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笨拙的关心 ...

  •   清晨的雾还没散,救援站的哨声就刺破了仓库的宁静。沈砚舟是被那声尖锐的哨音惊醒的,他猛地坐起身,怀里的卡通菜谱滑落在地,封面上的锅铲卡通人正对着他笑,显得有些滑稽。

      他昨晚终究没敢尝试番茄鸡蛋面,还是煮了清水面,只是临睡前鬼使神差地在锅里丢了几片青菜——是李阿姨昨天塞给他的,说“吃点绿的败火”。此刻想起陆野昨晚那句“闻着挺香”,耳根又有些发烫。

      仓库的门被推开时,雾气顺着门缝钻进来,带着清晨特有的湿冷。陆野穿着作训服,正站在院子里擦消防车,高压水枪喷出的水在晨光里划出一道彩虹,水珠溅在他的裤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听到动静,陆野回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抹布还在转:“醒了?”

      “嗯。”沈砚舟点点头,目光落在他的手背上——昨天那道擦伤已经结了痂,边缘泛着红,看着有点刺眼。

      “今天站里搞装备检修,不用出操。”陆野解释了一句,像是怕他被哨声吓到,“你……早饭吃了吗?”

      沈砚舟摇摇头。

      陆野“哦”了一声,关掉水枪,甩了甩手上的水:“张姐今天蒸了包子,还有小米粥,要不……”

      “不用了,谢谢。”沈砚舟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拒绝,他转身想回仓库,却被陆野叫住。

      “等等。”陆野从作训服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快步走过来塞给他,“不是站里的,我早上出去买的,热乎的。”

      油纸包很烫,隔着布料都能感觉到温度。沈砚舟捏着纸包的边角,能闻到里面飘出的葱花香味,和上次那两个肉包的味道很像,却又多了点面香。

      “拿着吧,”陆野的语气比平时柔和些,“总吃凉的对胃不好。我看你昨天煮面放了青菜,知道你不是只啃干粮的人。”

      他说完就转身回去擦车,没给沈砚舟拒绝的机会。高压水枪再次响起,水声哗哗地盖过了仓库门口的沉默。沈砚舟低头看着手里的油纸包,热气透过纸缝钻出来,烫得他指尖发麻,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回到仓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两个菜包,翠绿的葱花从面皮里透出来,还冒着白气。他犹豫了一下,咬了一小口——馅料是青菜豆腐的,带着淡淡的麻油香,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油腻。

      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味道确实不错,他很快就把两个包子吃完了。最后一口咽下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修复工具包里还有一小罐蜂蜜——是周教授去年送的,说“配茶喝润喉”。他找出蜂蜜,挖了一勺放进凉白开里,搅拌均匀后,看着杯子里淡淡的黄色,心里竟生出点“生活气息”的错觉。

      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沈砚舟把补好的《论语》注本装订起来,线脚走得匀匀实实,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他满意地看着成品,正准备放进箱子,仓库门被敲响了。

      “咚咚咚”,节奏很轻,不像是陆野平时那股风风火火的劲儿。

      沈砚舟打开门,门口站着的是陈曦,他手里拎着个药箱,脸上带着点局促的笑:“沈先生,副队让我给你送点东西。”

      “什么?”

      “消毒水,还有创可贴。”陈曦把药箱递给他,“副队说,你修复古籍总碰那些旧纸,万一被划破手呢?站里的急救包用着方便。”

      沈砚舟看着药箱里整齐的碘伏、纱布和创可贴,突然想起陆野手背上的结痂。原来他自己的伤还没好,倒先想着别人了。

      “替我谢谢他。”沈砚舟接过药箱,指尖碰到陈曦的手,对方又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

      “不用不用!”陈曦摆摆手,眼睛往仓库里瞟了瞟,“副队还说……如果你中午不想做饭,就去站里吃,张姐今天炖了排骨汤,说‘给那个读书人补补’。”

      沈砚舟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能想象出张姐说这话时的样子,一定是笑眯眯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自己煮就行。”他还是拒绝了,只是语气比平时软了些。

      陈曦也没勉强,只是临走前神秘兮兮地说:“沈先生,你别觉得副队糙,他心细着呢。上次我出警崴了脚,他大半夜跑出去给我买膏药,还说‘别告诉别人,显得我啰嗦’。”

      看着陈曦跑远的背影,沈砚舟低头摸了摸药箱的金属锁扣,冰凉的触感里似乎也带着点暖意。他把药箱放在木桌的角落,和那本卡通菜谱并排摆着,倒像是两件特意添置的“家当”。

      中午他真的尝试了番茄鸡蛋面。按照菜谱上说的,先把番茄炒出汁,再加水煮面,最后淋上打散的鸡蛋。过程算不上顺利,番茄炒糊了点,鸡蛋也没形成漂亮的蛋花,可盛在碗里时,红的番茄、黄的鸡蛋、绿的青菜,倒也算得上五颜六色。

      他坐在桌前,看着这碗“改良版”清水面,突然觉得仓库里好像没那么冷清了。墙上的阳光慢慢移动,照在碗里的汤面上,泛着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下午陆野没来仓库,沈砚舟从窗口看到他和队员们在训练场上搬水带,动作还是那么利落,只是偶尔会下意识地甩甩手,大概是手背上的伤还在疼。沈砚舟看了一会儿,转身从药箱里拿出片创可贴,捏在手里反复摩挲,最终还是没勇气送过去。

      傍晚的时候,他收到了周教授的电话,说古籍展的参展名单定下来了,他修复的《论语》注本在列,下月初开展,让他准备一份修复说明。

      “砚舟啊,”周教授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我听说你那边出事了?没事吧?用不用我让学生过去帮你?”

      “没事,周老师,”沈砚舟的声音柔和了些,“临时找了个地方落脚,不碍事。修复说明我会准备好的。”

      “那就好。”周教授顿了顿,“听说……是消防员帮了你?”

      沈砚舟愣了一下,没想到周教授连这个都知道了,大概是苏曼说的。他含糊地应了声“嗯”。

      “那就请人家吃顿饭,”周教授笑了,“别总把自己关起来。人与人之间啊,就像你修复古籍时用的蚕丝线,看着细,却能把碎纸连起来。你总不用线,纸页怎么能复原呢?”

      挂了电话,沈砚舟站在窗前,看着救援站的红门。陆野刚好从里面走出来,他换了便装,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大概是要去办公室整理资料。夕阳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层金边,连那道没消的晒痕都显得柔和了些。

      沈砚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点修复时的糨糊。他想起周教授说的“蚕丝线”,又想起陆野塞给他的包子、陈曦送来的药箱,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真的被什么东西“缝”进了这片原本陌生的地方。

      他走到桌边,拿起那本《论语》注本,轻轻拂过封面上的烫金书名。然后打开抽屉,拿出纸笔,开始写修复说明。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仓库里格外清晰,像是在和自己说,也像是在和外面那个忙碌的身影说:

      或许,是该试着用用“线”了。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下去,救援站的灯一盏盏亮起,温暖的光透过仓库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修复说明的稿纸上,也落在沈砚舟微微弯起的嘴角上。他写得很认真,连陆野悄悄站在仓库门口看了他许久都没发现——陆野手里拿着个刚从张姐那里要的苹果,想了想又放了回去,转身时嘴角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笑意。

      有些东西,确实像蚕丝线,不用刻意拉扯,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世界,悄悄连在一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