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偏差调整 ...
-
量羽端着那杯粉白色的樱花咖啡,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便利店。直到走进电梯,按下顶层按钮,密闭空间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后背那种被目光炙烤的感觉才稍稍消退。
她下意识地抬手,指尖掠过一缕垂至肩头的发丝。那发色是奇异的粉与绿的交织,如同初春樱花树下,阳光穿透花瓣与嫩叶投下的光影。
小时候,因为这头与周遭黑发格格不入的颜色,她被孤立、被嘲笑为“异类”。她曾无比憎恶这头标志性的头发,直到后来她学会了用绝对的能力和业绩让它成为“个性”而非“怪异”的象征。
此刻,这抹色彩在电梯冰冷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提醒她与这个世界的某种疏离。
她低头看着纸杯上晕开的水汽,脑海里却再次浮现出加拾那双纯粹的金色眼睛。那双眼睛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含一丝算计与衡量,与她日常接触的那些裹挟着利益与欲望的目光截然不同。
正是这种格格不入的纯粹,反而让她无法像处理其他干扰项那样,将其简单归类并迅速清除。
它像一道无法被现有数据模型解析的乱码,顽固地停留在她的记忆缓存区,时不时跳出来,挑战着她那套建立在效率与逻辑之上的认知体系。
“荒诞。”
她对自己说。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少年,用看视频赚来的“金币”,替她支付了四十二元的咖啡。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和她严谨、务实的世界观相悖。
电梯平稳上升,她强迫自己将那个金色的身影从脑海中驱逐。拿出手机,看到助理小林发来的消息:“量羽姐,邵总那边会议改到两点五十了,他说可以给您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量羽纤细的眉毛几不可察地蹙起,脑中已飞速开始重新规划时间表。这意味着她原本安排的团队复盘要推迟,而四点的媒体访谈必须准时开始——因为那家媒体的主编最讨厌迟到,认为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她回复,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可以,把复盘会改到下午茶时间吧,给大家订三明治。”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偏头痛又隐隐发作。她下意识地喝了一口咖啡,温热的甜香恰到好处地抚慰了紧绷的神经。这让她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加拾那句带着天然雀跃的询问:“下次……可以告诉我味道怎么样吗?”
电梯到达顶层,“叮”的一声轻响。门打开的瞬间,她深吸一口气,眼中所有属于个人的情绪瞬间收敛,被一种绝对的冷静与专注取代,整个人如同出鞘的利剑,切换回无懈可击的工作模式。
下午两点五十,量羽准时出现在邵总的办公室。“听说你早上在楼下闹了出好戏?”邵总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双手交叠置于腹前,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位三十出头、保养得宜的主管以消息灵通著称。
量羽面色平静无波,只在心底微微一沉,消息传得比她预想的还快。“一点小意外,已经解决了。”她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用别人的钱解决的?”邵总挑眉,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中带着审视,“我倒是好奇,什么样的人会随身带着能随时变现的‘金币系统’。”他刻意放缓了“金币系统”四个字,带着玩味。
量羽的指尖在西装裤侧微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但她的表情依旧管理得极好,嘴角甚至牵起一丝职业化的浅笑:“年轻人玩的新鲜玩意儿罢了,不值一提。”她轻描淡写地带过,随即不着痕迹地迅速切入正题,“关于下个季度的渠道预算,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一下线上投放的比例……”
十五分钟的会议在高效的唇枪舌剑中结束。量羽走出办公室,带上门,后背才沁出一层薄汗。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邵总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量羽,你是我们最优秀的项目经理,我一直很看好你。别让些无关紧要的‘意外’,影响了你的专业判断力。”
她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在职场,任何不够“专业”、可能成为谈资的表现,都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削弱你的权威。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她立刻像上了发条的陀螺,投入下一场战斗。团队的复盘、媒体的访谈、新的数据报表……工作像永不停歇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将她彻底淹没。直到晚上八点,助理敲门提醒她该下班了,她才从成堆的文件中抬起头,颈椎发出僵硬的抗议。
“大家辛苦了,明天见。”她对还在埋头苦干的团队成员们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走出办公楼,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迎面拂来。量羽站在街边等车,晚风吹动她樱粉与淡绿交织的发丝。她不自觉地将发丝别到耳后,这个动作牵扯起一些久远的、关于这头秀发带来的不愉快记忆。她不经意间回头,看见那家便利店依旧亮着温暖的灯光。鬼使神差地,她再次推门走了进去。
“欢迎光临。”店员热情地打招呼,似乎认出了她。量羽站在咖啡机前犹豫了片刻,指尖在几种饮品选项上徘徊,最终还是点了一杯樱花咖啡。这次,她提前确认了账户余额,确保万无一失。
“今天怎么没见你那个朋友?”结账时,店员一边扫码,一边随口问道。
量羽一愣,心头莫名一跳:“什么朋友?”
“就是下午帮你付钱的那个男生啊。”店员笑着,语气带着几分熟稔,“他下午又来了,在这儿坐了好一会儿,还问起你呢。”
量羽接过咖啡,指尖接触到温热的杯壁,却感到一丝微凉:“他问我什么?”
“就问你是不是常来,喜欢喝什么。”店员回忆着,“那男生真有意思,说是只要看视频就能赚钱,还给我演示了一下。可惜我试了试,一天也赚不到一杯咖啡钱,看来这钱也不是谁都能赚的。”
量羽握着咖啡,感觉那点凉意似乎顺着指尖蔓延开了。他果然又来了,还在打听她。
接下来的三天,量羽刻意避开了那家便利店。她让助理帮她买咖啡,或者干脆喝公司茶水间那寡淡的速溶咖啡。虽然味道差强人意,提神效果也大打折扣,但至少不会让她想起那双过于纯粹、仿佛能看透一切的金色眼睛,以及那种被无形关注的感觉。
周四下午,持续低迷的“浮光”项目终于出现了转机。“量羽姐,好消息!”小林几乎是冲进她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久违的兴奋,“‘花屿’那个山寨标签被平台下架了!官方判定涉及不正当竞争!”
量羽立刻调出数据后台,果然看到对方的声量曲线正在断崖式下滑。而更让她惊喜的是,团队新策划的“寻找你的浮光时刻”话题,在没有任何付费推广的情况下,自然流量开始诡异地攀升。
“怎么回事?”她保持冷静,追问道。
“好像是有个粉丝不多的公益账号转发了我们的活动,意外带动了一批高质量的自然流量。”小林兴奋地补充,“而且,不止如此,有个神秘用户一直在各个平台帮我们做正面引导和舆论维护,用的方式都很……特别。”
“特别?”量羽挑眉。
“他好像极其精通算法,发布的每个内容,时机、话题、标签都卡得恰到好处,总是在最关键的时间点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像精准投放的病毒一样扩散。”小林把平板递给她,上面是一个刚发布不久的短视频,“你看这个,效果简直诡异。”
屏幕上,视频正在循环播放。画面里没有露脸,只有一双手在拆解“浮光”新品的包装,动作轻柔而仔细。
背景音是一个清朗的男声,正用带着些许雀跃的语调讲解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材质细节。视频的制作算不上多么精良,但发布不到两小时,点赞已经破万,评论区一片好评。
“这个账号查过了吗?”量羽盯着那双手,心中已有预感。
“查了,是个全新的账号,没有任何历史内容,唯一关注的就是我们的官方账号。”小林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迟疑,“而且,量羽姐,这个视频里用来测评的产品……是明天才正式在线下旗舰店发售的限量版,理论上不应该现在出现在市面上。”
量羽的心猛地一跳,那个清朗的、带着天然雀跃感,如同山涧流水般的声音,她记得很清楚。
是加拾。
下班时,量羽故意绕了一段路,从便利店门口经过。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玻璃窗,那个熟悉的身影果然坐在老位置上,面前摆着一杯粉色的饮料,正低头专注地看着手机,柔和的灯光为他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
她只在原地停顿了两秒,便推门走了进去,径直在他对面坐下。
“好久不见。”她开口,声音平静。
加拾抬起头,看到她,那双金色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喜,像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细碎的光。“你来了。”他的声音里带着自然的欢欣,手机屏幕上,熟悉的“+10金币”动画刚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