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姜宁将清点人员的任务留给了姜丰和青雀,换了身常服后,便带着柳窈娘出了王府,沈别山也随行跟上。

      她并没有坐马车,只是用脚丈量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长街两侧,小贩们正在做今日最后的营生。

      卖馄饨的锅里冒着滚滚白气,那汉子一边搅动着锅里的汤水,一边高声吆喝。

      卖糖人的老头就着灯笼的微光,手法娴熟地捏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引得三两个还没归家的孩童围在一旁叽叽喳喳。

      三人穿过渐次亮起的灯笼光影,空气里食物香气混杂着尘土味,还有晚风吹来的淡淡花香。孩童的嬉闹声穿过炊烟,与商贩们的叫卖声响成一片。

      等三人行至晟京城里最有名的天味楼时已经是戌初了。

      天色已晚,酒楼大堂仍人满为患。

      跑堂的小二见姜宁气度不凡,不敢怠慢,急忙迎了上来,殷切道:“客官!楼上请!”

      “一间安静的隔间,一壶清茶,几样你们这里的招牌茶点。”柳窈娘代为吩咐,声音平稳,顺手递过一小块碎银。

      小二接过碎银,脸上笑容更盛,殷勤地将三人引至二楼一处雅间。

      这里临窗可见街道流转的灯火,却又位于转角僻静处,厚重的门帘落下,便恰到好处地隔绝了大堂的鼎沸人声。

      不多时,小二去而复返,手脚利落地布好一壶碧色清茶与四碟精巧茶点,随后便识趣地垂首退下,轻轻带上了门。

      沈别山无声地移至门边,身形笔挺,目光低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柳窈娘执起桌上的白瓷壶,为姜宁斟满茶汤。茶香袅袅,在静默的雅间里无声弥漫。

      姜宁扭头,目光落在窗外的灯火上。

      晟京的夜色繁华而又陌生,与她记忆中北燕的苍茫风雪恍如隔世。

      其实也不是北燕没有这样的夜色,只是她被困于北燕王庭,没有随意外出的自由罢了。

      如今,她坐在这故国最繁华的酒楼,窗外也是她从未见过的景象。

      姜宁收回目光,轻啜了一口茶。

      指尖触碰到的茶杯温热真实,她所能拥有的短暂真实,也不过只是此刻。

      那时她以为回来就是自由,如今想来,王府不过是另一重高墙,晟京也只是另一个北燕王庭。对于她来说,晟国或许比北燕更加危险。

      唯一不同的,是她身边,多了一个母亲。

      这个在深宫中沉默憔悴了十余年的女人,是她与这片故土之间,唯一真实且脆弱的联结。她漂泊了十年的那颗心,似乎也因此有了一个具体的落点。

      这个认知让她冰冷的指尖回暖了一丝。

      姜宁垂下头,手指在杯沿反复摩挲,心里开始盘算如何同谢流取得联系。

      昨日李崇弹劾她和谢流,若是贸然拜访,恐怕会惹人揣测。更何况,如今她身边还跟着一个沈别山,这明显是父皇派来监视她的人。

      可聂荣的事情,绝对同淮水之战有关。

      这时候,她才惊觉,离了昭宁,她能用的人,竟是一个也没有。

      不过,这只是开始。

      “沈统领。”姜宁突然开口,眸光落在了沈别山的身上,“从御林军统领变成我的护卫长,委屈你了。”

      “卑职如今不是御林军统领,王爷唤我名字便是。”沈别山拱手行礼,身姿挺拔如松,“护卫王爷是卑职的荣幸,不敢言屈。”

      “怎么不委屈?你本是御林军统领,天子近卫,前途无量。而我这里……”姜宁顿了顿,从鼻腔发出一声冷哼,“不过是风暴将起前的漩涡中心。”

      “陛下是看重王爷的。”沈别山答。

      “是啊,让我走东华门,住乾清宫,封我为端王,还让御林军大统领做我的近卫,真是无上荣宠。”姜宁冷笑开口,目光落在下方来往的人群之上。

      沈别山看着姜宁的侧脸,久久没有说话。

      蓦然间,他想起来第一次见到这个瘦弱少年的时候。

      那时他奉陛下命前去边境。

      陛下说:“若有人刺杀,不必出手。他若不能活下来,那就是他的命。”

      那天,这位王爷不仅活了下来,还当着他的面杀了同行的那位嬷嬷。

      太和殿上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可他却不信天底下有这么巧合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陛下也确实看重这位王爷。不然为何会让他千里奔赴,又为何会让他护卫在他身边。

      想到这里,沈别山开口:“漩涡之中,确实险象环生。”

      沈别山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吐得清晰而缓慢:“但真正的风暴眼,往往最是平静。立在其中,反而能看清四周云涌。”

      “沈别山。”姜宁唤了一声,转过头,再次看向着沈别山,“你是选择站在这个‘眼’里,还是选择站在岸边?”

      沈别山迎着姜宁的目光,身形依旧挺拔如松。

      “卑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至于站在何处……”他微微停顿,声音低沉,“取决于陛下让卑职站在何处。”

      这回答,还真是滴水不漏。

      “好一个‘取决于陛下’。”姜宁唇角上扬,挑起一个轻蔑的弧度,声音听不出喜怒,“沈统领时刻不忘圣心,实乃臣子楷模。”

      她低头,端起桌上的白瓷茶盏。一口饮尽后,她将那茶盏在手中反复把玩。

      “那么……”姜宁手里动作不停,看向沈别山的眼里带了几分难得的笑意,“沈统领以为,陛下是希望看到一个在漩涡中挣扎力竭的皇子,还是一个能摧毁风暴、甚至成为风暴的皇子?”

      沈别山沉默着,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着姜宁手中那只被反复摩挲的白瓷茶盏。茶盏釉色温润,看起来是上等好瓷,如今却在姜宁指尖随意翻转把玩,仿佛下一刻就会被捏碎。

      “陛下之心,浩瀚似海。卑职一介武夫,不懂陛下深意。”在漫长的静默后,沈别山终于开口,声音比方才又低沉了几分,“卑职只知道,风暴过境,万物凋零。无论最终站着的是谁,脚下都已是一片狼藉。”

      姜宁沉默着,没有答话。

      她的目光从沈别山脸上移开,又落在了窗外的人潮上。

      许久,她极轻地笑了一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讥诮。

      “风暴过境,万物凋零。”姜宁重复着这几个字,声音里满是苦涩,“沈统领你看这下方的人群,为了生活奔走。无需风暴,就会被轻易碾碎。”

      似乎是为了映证她的话,下方突然爆发出尖叫声。紧接着,人群便向着一个地方团团围去。

      沈别山眼神一凛,几步跨到窗边,右手下意识按在了刀柄上。

      柳窈娘上前两步,将姜宁挡在身后。

      姜宁看着沈别山和柳窈娘下意识护在她身前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距离太远,看不清。”姜宁淡淡开口,转身便向着门外走去。

      这是天赐的机会,她必须要把握住。

      “王爷。”

      柳窈娘开口,想要阻拦。可姜宁的动作极快,不过片刻的功夫便已经推门走了出去。

      沈别山吩咐柳窈娘在酒楼等候,一个闪身便从窗户跳了出去。

      初时,他还能看到姜宁的身影。可人潮拥挤,不过一会儿,沈别山便失去了姜宁的踪迹。

      姜宁随着人群走动,经过一个卖杂货的摊位前时。她将一块碎银扔出,顺手抄起一张狐狸面具覆在脸上。

      她没有试图挤进核心,只是跟随人群无意识的向前走,目光扫过周遭,不住打量。不多时,一个衣衫褴褛、正拼命想往里钻看热闹的小乞儿撞入了她的视线。

      姜宁奋力向着那乞儿挤去。等她挤到乞儿身旁,她出手如电,一把扣住那小乞儿瘦削的胳膊。

      乞儿受惊回头,刚要叫骂,却见白皙的手掌摊开,一锭足色的雪花银晃花了他的眼。

      “想赚这银子么?”面具下传出的声音压得很低,“去给谢将军本人传句话,这银子就是你的。”

      乞儿看着那锭银子,喉头剧烈地滚动了一下,看热闹的心思瞬间被这巨大的诱惑冲得烟消云散。他一把抓过银子,紧紧攥在手心,像是怕对方反悔,急急抬头:“要说什么?”

      姜宁俯身,在他耳边快速低语了几句。

      乞儿用力点头,转身像泥鳅一样钻入人群,瞬间不见了踪影。

      姜宁随手将手里的狐狸面具递给一个孩童,转身想要离开,却怎么都挤不出去,只能被人群裹挟着前进。

      无意识的走了一会儿,手腕突然被人扣住。姜宁顺着那只手看去,正看见沈别山的脸。

      有了沈别山的开道,前行的路变得顺畅了许多。

      一通折腾后,沈别山带着姜宁回到了天味楼门口,心急如焚的柳窈娘立马迎了上来。

      柳窈娘快速扫视姜宁周身,见其无恙,紧绷的心弦才微微一松,低声道:“王爷,您没事就好。”

      姜宁冲她笑笑,示意她安心,这才看向那人潮涌动方向,开口道:“这晟京城里果然热闹,我挤了许久,竟都未能凑上热闹。”

      说完,她转向柳窈娘和沈别山:“算了,我们回去吧。”

      说完,她又再次迈步,向着端王府所在的方向行去。

      回了端王府,姜丰和青雀已经将所有人清点完毕,等待着姜宁的决断。

      姜宁接过姜丰递来的名册,发现上面已经按照她的要求标注完毕。不仅写了这些人的姓名,也写了这些人是谁送来的,又各自擅长什么。

      姜宁的目光在名册上一扫而过,把手里的名册还给姜丰,开口道:“除了母妃和舅舅的人,其他人各留几个,剩下的,打发回去吧。”

      “是。”姜丰恭声开口。

      “对了。”姜宁再次开口,目光落在青雀身上,恍若无意道,“丰伯,张嬷嬷和青雀的事可调查清楚了?”

      “回王爷话,已经查证清楚。”姜丰开口,派人将张嬷嬷提了上来,“青雀姑娘所言乃是事实。”

      “既如此……”姜宁看向跪在下方,如今被塞住嘴的张嬷嬷,冷冷开口,“便杖杀处理,免得污了皇后娘娘贤名。”

      随着姜宁的话音落下,院内刮起一道冷风。

      张嬷嬷的瞳孔骤然放大,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明的声响。

      姜宁看也不看她,再次开口:“丰伯,柳嬷嬷,这里就交给你们二人和青雀处理了,我去书房。”

      说完,她一甩衣袖,向着端王府的书房行去。

      “是。”

      等姜宁走了之后,姜丰将名册递给姜宁留下的柳窈娘,开口道:“柳嬷嬷,您是王爷的人,最懂王爷的心思。这些人的去留,便全权交由柳嬷嬷处理了。”

      说完,他向着姜宁方才所说的书房追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