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凯旋归来 ...
-
腊月的都城飘着细碎的雪,城门却比往日热闹了数倍。百姓们自发挤在街道两侧,踮着脚望向远方——今日,是许逸率军从酒泉郡凯旋的日子。
辰时刚过,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伴随着“咚咚”的战鼓声,一面绣着“许”字的军旗率先出现在视线里。寒风中,军旗猎猎作响,旗下的士兵们虽面带风尘,甲胄上还沾着未洗去的污渍,却个个身姿挺拔,眼神明亮。许逸一身银甲,勒马走在队伍最前方,长枪斜挎在身后,腰间悬挂的蛮族首领首级,无声诉说着此战的辉煌。
“是许将军!许将军回来了!”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瞬间点燃了百姓的热情。欢呼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追着军队奔跑,手中挥舞着小小的旗帜;老人们则抹着眼泪,口中不停念叨着“平安就好”。
许逸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对着百姓们拱手行礼。他刚要开口,却见人群分开一条通路,黎渊带着黎辞、宁绪等人快步走来。黎渊今日未穿龙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却依旧难掩帝王的威严。看到许逸,他眼中的疲惫瞬间散去,快步上前,一把握住许逸的手臂:“许卿,辛苦你了!”
“陛下!”许逸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臣幸不辱命!酒泉郡已彻底肃清蛮族残余势力,漠北边境暂归安稳!”
黎渊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身后整齐的军队,心中百感交集。此前因诛杀奸臣落下的“暴君”流言,虽未完全消散,却已淡了许多。如今许逸凯旋,无疑是给都城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朝堂的士气为之一振。
“好!好!”黎渊连说两个“好”字,声音都有些发颤,“快,随朕入宫!朕已备好庆功宴,为你和将士们接风洗尘!”
许逸刚要应下,目光却在人群中扫过,似乎在寻找什么。黎渊看出他的心思,轻声道:“墨儿还在青州守城,秦将军传来消息,青州战事已稳,待开春后,他们便能班师回朝。”
许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释然,随即重重点头:“有江大人在,臣放心。”
一行人向着皇宫走去,百姓们跟在身后,欢呼声一路未停。此前那些悄悄议论“暴君”的人,此刻看着黎渊与许逸并肩而行的身影,看着军队带回的捷报,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若真是暴君,怎会有如此忠诚的将领?怎会有这般安稳的边境?
庆功宴上,黎渊亲自为许逸斟酒,将他封为“镇北侯”,赏赐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将士们也各有封赏,一时间,大殿内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宁绪坐在一旁,看着许逸,眼中满是愧疚:“许将军,此前因我之过,让你在酒泉郡多了许多麻烦,我……”
许逸笑着打断他:“宁大人不必自责。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若不是陛下与长公主及时清除朝堂奸臣,稳定后方,我也难以安心作战。”
黎辞端着酒杯,轻声道:“许将军说得是。如今酒泉郡安稳,青州战事也渐入佳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林深余党与海外势力,不足为惧。”
黎渊看着殿内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独自背负“暴君”骂名的日子,终会过去。待青州的江墨也凯旋归来,待所有危机都解除,黎国定会迎来真正的清明。
宴席过半,许逸起身,对着黎渊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请求。”
“许卿但说无妨。”
“臣此次归来,见都城百姓虽安居乐业,却仍有部分人因流言而对陛下心存误解。”许逸沉声道,“臣愿在明日召集百姓,将酒泉郡的战事、朝堂奸臣的罪行一一说明,让百姓们知道,陛下并非暴君,而是一心为黎国的明君!”
黎渊心中一动,看着许逸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旁的黎辞与宁绪,缓缓点头:“好,便依你。”
次日,许逸站在都城的广场上,当着数万百姓的面,讲述了酒泉郡的战事,讲述了奸臣如何拖延粮草、传递军情,如何导致将士伤亡。他将蛮族首领的首级示众,将缴获的通敌信件宣读,字字句句,都印证着黎渊除奸的必要性。
百姓们听着,沉默良久,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陛下英明!”“陛下万岁!”此前的误解与流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彻底烟消云散。
御书房内,黎渊听着宫外的欢呼声,嘴角终于露出一抹久违的笑容。黎辞走进来,手中捧着一杯热茶:“皇兄,你看,百姓们终究是明白你的。”
黎渊接过热茶,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他望着窗外渐渐停落的雪花,轻声道:“是啊,只要黎国安稳,百姓安康,这点等待与误解,都值得。”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青州的江墨还在等他,林深的余党仍未彻底清除,海外势力也虎视眈眈。但此刻,有忠诚的将领,有聪慧的皇妹,有理解他的百姓,他便有了底气——无论前路还有多少风雨,他都能带着黎国,一步步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