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洞中真相 ...

  •   “你……抬起头来。”

      太子李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瞬间冻结了偏厅内所有的空气。几位老大夫面面相觑,神色惊疑不定。赵老先生更是额角见汗,暗中扯了扯叶苏月的衣袖,示意她切勿妄动。

      叶苏月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她强迫自己稳住呼吸,依言缓缓抬起了头,目光却依旧谦卑地垂视着地面,不敢与李安对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李安死死盯着那张陌生的、带着江南水乡柔润轮廓的脸庞。不是她……五官没有一丝相似之处,肤色也更深一些,是常年劳作的痕迹。可是,那双眼睛……当她才敢飞快地抬眸一瞥时,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清亮、冷静,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倔强,却像是一把钥匙,猛地撬开了他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

      还有那声音……那关于“石菖蒲”和“夜间心悸”的话语,精准地戳中了他隐秘的病痛。这绝非巧合!一个寻常药童,怎会如此了解储君的顽疾?又怎会拥有那般……似曾相识的眼神?

      猎苑山洞中,她为他挡箭,气息奄奄的模样;更早之前,断肠崖下,她捧着紫须参时执拗的眼神……无数画面交错闪过,与眼前这个低眉顺目的“药童”重叠,又剥离,带来一种近乎荒谬的混乱感。

      难道……真的是她?可她不是已经……

      李安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甲陷入紫檀木扶手的雕花之中。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目光依旧如同实质,牢牢锁在叶苏月身上。

      厅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良久,李安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几分平日的淡漠,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倒是胆大。师从何人?怎知孤夜间时有心悸?”

      叶苏月心中稍定,知道最关键的一关来了。她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声音清晰却不过分张扬:“回殿下,民女……民女自幼随家祖行医乡野,略通些土方。家祖曾言,湿邪之地,易困心阳,夜间属阴,心悸之症多有因此而起。石菖蒲芳香开窍,能化湿浊,醒心神,故而……故而民女冒昧揣测。”她将一切都推给了不存在的“家祖”,合情合理。

      “乡野土方?”李安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在她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裙上扫过,“看来,民间亦有高士。你且说说,除了石菖蒲,还有何法可缓解此症?”

      他这是在考校她,也是在试探。

      叶苏月沉吟片刻,谨慎答道:“除用药外,或可辅以艾灸神阙、关元等穴,温通经脉,扶助阳气。平日饮食,也需忌生冷寒凉,可适量饮用些姜枣茶,温中散寒。”

      她的回答依旧围绕着“湿邪困阳”这个核心,给出的建议稳妥且有效,既展现了医术,又不至于过于惊世骇俗,完全符合一个“略有天分的乡野医女”的身份。

      李安听着,眼中的锐利稍稍缓和,但那份深沉的探究并未散去。他不再看她,转而对其余几位大夫道:“诸位先生辛苦了,今日便到此吧。方子,孤会斟酌。”

      这便是送客的意思了。

      众大夫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告退。赵老先生也拉着叶苏月,快步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正厅。

      走出别院,回到喧嚣的市井,赵老先生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有余悸地对叶苏月道:“丫头,你今日太过冒险了!幸而殿下未曾深究,否则……”

      叶苏月歉然道:“是民女孟浪,连累赵老先生了。”

      赵老先生摆了摆手,叹道:“罢了,你也是一片医者仁心。只是日后切记,谨言慎行,尤其在贵人面前。”他并未深想叶苏月那精准的“揣测”从何而来,只当是年轻人急于表现。

      与赵老先生分别后,叶苏月并未直接回沈记货栈,而是故意在城中绕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悄然返回。

      她不知道李安是否真的相信了她的说辞,也不知道他那深究的目光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但她清楚,种子已经埋下。以李安多疑且对自身病情极为在意的性子,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条线索。

      果然,当夜,沈掌柜便带来一个消息:太子别院派人暗中打听了今日随赵老先生前去的那位“药童”的来历。

      “对方查得很小心,只问了是赵老先生的远房孙侄女,家中行医,近日才来扬州投亲。”沈掌柜低声道,“姑娘,太子那边……怕是起疑了。”

      叶苏月点了点头,这正是她与墨七想要的效果。不起疑,又如何会有后续?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她问道。

      墨七的身影从阴影中走出,接口道:“等。太子既然起了疑心,又关乎他的病情,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需要一个更自然、也更无法让他拒绝的‘重逢’机会。”

      这个机会,比他们预想的来得更快。

      两日后,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扬州城内悄然传开——城南富商林员外的夫人,那位缠绵病榻半年之久的林夫人,昨夜子时,竟于家中暴毙!据说是心悸突发,未能救回。

      林府挂起了白幡,一片缟素。

      消息传到沈记货栈,叶苏月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茶水溅了出来。暴毙?怎么会是暴毙?!

      “缠丝痧”虽是慢性奇毒,但根据白守竹送来的密报和她自己的判断,绝不至于突然暴毙!除非……是下毒者见事情可能有败露的风险,提前下了杀手!或者,加大了毒药的剂量!

      林夫人的死,意味着一条重要的活体线索断了!但也同时说明,对方狗急跳墙了!

      “林府现在情况如何?”叶苏月急声问道。

      沈掌柜神色凝重:“乱成一团。林员外悲痛欲绝,已报官备案。听说……太子殿下听闻此事,对此案颇为关注,已命扬州府衙详细查报。”

      太子关注了?叶苏月与墨七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

      这或许就是他们一直在等的“机会”!一个能让叶苏月“合理”地再次出现在太子面前,并且介入此案的机会!

      “林夫人‘暴毙’,死因蹊跷。若太子真欲查清此案,必然需要精通医术、尤其是善于辨别疑难杂症之人。”墨七冷静地分析,“姑娘‘恰好’在寿宴那日随宋老先生去过林府,‘恰好’又对某些疑难杂症有所见解……”

      叶苏月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要主动向太子“投案”,以提供线索的名义,将自己送到太子面前,并将林夫人之死与“缠丝痧”的疑点,摆到他的桌案上!

      这是一步险棋。一旦太子将她与“叶苏月”联系起来,或者察觉到她背后的意图,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也是最快打破僵局的方法。

      “我去。”叶苏月没有任何犹豫。林夫人的死,更像是一种灭口,这让她心中的愤怒与追查到底的决心更加坚定。

      当日下午,一封没有署名的短笺,被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太子别院的门房。短笺上只有寥寥数语:“民女曾随仁济堂宋老先生赴林府寿宴,偶见林夫人病容,疑非寻常肝郁,内有隐情。殿下若欲知详情,可于今夜子时,独自至城西土地庙。”

      落款处,画了一株简单的石菖蒲。

      信送出去后,叶苏月便开始了紧张的等待。她不知道李安是否会来,是否会独自前来。这更像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夜色渐深,子时将至。叶苏月依旧是那身青衣,独自一人来到了那座荒废的土地庙。庙内比上次更加破败,夜风吹过,带着呜咽之声。

      她站在庙堂中央,背对着门口,听着身后由远及近的、刻意放轻却依旧清晰的脚步声。

      只有一个人的脚步声。

      他来了。

      叶苏月缓缓转过身。

      月光从破败的屋顶漏洞洒下,恰好照亮了庙门口那道挺拔却孤寂的身影。李安穿着一身普通的墨色常服,未带任何随从,独自一人站在那里。他的目光穿过昏暗的庙宇,直直地落在叶苏月身上,复杂难辨,有怀疑,有审视,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的期盼。

      “是你。”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庙宇中回荡,带着一丝笃定,“那日的药童。或者……我该称呼你什么?”

      叶苏月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再伪装,声音平静而清晰:“名字不过代号。殿下只需知道,民女或许能为您解开林夫人暴毙之谜,以及……您心中关于猎苑刺杀的某些困惑。”

      她的话,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瞬间在李安眼中激起了剧烈的波澜。

      洞中真相,似乎在这一刻,被撕开了一道裂缝。而站在裂缝两端的,是身份悬殊、过往纠葛的两人,却因共同的谜团和各自的目的,被迫再次产生了交集。

      这土地庙中的会面,将成为一个转折点。江南的迷局,京城的暗涌,都将因为这次深夜的摊牌,而被推向一个全新的、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