必然军心浮动,主帅暴怒。他们会怎么做?强攻?还是……
“报——!”
一名斥候带着满身寒气冲入帐内,声音急促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将军!北狄大营有异动!他们……他们正在拔营!”
“拔营?!”林霜刃霍然抬头,眼中锐光一闪,“你看清楚了?是佯动还是真退?”
“看旗号与动静,不像佯动!前锋骑兵已经开始后撤,中军也在收拾帐篷、辎重,后队似乎有断后之意!整个大营一片混乱!”
这个消息,太过出乎意料!北狄人费尽心机,损兵折将,甚至挖掘地道,眼看铁壁关摇摇欲坠,为何会在此时选择退兵?粮草被焚虽伤筋动骨,但以其兵力优势,强行攻城,铁壁关未必能再撑几日。
事出反常必有妖!
林霜刃快步走到帐外,登上最近的一处瞭望台。极目远眺,尽管夜色深沉,但北狄大营方向那连绵的火光确实在移动,如同一条躁动不安的火龙,正在缓缓向北方退去。人喊马嘶之声即便隔着这么远,也能隐约传来,混乱不似作伪。
王老将军、聂云等将领也闻讯赶来,望着北狄退兵的方向,皆是面露惊疑不定之色。
“怪哉!北狄蛮子何时变得如此……知难而退了?”一位老将捻着胡须,满脸不解。
“莫非是粮草尽毁,军心溃散,不得不退?”有人猜测。
聂云眉头紧锁,沉声道:“恐怕没这么简单。北狄人悍勇,尤其其主帅兀术,更是以凶狠顽强著称。即便粮草不济,也绝不会如此轻易放弃到嘴的肥肉。谨防有诈!”
林霜刃默默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念头飞转。聂云的话,正是她心中所想。北狄退兵,太突兀,太不合常理。是内部出了变故?还是……又一个更大的阴谋?
“传令!”她清冷的声音打破了众人的议论,“斥候全部撒出去,远远缀着北狄大军,严密监视其一举一动!尤其是其断后部队的动向!关墙守军,不得松懈,反而要加倍警惕!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更不得出关追击!”
“是!”
接下来的两天,铁壁关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城外的北狄大军确实在持续北撤,斥候回报,其主力已退至百里之外。关内的压力骤减,守军们终于得以喘息,修补城墙,救治伤员,清点那日渐减少的存粮。
然而,林霜刃心头的阴云却并未散去。她几乎日夜守在瞭望台或中军大帐,密切关注着斥候传回的每一条信息。北狄人的撤退井然有序,断后部队布置得极有章法,根本不像是仓皇败退,反而更像是一种战略转移。
他们在谋划什么?新的进攻路线?还是……诱敌深入?
第三天清晨,一骑快马再次冲入关内,带来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
“将军!京城来了钦差!已到关外十里亭,打着天使仪仗,要求开关迎候!”
钦差?在这个节骨眼上?
林霜刃与王老将军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不解。朝廷的旨意,来得太快,也太巧了。
铁壁关城门缓缓开启,林霜刃、王老将军率领一众将领,依礼出关相迎。
只见一支规模不小的仪仗队伍迤逦而来,旌旗招展,盔明甲亮,拱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帘掀开,一名面白无须、身着绯色宦官服色、手持拂尘的中年太监,在内侍的搀扶下,慢悠悠地走了下来。他目光扫过林霜刃等人,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尖细的嗓音拖着长调:
“陛下圣谕!铁壁关守将接旨——!”
林霜刃等人只得跪地接旨。
那太监展开一卷明黄的绢帛,朗声宣读起来。圣旨前半部分,无非是褒奖铁壁关将士英勇抗敌,浴血奋战,保全疆土之类冠冕堂皇的话。但听到后半部分,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北狄已显退意,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亦不忍边关再起烽烟,生灵涂炭。特命尔等,谨守关隘,不得擅自出击,挑衅生事。着即与北狄接触,商议和谈事宜,以期化干戈为玉帛,边境永享太平。钦此——!”
和谈?!在北狄大军主动撤退,铁壁关军民付出惨重代价才勉强守住的情况下,朝廷竟然要求和谈?!还要他们不得出击?
这简直是……荒唐!可笑!
“公公!”王老将军猛地抬起头,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北狄狼子野心,此番退兵,蹊跷异常,恐是缓兵之计!此时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自缚手脚啊!请公公回禀陛下……”
“嗯?”那太监脸色一沉,拂尘一甩,打断王老将军的话,尖声道,“王老将军,你是在质疑圣意吗?!陛下高瞻远瞩,体恤边民,欲息兵戈,此乃仁德之举!尔等身为臣子,岂可妄加揣测,抗旨不尊?!”
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霜刃,语气带着几分阴阳怪气:“林将军,你说是吧?听闻将军在关内威望甚高,想必更能体会陛下止戈休兵的圣心?”
林霜刃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如同结了冰的湖面,深不见底,倒映着太监那副颐指气使的嘴脸。
她没有回答太监的话,而是平静地、一字一顿地反问道:
“敢问公公,圣旨言明与北狄接触和谈,却不知……由谁去谈?在何处谈?以何条件去谈?北狄若假意和谈,实则暗中调兵,突袭他处,又当如何?这道圣旨,是要我铁壁关数万军民,坐视战机贻误,乃至引颈就戮吗?”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冷冽,如同寒风刮过冰面,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柄重锤,敲在那太监和其身后所谓“钦差”队伍的心上。
那太监被问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显然没料到林霜刃如此直接、如此尖锐!他强作镇定,尖声道:“林霜刃!你……你大胆!此乃陛下圣意,细节自有朝廷与北狄使者商议!尔等只需遵旨行事便可!莫非你想抗旨不成?!”
“抗旨?”林霜刃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冰冷刺骨的弧度,“末将不敢。末将只是想知道,这道让我等将士束手待毙、任人宰割的旨意,究竟是我皇本意,还是……朝中某些魑魅魍魉,假借圣意,行资敌卖国之实!”
“你……你血口喷人!”太监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霜刃,尖声叫道,“来人!给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又一骑快马如同疯了一般从关外冲来,马上斥候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嘶声力竭地喊道:
“将军!紧急军情!北狄退兵是假!其主力绕过铁壁关,日夜兼程,突袭了百里外的‘落霞城’!落霞城守军不足,已被攻破!北狄人正在城中……屠城!!”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落霞城!那里并非军事重镇,而是边境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人口稠密,守备薄弱!北狄人故意示弱退兵,麻痹铁壁关,真正的目标,竟然是那里!屠城?!
那太监和他身后的仪仗队,瞬间面无人色!
林霜刃猛地转头,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死死钉在那太监惨白的脸上,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寒狱,带着滔天的杀意与质问:
“现在,公公还要我等……遵旨和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