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身份揭晓  ...
            
                 
                
                    - 
                          萧景玄脸上的狂怒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剩下全然的、近乎空白的错愕。
 
 他怔怔地看着靠在枫树下、脸色煞白的萧景珩,又猛地转向神色平静得近乎冷酷的陆昭华,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弟弟?
 
 九皇子?
 
 萧景珩?
 
 这几个字眼在他脑中疯狂冲撞,试图与他记忆中那早已模糊的、关于一个襁褓中夭折幼弟的零星碎片拼凑起来。
 
 怎么可能?那个据说生来体弱、未满周岁便殇了的九弟,怎么会……怎么会变成一个手持利剑、满身戾气的杀手?又怎么会出现在这远离京城的枫山别院,出现在陆昭华的身边?!
 
 荒谬!这太荒谬了!
 
 “你……”萧景玄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死死盯着陆昭华,试图从她脸上找出一丝谎言的痕迹,“陆昭华,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欺君罔上,混淆皇室血脉,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最后一丝试图掌控局面的威吓。
 
 而萧景珩,在最初的剧烈震惊与无措之后,那双冰封的眸子骤然锐利起来,如同被侵犯了领地的野兽,他猛地站直身体,不再是靠着树干那副虚弱的姿态,周身重新凝聚起冰冷的戒备与敌意。
 
 他看向陆昭华的目光,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与质疑。
 
 “夫人!”他的声音比萧景玄更加冰冷,带着剑锋般的锐利,“我不知你为何要编造此等谎言!我阿霁无名无姓,不过一介漂泊杀手,与皇室贵胄,绝无半分瓜葛!”
 
 他不能承认,也不敢承认。
 
 那意味着他过去十几年挣扎求生的血腥岁月成了一个笑话,意味着他即将被卷入一个他无比厌恶、充满权谋算计的陌生世界。
 
 杀手“霁”的身份,是他唯一的保护色,也是他仅有的、由鲜血和杀戮构筑的“真实”。
 
 面对两人的质疑与逼视,陆昭华却依旧平静。
 
 她深知,空口无凭,仅凭容貌相似,绝难取信于多疑的萧景玄和抗拒的萧景珩。
 
 她缓缓抬起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目光先落在萧景玄身上,语气沉稳:“殿下,臣妾岂敢妄言此等关乎国本之事。臣妾之所以如此断言,自然有确凿的证据。”
 
 然后,她转向浑身紧绷、眼神如刀的萧景珩,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但语气依旧清晰:“阿霁,或者,我该叫你景珩。你腰后,是否有一块暗红色、状若腾云的胎记?”
 
 此言一出,萧景珩瞳孔骤缩,按在剑柄上的手猛地一紧!这是他最隐秘的身体特征,除了已故的师父和极少数……她怎么会知道?!
 
 他的反应,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萧景玄的心也随着萧景珩这瞬间的僵硬而猛地一沉!他虽对幼弟毫无印象,但皇子公主出生,身上若有特殊印记,皆会记录在皇室玉牒及贴身伺候的嬷嬷记忆中,以备查验。
 
 腰后腾云胎记……他似乎……隐约听母后提起过?!
 
 陆昭华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此胎记特征,与宫中记载的九皇子出生时所录,完全吻合。此外,殿下不妨仔细看看他的眉眼轮廓,除了与您相似,是否也与陛下年轻时的画像,有七分神似?还有他左耳垂后方,是否有一粒极小的朱砂痣?这些,并非臣妾能凭空杜撰。”
 
 她每说出一处细节,萧景玄的脸色就变幻一分。
 
 他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目光如同探照灯般,仔细扫过萧景珩的脸庞、耳际。
 
 那眉骨,那鼻梁的弧度……抛开那份冷硬与风霜,细看之下,确实与父皇珍藏的、少年时期的画像有着惊人的重合!而左耳垂后那粒小小的红点,在对方散落的黑发间若隐若现……
 
 一股寒意,顺着萧景玄的脊椎爬升。
 
 难道……难道她说的,都是真的?!
 
 萧景珩在陆昭华精准地说出他耳后朱砂痣时,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
 
 这些连他自己都未必在意的细微特征,竟成了钉死他身份的铁证!他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剥光了皮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野兽,无所遁形。
 
 那冰冷的杀手面具,在这一刻,出现了清晰的裂痕,露出其下深藏的、属于一个被迫流亡皇子的茫然与……一丝被命运嘲弄的悲愤。
 
 “不……不可能……”他低声嘶吼,像是在反驳陆昭华,又像是在说服自己,眼神混乱,“我是阿霁……我只是阿霁……”
 
 “你不是阿霁!”陆昭华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然,打断了他的自我催眠,“你是萧景珩!是大康皇帝第九子!你的‘早夭’,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有人将你带出宫廷,让你流落江湖,经历九死一生!你难道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从未想过为何你会与当朝太子容貌如此酷似?!”
 
 她的质问,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在萧景珩早已冰封的心防上。
 
 那些被他强行压抑、深埋心底的疑问——关于师父临终前模糊的嘱托,关于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气质,关于偶尔在铜镜中看到自己面容时那莫名的熟悉与违和……此刻全都翻涌而上,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看着陆昭华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又看向对面那个同样震惊、眼神复杂打量着自己的“兄长”,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属于杀手“霁”的冷酷外壳,正在寸寸碎裂。
 
 萧景玄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他是太子,未来的君主,此刻必须冷静。
 
 他看向陆昭华,目光深沉:“这些……你是如何得知的?胎记、相貌、甚至耳后的痣……你与他相识不过月余,如何能探查得如此清楚?”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陆昭华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陆昭华知道他会问这个问题。
 
 她早已准备好说辞,半真半假,方能取信于人。
 
 “殿下明鉴,”她微微垂首,语气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凝重,“臣妾机缘巧合救下他时,并未多想。只是他容貌与殿下过于相似,引起了臣妾的疑虑。加之他伤势危重,孙太医诊治时,难免……看到些许身体特征。臣妾心中不安,便暗中修书回京,托付父兄查阅一些陈年旧档,留意相关线索。也是近日,方才综合诸多蛛丝马迹,大胆推测出其身份。本欲待证据更充分些再行禀报,不想殿下今日突然驾临,引发误会,臣妾不得已,只好提前言明。”
 
 她将主动探查说成了被动发现和出于谨慎的查证,合情合理。
 
 将兄长的暗中调查归于“查阅旧档”,也掩盖了她早已洞悉部分真相的事实。
 
 萧景玄盯着她,试图分辨她话语中的真伪。
 
 她的解释听起来并无明显破绽,而且,若非早有怀疑和查证,她也不可能在刚才那般紧急的情况下,如此笃定地揭破身份。
 
 他的目光再次转向萧景珩。
 
 此刻的少年,不再是那个杀气腾腾的冷峻护卫,他靠在树上,微微低着头,黑发遮住了他的表情,只能看到紧抿的、失去血色的唇,和那微微颤抖的、握剑的手。
 
 那是一种信念崩塌后的脆弱与茫然。
 
 萧景玄心中五味杂陈。
 
 震惊、疑虑、一丝莫名的警惕,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血脉相连的复杂情绪。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不仅多了一个弟弟,朝廷多了一位皇子,更意味着,当年那场“早夭”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隐秘!这隐秘,可能牵扯到宫闱丑闻,可能动摇国本!
 
 此事,绝不能声张!至少在查清真相之前,绝不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翻腾的思绪,目光变得锐利而深沉,先是对身后的侍卫首领沉声道:“今日之事,若有半分泄露,尔等提头来见!”
 
 “是!”侍卫们凛然应声,纷纷低头,不敢再看院中那容貌相似的两人。
 
 随后,萧景玄才重新看向陆昭华和萧景珩,声音恢复了属于太子的冷静与威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事关系重大,在未禀明父皇、查清真相之前,不宜外传。”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萧景珩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与复杂的意味。
 
 “你,”他顿了顿,似乎不知该如何称呼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弟弟”,最终只是道,“随孤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