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刑审破局 ...

  •   天牢的寒气比深秋的夜露更甚,石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缝隙缓缓滴落,在寂静中敲出沉闷的回响。大理寺卿李嵩手持卷宗,站在审讯室中央,目光如炬地盯着阶下囚椅上的周显。两日来,周显要么缄口不言,要么便翻来覆去重复“皇后构陷”的说辞,半点有用的信息都不肯吐露。

      “周侍郎,”李嵩将卷宗重重拍在案上,纸张摩擦的声响在密闭空间里格外刺耳,“昨日陛下已命人查抄你府中暗格,搜出你与海外番邦往来的书信,信中明明白白写着‘待海船至,内纵火为号’,你还要狡辩到何时?”

      周显的身子猛地一僵,原本挺直的脊背瞬间垮了下去,脸色由白转青,双手死死攥着囚服的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证据打垮了心理防线。

      恰在此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黎渊与江墨并肩走了进来。江墨手臂上的伤口已包扎妥当,虽脸色仍有些苍白,眼神却依旧清亮。他看着阶下失魂落魄的周显,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显,你勾结海外势力,意图颠覆黎国,已是死罪。但你若能供出林深余党在都城的藏匿点,以及沿海据点的具体布防,陛下或许还能留你家人一命。”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彻底击碎了周显最后的侥幸。他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地喊道:“我招!我全都招!”他颤抖着说出一串名字,皆是朝中中层官员,还供出林深余党在城南废弃粮仓设下的秘密据点,“至于沿海那处据点……设有三道暗哨,还埋了火药,若有异动,便会引爆炸药阻断航道!”

      黎渊闻言,脸色愈发凝重,当即转身对身后的禁军统领下令:“立刻派兵包围城南粮仓,务必将余党一网打尽,不得走漏一人!另外,快马加派信使,告知沿海守军据点的暗哨与火药位置,让他们提前排查,小心应对!”

      禁军统领领命而去,审讯室的气氛终于稍缓。李嵩将周显的供词记录在案,让他签字画押后,便命人将其押回牢房。黎渊看着供词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沉声道:“没想到林深布下这么多后手,若不是墨儿冒险查出周显的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江墨微微摇头,目光落在供词上那处“沿海火药”的标注上:“陛下,臣总觉得此事仍有蹊跷。林深既要引外兵入境,为何又要在据点埋火药?这更像是……为了拖延时间,或是掩盖什么。”

      他的话让黎渊心中一凛,正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内侍慌张的通报声:“陛下!沿海急报!三日前有不明海船在青州海域徘徊,今日清晨突然对青州港口发起袭击,守军虽奋力抵抗,却因对方火力过猛,已伤亡惨重!”

      “什么?”黎渊猛地攥紧了拳头,供词从手中滑落,“青州港是黎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沿海防御的关键之地,他们竟选在那里动手!”他快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眼中满是决绝,“传朕旨意,命镇国将军秦峰率三万精兵驰援青州,务必守住港口,将海寇击退!”

      江墨走到黎渊身边,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轻声道:“陛下,都城这边有臣盯着,您无需担忧。只是青州路途遥远,秦将军出发前,最好让他带上周显供出的据点布防图,或许能避开林深设下的陷阱。”

      黎渊转头看向江墨,眼中的焦灼渐渐被信任取代。他伸手握住江墨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力量:“好,都听你的。朕已命人备好粮草与军械,秦将军明日一早就会启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在都城也要多加小心,如今周显招供,那些余党必定惶惶不安,说不定会狗急跳墙。”

      江墨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放心,臣会保护好自己,也会稳住都城的局势,等您带着捷报回来。”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校场上已是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秦峰一身戎装,手持长枪,率领三万精兵整齐列队。黎渊亲自来到校场为将士们送行,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声音洪亮而有力:“将士们!青州港遭海寇袭击,黎国的国土正在被侵犯,百姓正在受苦难!朕命你们随秦将军出征,务必击退海寇,守住青州,护我黎国山河!”

      “击退海寇!护我山河!”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秦峰翻身跃上马背,对着黎渊拱手行礼:“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说罢,他挥动马鞭,大喝一声“出发!”,三万精兵便如潮水般向着城外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弥漫开来,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

      黎渊站在高台上,目送大军远去,直到再也看不到身影,才缓缓转身。江墨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校场,静静站在他身后。两人目光相接,无需多言,便已读懂彼此心中的牵挂与决心——一边是千里之外的战场硝烟,一边是都城之中的暗流未平,唯有同心携手,才能渡过这重重危机。

      天牢的寒气比深秋的夜露更甚,石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缝隙缓缓滴落,在寂静中敲出沉闷的回响。大理寺卿李嵩手持卷宗,站在审讯室中央,目光如炬地盯着阶下囚椅上的周显。两日来,周显要么缄口不言,要么便翻来覆去重复“皇后构陷”的说辞,半点有用的信息都不肯吐露。

      “周侍郎,”李嵩将卷宗重重拍在案上,纸张摩擦的声响在密闭空间里格外刺耳,“昨日陛下已命人查抄你府中暗格,搜出你与海外番邦往来的书信,信中明明白白写着‘待海船至,内纵火为号’,你还要狡辩到何时?”

      周显的身子猛地一僵,原本挺直的脊背瞬间垮了下去,脸色由白转青,双手死死攥着囚服的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证据打垮了心理防线。

      恰在此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黎渊与江墨并肩走了进来。江墨手臂上的伤口已包扎妥当,虽脸色仍有些苍白,眼神却依旧清亮。他看着阶下失魂落魄的周显,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显,你勾结海外势力,意图颠覆黎国,已是死罪。但你若能供出林深余党在都城的藏匿点,以及沿海据点的具体布防,陛下或许还能留你家人一命。”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彻底击碎了周显最后的侥幸。他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地喊道:“我招!我全都招!”他颤抖着说出一串名字,皆是朝中中层官员,还供出林深余党在城南废弃粮仓设下的秘密据点,“至于沿海那处据点……设有三道暗哨,还埋了火药,若有异动,便会引爆炸药阻断航道!”

      黎渊闻言,脸色愈发凝重,当即转身对身后的禁军统领下令:“立刻派兵包围城南粮仓,务必将余党一网打尽,不得走漏一人!另外,快马加派信使,告知沿海守军据点的暗哨与火药位置,让他们提前排查,小心应对!”

      禁军统领领命而去,审讯室的气氛终于稍缓。李嵩将周显的供词记录在案,让他签字画押后,便命人将其押回牢房。黎渊看着供词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沉声道:“没想到林深布下这么多后手,若不是墨儿冒险查出周显的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江墨微微摇头,目光落在供词上那处“沿海火药”的标注上:“陛下,臣总觉得此事仍有蹊跷。林深既要引外兵入境,为何又要在据点埋火药?这更像是……为了拖延时间,或是掩盖什么。”

      他的话让黎渊心中一凛,正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内侍慌张的通报声:“陛下!沿海急报!三日前有不明海船在青州海域徘徊,今日清晨突然对青州港口发起袭击,守军虽奋力抵抗,却因对方火力过猛,已伤亡惨重!”

      “什么?”黎渊猛地攥紧了拳头,供词从手中滑落,“青州港是黎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沿海防御的关键之地,他们竟选在那里动手!”他快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眼中满是决绝,“传朕旨意,命镇国将军秦峰率三万精兵驰援青州,务必守住港口,将海寇击退!”

      江墨走到黎渊身边,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轻声道:“陛下,都城这边有臣盯着,您无需担忧。只是青州路途遥远,秦将军出发前,最好让他带上周显供出的据点布防图,或许能避开林深设下的陷阱。”

      黎渊转头看向江墨,眼中的焦灼渐渐被信任取代。他伸手握住江墨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力量:“好,都听你的。朕已命人备好粮草与军械,秦将军明日一早就会启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在都城也要多加小心,如今周显招供,那些余党必定惶惶不安,说不定会狗急跳墙。”

      江墨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放心,臣会保护好自己,也会稳住都城的局势,等您带着捷报回来。”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校场上已是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秦峰一身戎装,手持长枪,率领三万精兵整齐列队。黎渊亲自来到校场为将士们送行,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声音洪亮而有力:“将士们!青州港遭海寇袭击,黎国的国土正在被侵犯,百姓正在受苦难!朕命你们随秦将军出征,务必击退海寇,守住青州,护我黎国山河!”

      “击退海寇!护我山河!”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秦峰翻身跃上马背,对着黎渊拱手行礼:“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说罢,他挥动马鞭,大喝一声“出发!”,三万精兵便如潮水般向着城外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弥漫开来,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

      黎渊站在高台上,目送大军远去,直到再也看不到身影,才缓缓转身。江墨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校场,静静站在他身后。两人目光相接,无需多言,便已读懂彼此心中的牵挂与决心——一边是千里之外的战场硝烟,一边是都城之中的暗流未平,唯有同心携手,才能渡过这重重危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