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曲辕犁(二) ...


  •   诸葛亮办事利落,行动力快的堪称雷厉风行,不过才过了两天时间,便有仆人找上门来,言道已禀明主公,说有事要在前厅一叙。

      刘微心知这件事时机成熟,正值火候。她坐在椅子上,对着面前的铜镜仔细整理了衣冠,依然是那身洗的半旧的素色衣裙,没什么引人注意的,好歹衣服浆洗的十分干净。她用冷水洗了洗脸,一片冰凉沁入心底,尤其是神色间那片病弱的恹恹之气已被驱散大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的里的一种近乎沉静的从容,导致整个人显得格外有精神。阿斗好奇地想要跟着去,却被她温言安抚,留在了院子里。

      刘微进入前厅,抬头看见坐于主位的是刘备,刘备宽和,她见到他,悬着的心落了一般半。关羽、张飞分坐两侧,左手边的是神色严肃的关羽,右手边的是眼睛瞪的铜铃似的的张飞。因为诸葛亮的病情还未全部恢复,被刘备安排在刘备下首坐榻的位置。她进来的时候,他正倚在那里微笑倾听其余三人的讨论。她一进门,四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在她的身上。

      “小妹来了,快请坐。”刘备语气跟以往一样的温和。他用手指了指早已备好的席位,看向刘微的眼神,除了来自兄长身份的担忧,更多了几分喜悦与希冀。看来,诸葛亮已经详细告知他们“曲辕犁“的事情。

      刘微规规矩矩地行礼,听到刘备的话坐下,脊背挺得笔直,不失礼也不卑微,姿态端庄,温和大方。

      “孔明已与我说了批量生产和更换犁具的事,”刘备没有太多寒暄,直截了当的说道,“小妹,如今我们正值创业前期,基业未立,不仅新野粮食短缺,兵员也少,甚至资金也紧张。如果我们要打造新式农具,那就得需要耗费极大的资源。不仅要消耗大量金钱和铁器,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如果……此次改造犁具并未成功,底下的人有意见,认为咱这是瞎折腾,那将动摇军心民心啊。”他并非不信任妹妹,而是作为主君,他必须权衡利弊,每一分资源都来之不易。

      刘备话音刚落,张飞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急切的说道:“我同意大哥的话!种地的事情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操心就是了!妹子你身体刚恢复好,干啥关心这等闲杂之事?”他嗓门虽大,意思却十分清楚,在他的心里,女子应该温柔贤良,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是为了一些与自己无关的匠作之事操心。

      关羽则敲着桌面,眉头紧蹙,声音沉稳,字字如锤:“农事是立身之本,不可作儿戏,轻易决定。按小妹你所讲的,那曲辕犁可以极大的提升耕作的效率,不知有何证据来证明你所说的话是正确的,能够让人信服,毕竟,我这些年走南闯北,实在没有听说过半分关于这种犁具的事情,焉知此物不是空中楼阁,是个花架子?”他问得直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刘微,不放过她脸上一丝一毫的变化。

      面对连番的质疑声,刘微面上并未慌乱,心里却不免有些发虚。但幸亏她早有准备,知道空口无凭难以取信。她看向诸葛亮,微微颔首,然后对刘备道:“兄长您刚才的顾虑,三将军、关将军的疑问都非常的有道理。既然现在口说无凭,不如出具实物来证明,我昨夜已凭记忆,将‘曲辕犁’的图形大致绘出,请兄长与诸位过目。”

      说着,她长长的舒出一口气,快速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精致的绢帛,双手朝上。这是她昨夜趁睡前的功夫,用墨水蘸湿进行绘制。虽然笔法拙劣,只是粗浅勾勒的草图,但是犁具的结构描绘的十分清晰,关键部位如弯曲的犁辕、可以调节深浅的犁评、利于破土的犁铧等都明确,她都特意标注了出来,没有遗漏。

      一名侍从立刻上前从刘微手里将绢帛接过,呈给刘备。刘备双手展开绢帛,眼神中带着些许好奇和探究。连旁边的关羽、张飞也凑近观看。可惜只有诸葛亮因行动不便,只能微微侧身,他的目光也落在那绢帛上,想看个究竟。

      图纸上的器物结构与现今通用的直辕犁迥异不同,那一道流畅的弯曲犁辕尤为醒目。

      “此物……便是曲辕犁?形态果然新奇。”刘备指着图纸上弯曲的线条,面上带有几分疑惑。他虽然名为中山靖王之后,但也曾织布贩履,对底层人民的生活多有了解,但这种形态的犁具,简直是闻所未闻。

      “正是。”刘微站起身,缓步走到厅堂中央,用通俗易懂的话对图纸进行解释,“兄长您请看,现如今农人普遍使用的是直辕犁,直辕犁的犁辕又长又直,想要转弯换个方向,都十分笨重,必须需要极大的空间才能够继续使用,尽管如此,这种样式的直辕犁必须依靠两头牛才能进行牵拉指引,农民不仅要费劲全身的力气才能拉的动,而且时间占用的长不说,效率还十分低下。然而我画的这个曲辕犁,犁辕身长呈弯曲的状态,转弯时十分灵活,一头牛便可以拉动。此处增设了一个小机关,我把它叫做犁评,”她指向图纸上一处结构,“通过调节这个犁评可以控制犁箭上下活动,还可以轻松调节耕地的深度。最后,图纸上这个地方叫犁壁,我是特地将它设计成呈曲面的形状,当农夫使用的时候,犁壁不仅能够破开泥土,还能够将翻起的土块破碎,将翻转过来的杂草虫卵以及庄稼秸秆埋在底下,地里松软的泥土蕴含丰富的有机物,更有利于播种和作物的生长。”

      她言语清晰,解释深入浅出,不仅说明了结构,更点明了其带来的具体好处:省牛、省力、转弯快、耕得深、碎土好,这五大卖点每一点都戳在军民最迫切的需求上。

      关羽凝神细看图样,又对比自己记忆中直辕犁的劳作场景,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虽不事农耕,但通晓军阵,深知后勤转运的困难,如若农具能够效率提升,就意味着同样的人力牛力,能够耕种出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草,这于军队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如果真的像小妹所言,一牛的力气便可以替代二头牛的力气,可以直接转弯,并且耕作便捷……”关羽沉吟道,“确实能够省下不少畜力、人力,此物于国于民有大用。”

      张飞虽然对技术方面的问题一知半解,但他仍然瞪大眼睛看着图,“一牛当两牛用”这句话他听懂了,挠了挠头:“嘿!要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能够开垦更多的荒地?”

      诸葛亮此时缓缓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主公,二位将军。亮观此图,结构精巧,合乎力学之理。弯曲的犁辕,确实能够化解直辕回转的笨拙;增设犁评,可以调控土地的深浅,这亦是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姑小姐所言种种好处,并非虚言。即便初次制作这种犁器,它的效率比不上所描述的,只要能够省下一牛的力气,或许能够提升一二成的耕田速度,于我军民而言,便是雪中送炭了。”

      他的肯定,分量极重。刘备深知诸葛亮之能,见他如此推崇,心中疑虑已去了大半。

      刘备深吸一口气,看向刘微的目光充满了惊奇与激赏:“不想小妹竟有如此巧思!此图……此图若成,功在当代啊!”他顿了顿,下定决心,“好!便依小妹之言!我即刻下令,抽调城中手艺最好的木匠、铁匠,由小妹指点,全力试制此‘曲辕犁’!”

      “兄长英明。”刘微心中一定,知道第一步成功了。她补充道:“首批无需太多,打造三两架即可,寻找可靠的农户进行试用,再与旧的犁进行对比,效果如何,立见分晓。若果然有效,再行推广不迟。”

      她考虑周全,避免盲目投入,提出试用以验证效果,更显稳妥。

      “就依小妹!”刘备抚掌,脸上多日不见的阴霾一扫而空,露出振奋之色,“此事,便全权交由小妹与孔明负责!所需物料、匠人,尽可调配!”

      “微,领命。”刘微郑重应下。

      诸葛亮也微微欠身:“亮,必当竭力协助姑小姐。”

      刘微从厅中出来,看着远处苍茫的天空,和新野城低矮的轮廓,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犁。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开端。她将用超越时代的智慧,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

      而诸葛亮的“竭力协助”,更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与这位千古智者合作,她的许多想法,或许能更快、更好地落地生根。

      基建之路,已然铺开第一块基石。

      (第四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