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北疆风起 ...

  •   宫变平息后,御医连夜为黎渊处理脖颈伤口,万幸只是皮肉伤,未伤及要害。江墨守在榻边,一遍遍为他擦拭额头的冷汗,心中满是后怕——若方才黎王再决绝一分,或是京畿卫戍军晚到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黎渊昏睡了大半日,醒来时窗外已近黄昏。他撑着坐起身,胸口的剑伤与脖颈的割伤一同牵扯着疼,却依旧强打起精神:“江墨,传我令,让老臣们即刻入宫议事。”

      “陛下,您伤势未愈,不如先静养一日?”江墨劝道。

      “养不起了。”黎渊摇头,眼底是掩不住的疲惫,却更有不容动摇的坚定,“黎王虽退,但其主力仍在北疆,与蛮族的勾结也未中断,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我若静养,便是给了他们喘息之机。”

      不多时,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躬身入殿,皆是黎渊登基后倚重的忠良。黎渊将黎王通敌的证据一一呈上,从蛮族密信到织锦坊线索,再到太医遗物中的私印,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老臣请战!”兵部尚书跪倒在地,声如洪钟,“黎王逆贼,勾结外敌,背叛家国,臣愿率京畿卫戍军,北上平叛!”

      “不可。”黎渊抬手制止,“京畿乃天子脚下,需留重兵镇守,以防内乱。北疆地形复杂,黎王经营多年,仅凭京军贸然前往,恐难取胜。”他看向殿外,目光似穿透了层层宫墙,落在遥远的北疆草原,“许逸、宁绪已带着玉符前往北疆,联络不满黎王的将领,待他们稳住北疆半数兵力,我们再内外夹击,方能一战定乾坤。”

      议事结束后,黎渊屏退众人,独留江墨在殿内。他从枕下取出一枚小巧的虎符,递了过去:“这是调兵暗符,你明日启程,前往边境重镇云城,协助许逸他们整合兵力。记住,务必查清黎王与蛮族的粮草囤积地,断其补给。”

      江墨接过虎符,入手冰凉,却沉甸甸的全是信任:“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只是您孤身留在京城,臣放心不下。”

      “我身边有老臣们辅佐,还有京军护卫,无碍。”黎渊笑了笑,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此去凶险,万事小心。若事不可为,先保自身安全,切记,你活着,对我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江墨鼻尖一酸,躬身行了个大礼:“臣,遵旨。”

      次日清晨,江墨乔装成商人,悄然离京。而黎渊则开始了雷厉风行的整军——清洗朝中黎王安插的眼线,提拔忠勇将士,加固京城防务,同时开仓放粮,安抚民心。短短半月,京城便从宫变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军心民心,日渐稳固。

      与此同时,北疆草原上,许逸与宁绪已凭借玉符和黎渊的密令,联络上了三位不满黎王通敌的将领。三人皆是北疆军的中坚力量,麾下兵力合计近五万,只是一直被黎王架空,苦无机会反抗。

      “黎王这半年来,每月都会派亲信押送粮草前往黑风谷,那里定然是他与蛮族的联络据点。”一位络腮胡将领沉声道,“而且蛮族首领已承诺,待黎王夺下京城,便将雁门关以南的三州之地割让给蛮族,这简直是卖国求荣!”

      宁绪折扇敲着掌心,眸色冰冷:“黑风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硬攻恐伤亡惨重。不如我们设伏,截下他下次押送的粮草,再趁机火烧黑风谷,断其臂膀。”

      许逸点头赞同:“此事需周密计划。我们可分兵三路,一路佯装袭扰黎王主营,吸引其注意力;一路埋伏在粮草押送必经之路的峡谷中;另一路则趁夜潜入黑风谷,放火焚烧粮草与军械。”

      正商议间,帐外传来通报,江墨已抵达营中。三人相见,皆是大喜,江墨带来了京城的近况与黎渊的最新指令,更带来了京军即将北上的消息。

      “有陛下坐镇京城,有江兄前来相助,此次定能一举拿下黎王!”络腮胡将领振奋道。

      四人连夜制定详细计划,只待黎王下次押送粮草。而此刻的黎王大营中,黎王正对着蛮族使者面色阴沉:“为何粮草迟迟未到?再拖下去,我军士气低落,如何南下逼宫?”

      使者冷笑一声:“我族骑兵已集结完毕,只待黎王按约定打开雁门关。至于粮草,需黎王先交出玉符作为凭证,我族自然会按时送达。”

      黎王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满是戾气。他深知蛮族狡诈,却又不得不依赖其兵力,只能咬牙道:“三日后,我会派人将玉符送去。但你们需记住,若敢耍花样,我便率北疆军与你们同归于尽!”

      使者得意而去,黎王望着帐外的夜色,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他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围猎,已然悄然布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