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第十七章面具之下,锋芒暗藏

      江城市第一中学的高中部,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对于周星尘而言,这里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一个他可以暂时挣脱“周家养子”这个窒息身份,披上另一层更荣耀、也更自由面具的角斗场。

      开学第一天,分班榜前。

      “周星尘?是那个全市第一的周星尘吗?”
      “是他!哇,他也在我们班!”
      “看起来好安静,好帅啊……”

      细碎的议论声像背景音一样萦绕在耳边。周星尘面无表情地站在榜前,目光扫过“高一(1)班”下面自己的名字,内心毫无波澜。这个第一名,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他需要光环,需要正当的、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和关注度,这能为他提供一层保护色,也能让周鸿儒更加“看重”他的价值。

      他转身离开人群,背影清瘦却挺拔,校服穿在他身上,有一种难言的清冷气质。

      尖子班的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无形。周星尘很快成为了各科老师眼中的“香馍馍”。他思路清晰,反应极快,无论多难的题目,他总能找到最简洁的解法。但他从不张扬,回答问题时语气平静,甚至会刻意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卡壳”,将表现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他深知,过犹不及。绝对的完美会引来过多的探究,而他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优秀,足以让人重视,又不至于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这个新环境里,他也开始有意识地“筛选”周围的人。

      林浩,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对计算机有着狂热兴趣的男生,坐在他斜后方。周星尘在一次信息技术课上,“无意间”指出了老师都未曾察觉的一个算法优化方案,引来了林浩课后狂热的讨论。周星尘只是偶尔点拨几句,便让林浩惊为天人,迅速将他引为知己。

      陈璐,语文课代表,文静秀气,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她会拿着自己写的诗,小心翼翼地向周星尘请教,眼神里带着纯粹的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周星尘会给出精准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语气温和,但目光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还有几个家境优渥,同样聪慧的同学,周星尘与他们维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不疏远,不亲近,但必要时,他会展现出恰到好处的“义气”,比如在小组作业中承担最难的部分,或者在他们遇到难题时点到为止的提示。他像一位高明的织网者,开始布下自己的人脉节点,这些节点现在看似无用,但未来或许能成为他信息网络的一部分。

      然而,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那个叫苏晚晴的女孩。

      她是隔壁班的文艺委员,明媚张扬,像一朵迎着太阳盛放的向日葵。她会在篮球场边大声为班级加油,也会在走廊里直接拦住周星尘,递上一瓶水,眼神大胆而直接。

      “周星尘,这道物理题我不会,能教教我吗?”她的借口拙劣,但笑容灿烂,让人难以拒绝。

      周星尘会接过题目,耐心讲解,思路清晰,语气平稳,就像在完成一项老师交代的任务。苏晚晴托着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周星尘,你好像从来都不会笑。”有一次,她突然说道。

      周星尘翻书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题讲完了,还有事吗?”

      他起身离开,留下苏晚晴有些气馁又更加感兴趣地看着他的背影。

      对于苏晚晴,或者说对于任何试图靠近他内心的异性,周星尘都抱持着最高的警惕。感情是软肋,是变数,是他精密复仇计划中最不需要的干扰项。周星玥那份复杂的“温暖”已经让他如履薄冰,他不能再允许任何意外闯入他冰封的内心世界。

      放学回到周家别墅,他必须立刻切换回“周星尘模式”。

      “听说你这次小考又是第一?”周星曜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语气酸溜溜的,“可以啊,我的好‘弟弟’,在外面挺给我周家长脸。”

      周星尘垂着眼,将书包放好,语气平淡:“运气好。”

      “运气?”周星曜嗤笑一声,“我的作业呢?拿来‘参考’一下。”

      “在书包第二层,我已经写好了。”周星尘应道。他早已习惯,甚至主动为周星翰准备好一切,这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模仿周星曜那略显潦草的笔迹,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周鸿儒偶尔会在饭桌上问起他的学习,语气是带着算计的赞许:“星尘不错,继续保持。将来公司里,很多地方需要你这样的高材生。”

      周星尘会恭敬地点头:“谢谢爸,我会努力。” 内心却在冷笑。

      夜晚,他锁好房门,才会卸下所有面具。台灯下,他摊开的并非全是高中课本,还有他从周鸿儒书房里偷偷复印的、关于周家早期一些地产项目的模糊资料,以及一些法律和经济学的书籍。

      他的手指拂过书页,眼神专注而冰冷。

      有时候同学们那些明媚的笑脸偶尔会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但很快就被他强行按下。他现在不需要光,他只需要在黑暗中视物的能力。
      那些来自同学的好感,老师的青睐,如同投向深潭的石子,或许能激起一丝涟漪,但永远无法改变潭水的冰冷与深邃。

      在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高中时代,周星尘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钢丝上。一边用绝对的实力编织着荣耀的保护网,一边用冷漠的态度隔绝着可能的情感软肋。他知道,他必须足够完美,也足够“正常”,才能让周家放松警惕,才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磨砺那把最终将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

      他的锋芒,必须隐藏在温顺与优秀的面具之下,直至最终图穷匕见的那一刻。

      短暂的周末,那栋奢华而冰冷的别墅,对周星尘而言,不过是从一个战场转入另一个更隐蔽的战场。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香氛混合的、属于周家的特有气味。

      最先迎接他的,往往是张姨。她是周家的老保姆,从周星玥幼时就在了,也是这个家里,唯一曾对年幼的高羽霖流露过些许纯粹善意的外人。

      “星尘少爷,回来了。”张姨接过他的书包,声音温和,但眼神总是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那里面有关切,有怜悯,或许还有一丝愧疚——在周星尘被周星翰关禁闭饿得发昏的童年,她曾偷偷塞过两个馒头,被苏曼君发现后,被不轻不重地训诫过“要懂得分寸”。

      此刻,她看着周星尘略显苍白的脸,下意识地小声叨念:“脸色不好,学习再忙也要记得喝汤,我炖了……”

      “谢谢张姨,我不饿。”周星尘礼貌地打断,声音平静无波。他感念那份旧情,但更清楚这份善意的脆弱。他不能接受,也不敢接受。任何额外的关注,都可能成为周星曜母子刁难张姨的把柄,也可能打破他自己用冷漠筑起的护盾。他快步上楼,将那份微暖的关怀隔绝在身后。

      晚餐是周家每日例行的“表演课”。长条餐桌,水晶吊灯映照得餐具熠熠生辉。一家五口人,整整齐齐,端端正正。(自从周星尘读初中以后他已经被“父亲”叫上桌吃饭,把常理当成是恩赐就是他的惯用伎俩)

      父亲周鸿儒坐在主位,翻阅着平板电脑上的财经新闻。他偶尔抬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周星尘,问话如同上司听取汇报:
      “这次月考,年级排名稳住没有?
      ”
      “听说苏家的女儿和你同班?适当保持联系,苏家和我们有生意往来。”

      他的每一句“关心”都带着明确的功利目的,是在评估“资产”的增值情况,是在计算“棋子”的潜在价值。周星尘的回答永远简洁、恭顺:“稳住了。”“我知道,爸。”他完美地扮演着那个被赐予命运、因而感恩戴德的养子角色。

      母亲苏曼君坐在周鸿儒右手边,优雅地用餐,姿态无可挑剔。她对周星尘的态度,是一种彻底的、冰冷的“无视”。她不会像周星曜那样直接欺辱,她的方式是将其“物化”。她不会记得他的口味,不会在意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家里一件不起眼的摆设。偶尔,当周星翰故意找茬时,她会轻轻放下刀叉,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一句:“曜曜,注意餐桌礼仪。”她维护的不是周星尘,而是周家表面的“体面”,以及她亲生儿子的“教养”。

      周星曜 自然是这场晚餐的搅局者。他会故意将不吃的菜拨到周星尘碗里,会阴阳怪气地“夸奖”弟弟成绩好,暗示那是巴结老师所得。

      周星尘始终垂着眼,默默承受,或将那些菜拨到一边,继续吃自己的饭。他的沉默不是懦弱,是战略性的忽视,是在心中记账本上又添一笔的冷静。

      而周星玥,是这场冰冷宴席上,周星尘唯一需要全力应对的变量。

      她通常会坐在周星尘斜对面。当周星曜过分时,她会抬起清澈的眼眸,带着不赞同的神色看向弟弟。有时,她会轻声转移话题,谈论起学校乐团的新曲子,或是某本小说,试图缓和气氛。她的声音像一道微光,试图穿透这压抑的浓雾。

      周星尘能感受到她的善意,但这善意让他如坐针毡。他不能回应,不能流露出任何可能被解读为“靠近”的信号。周星翰会因此变本加厉,苏曼君会投来审视的目光,周鸿儒则会若有所思。

      有一次,周星曜再次嘲讽他“寄人篱下”,周星玥忍不住出声:“周星曜!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周星尘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一紧,随即松开。他抬起头,没有看周星玥,而是直接看向周鸿儒,语气平稳地汇报起一项他“无意中”了解到的、可能与周家业务相关的政策动向。
      他成功地转移了周鸿儒的注意力,也将周星玥的解围不动声色地推开了。

      餐后,周星玥在楼梯转角追上他,递过一个包装精致的进口巧克力。“星曜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周星尘看着那块巧克力,没有接。“谢谢姐姐,我不需要。”他顿了顿,补充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习惯了。”
      他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受伤,心里某个角落也随之刺痛。但他必须如此。她是他黑暗世界里唯一的光源,而他,不能让自己这满身的泥泞玷污了光,更不能让这光,照见他身后那条唯一的、通往复仇的黑暗小径。

      他转身回房,关上门,将外界的一切隔绝。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属于他。他拿出藏起的父母的旧照,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模糊的笑容。

      家?这里从来不是他的家。
      这里是囚笼,是角斗场,是他必须亲手摧毁的罪恶堡垒。而所有在这里承受的冷漠、欺辱和那份无法回应的微光,都将化为燃料,注入他心中那场即将到来的、毁灭一切的风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