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就她了 ...
-
太监那尖锐刺耳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刃划破大殿原本热闹的氛围,径直传入殿内众人的耳中。当“沂王”二字响起,众人瞬间噤若寒蝉,眸光闪烁不定,齐刷刷地怔怔望向大殿门口。只见一位身着暗红色华服的男子,身姿挺拔,步伐沉稳,正缓缓踏入殿内。
皇帝、萧景琰以及坐在萧景琰身边的淑贵妃,也就是他的生母,皆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早就听闻萧景沂今日会归来,原本众人见寿宴已然进行过半,心里还暗自庆幸,觉得他或许不会来了,如此倒也能落得个轻松自在。
可如今他突然现身,顿时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面对着这位犹如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般的沂王,试问在场之人,谁还能心无旁骛、吃得舒心呢?
萧景沂淡淡地扫了一眼大殿里的众臣,以及上首那位位高权重、此刻面色微微不悦的男子,心中暗暗冷笑:自己回来就这么让他嫌恶吗?
不过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冷遇,也全然不在乎了。
“参见沂王殿下。”众臣纷纷起身,弯腰恭敬地行礼。
“参见陛下。”
萧景沂微微低头,自从那件事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给这位皇帝、他所谓的父亲下过跪,也未再叫过他一声父皇。
萧景淮挺直了背,清了清嗓子,声音温润却暗藏深沉:“怎来得这般晚,这几日又去哪了?”
“与您无关。”萧景沂语气冷淡,眼神中满是疏离。
“你……罢了,坐吧。”萧景淮脸色微微阴沉,对这个次子的态度十分不满,可又无可奈何。毕竟这大晟王朝全靠着他的威名才安定至今,倘若动他,恐怕会引起民心大乱,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盛世局面或将毁于一旦。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悦,示意萧景沂入座。
大殿门口,侍女低着头,双手稳稳地端着一壶酒缓缓走进。她偷偷抬眼快速扫视一圈,发现所有人背后都已站着一位伺候的侍从,唯有那位沂王殿下身后还空无一人。
可在这门口站着也不是办法,即便心里不想去沂王殿下那边,此刻也不行了。傻愣愣地杵在门口终究坏了规矩,要是被太监知道了,肯定得挨罚。
侍女使劲地把头贴在胸口,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小心翼翼地端着酒壶,一步一步挪到了萧景沂身后。她暗暗在心里想着,在这些贵人面前,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差错了。
此刻,因为萧景沂的到来,大殿里的气氛已没了之前的轻松自在。众人只是独自吃着小菜,偶尔能听到皇帝的几位妃嫔为皇帝敬酒献礼的声音。
“皇弟,你怎么不给皇兄问个好呢?带了何礼献给父皇?”萧景琰边举着酒杯给萧景沂敬酒边问道。
不过萧景沂只是听着这道声音,连眼皮都未抬一下,直接无视了萧景琰的话,这让萧景琰举着酒杯的手尴尬地悬在半空,无处安放。
而一旁的淑贵妃慢慢地伸手按着萧景琰的手臂,示意他放下。萧景沂很明显就是没把他们父子二人放在眼里。
他身为皇帝嫡子又如何,为皇后独子又怎样,皇后早已去世,他一个失去父亲,又不得皇帝宠爱的王爷,最后能翻出什么风浪来?皇位绝对非自己的儿子莫属,现在就让他得意一阵。
众臣也在心中暗暗数落萧景沂,这好歹也是皇帝寿辰,怎么能不带礼物来,成何体统。
“沂王的礼物早已献给了朕,这几年他大败诸国,给了我大晟王朝如此长久的平定安康,不就是最好的礼物。”
萧景淮笑得一脸温和,众臣也是纷纷点头。这沂王确实付出不少,虽然脾气捉摸不透,但自从皇后去世后他足足消失了三年,回来后才变成这幅样子,谁都不知萧景沂这三年里去了哪里,遇到了什么事情。
之前他也是一个阳光开朗、特别爱笑的男子,或许是从小丧父才让他变得这般,要知道皇后去世那年萧景沂只有十岁。
“沂儿,有一件事朕必须要过问,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皇兄都已娶了三位夫人,你现在还一人未娶,这着实有些不像话。
如今大晟王朝国泰民安,百姓富足,你也不必再出去行军打仗。不如朕就为你择一位正妻,让你在凰城安定下来,也不要再总是消失不见,朕想寻你之时都寻不到你。
你看看,今日诸位大臣府上的贵公子都聚集在此,朕觉得礼部尚书封琦的嫡女封安诺就不错,长得也俊俏,知书达礼,是位不错的人选。”
苏瑾听到皇帝的赞美之言,娇羞地低下了头,手紧紧抓着衣裙,只等萧景沂应声。若萧景沂答应了,那她就是高贵的沂王妃了,后半辈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可是萧景沂却久久不答,只是冷冷地瞄了一眼那一脸娇羞的女子,又厌恶地扫了一圈那些个娇滴滴的贵公子。
这皇帝给她寻正妻,不就是想找个人监视自己,也好管控自己,以防某一日再也控制不住她。
萧景沂拿起了面前的酒杯,身后的侍女见到萧景沂的动作,慌忙为她斟上酒,小手微颤,绷着身子,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了萧景沂的不快。
萧景沂随意瞄了一眼一旁颤颤巍巍斟酒的侍女,伸手一扯,将她扯到了众人眼前。
“娶妻是吗,就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