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春晴 ...
-
雨下了整整两日,终于在第三日清晨放晴。天空碧蓝如洗,阳光格外明澈,将连日来的阴霾潮湿一扫而空。
被雨水浸润过的土地散发出清新的泥土气息,田埂边的野草挂着晶莹的水珠,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沈泊舟惦记着药田,天刚蒙蒙亮就出了门。空气中还带着雨后的凉意,但他脚步轻快,心里揣着一团火。
走到云家院外,他发现院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轻微的响动。他推门进去,正看见云雾蹲在院角的药圃旁,小心翼翼地检查着那些刚冒头的七叶莲幼苗。
“这么早?”沈泊舟放轻脚步走过去,在他身边蹲下。
云雾闻声抬头,见是他,眼中闪过一丝安心。“看看有没有被雨水泡坏。”他指了指几株叶片有些发黄的幼苗,“这几株怕是伤了根。”
阳光透过稀疏的竹篱,在他纤长的睫毛上跳跃。沈泊舟注意到他的指尖沾着泥水,袖口也被露水打湿了,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怜惜。
“让我看看。”他凑近些,仔细察看那几株幼苗的根部,“根须还在,就是有些发软。别急着动它们,让太阳晒一晒,地气回暖了自然就能缓过来。”
他说得笃定,温热的气息拂过云雾的耳畔。云雾微微侧头,轻轻“嗯”了一声。
“吃过早饭了吗?”沈泊舟站起身,很自然地伸手想拉他起来。
云雾看着那只伸到面前的手,骨节分明,掌心带着常年劳作的薄茧。
他犹豫了一瞬,还是将自己的手搭了上去。沈泊舟的手温暖而有力,轻轻一带就将他拉了起来。
“还没。”云雾轻声回答,不着痕迹地抽回手,耳根却悄悄红了。
“正好,我也没吃。”沈泊舟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我娘烙的饼子,还热着,一起吃?”
两人就在院中的石磨旁坐下,分食着还带着体温的饼子。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雨停了,得赶紧去把田里的水排一排。”沈泊舟一边吃一边说,“顺便看看新移栽的苗子怎么样了。要是地太湿,还得撒些草木灰吸潮。”
云雾点点头:“我正想和你说这个。排水渠要再挖深些,特别是低洼的那片。另外……”他顿了顿,看向沈泊舟,“我想在田边种一圈艾草。”
“艾草?”沈泊舟有些不解,“那不是驱蚊用的吗?”
“艾草根系发达,能固土保墒。”云雾解释道,“而且它的气味能驱赶一些害虫,对药材生长有好处。”
沈泊舟恍然大悟,眼里满是钦佩:“还是你想得周到!那咱们今天就去后山挖些艾草回来种上?”
“好。”云雾轻轻点头,唇角泛起一丝浅浅的笑意。
这抹笑意落在沈泊舟眼里,比春日的阳光还要明媚。
他三两口吃完手里的饼子,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饼屑:“那走吧,趁着日头还不毒,先把田里的水排了。”
两人扛着锄头铁锹来到田边。经过两日雨水的浸泡,田里果然积了不少水,新移栽的幼苗在泥泞中显得格外娇弱。
“果然积水了。”沈泊舟皱了皱眉,麻利地卷起裤脚就要下田。
“等等。”云雾拉住他,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那副狐皮护膝,“把这个戴上,田里水凉。”
沈泊舟怔住了,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他没想到云雾连这个都记得。他接过护膝,指尖不经意擦过云雾的手背,两人都微微一颤。
“谢谢。”沈泊舟低声道,声音里带着难言的温柔。
他仔细戴好护膝,这才踏进田里。冰凉的泥水瞬间淹过他的脚踝,但膝盖处却被狐皮护膝保护得严严实实,传来阵阵暖意。
“你去疏通上游的水渠,”沈泊舟对站在田埂上的云雾说,“我把田里的水引到排水沟里。咱们分头行动,快些。”
云雾点点头,扛着铁锹往上游走去。
阳光渐渐热烈起来,照在两人忙碌的身影上。
沈泊舟一锹一锹地挖着排水沟,汗水顺着额角滑落。他不时抬头看看不远处的云雾,见他也在专注地清理着水渠中的淤泥杂物,心里便觉得格外踏实。
“泊舟,”过了一会儿,云雾直起身,朝他这边喊道,“水渠通了,你那边怎么样?”
“马上就好!”沈泊舟扬声应道,手上动作更快了。最后一锹泥土被挖开,田里的积水终于找到了出口,汩汩地流向低处的溪涧。
看着水位渐渐下降,露出湿润的泥土,沈泊舟长舒一口气,用袖子抹了把汗。
这时云雾也从上游走了过来,额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都疏通好了?”沈泊舟迎上去,很自然地递过水囊。
“嗯。”云雾接过水囊,小口喝着。阳光照在他微微泛红的脸上,水珠沿着白皙的脖颈滑落,没入衣领。
沈泊舟看着这一幕,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那我们现在去挖艾草?”
云雾点点头,将水囊还给他:“我知道后山有一片野艾长势很好。”
两人收拾好工具,往后山走去。雨后的山路有些泥泞,沈泊舟走在前面,不时回头伸手扶云雾一把。
这一次,云雾没有拒绝,每次都轻轻搭上他的手,借力跨过泥泞处。
“你看,”走到半山腰,云雾指着不远处一片茂盛的艾草,“就是那里。”
那片艾草长得有半人高,叶片肥厚,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泽,散发着特有的清香。
“长得真好!”沈泊舟赞叹道,挥起锄头就开始挖。
云雾则蹲在一旁,仔细地挑选着健壮的植株,小心地保留它们的根系。两人一个挖,一个整理,配合得十分默契。
“这些应该够了。”不一会儿,云雾看着整理好的一捆艾草说道。
沈泊舟放下锄头,用袖子擦了擦汗:“那咱们回去吧,趁早种下。”
回程的路上,沈泊舟扛着那捆艾草,云雾跟在他身侧。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泥泞的山路上,紧紧相依。
“等艾草长成了,”沈泊舟忽然说道,“咱们可以采些晒干,做成艾绒。冬天的时候可以用来熏屋子,驱寒除湿。”
云雾侧头看他,眼中带着浅浅的笑意:“你还懂这个?”
“我娘每年冬天都会做。”沈泊舟笑道,“她说艾草的味道能让人安心。”
云雾轻轻“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但目光却柔和了许多。
回到田边,两人趁着土壤湿润,赶紧将艾草种在田埂四周。沈泊舟挖坑,云雾栽种,很快就在药田周围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好了。”种完最后一株艾草,沈泊舟直起腰,满意地看着他们的成果,“这下就不怕害虫了。”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老长。新栽的艾草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药田里的积水已经排干,嫩绿的幼苗在夕阳下舒展着叶片,充满了生机。
“走吧,”沈泊舟扛起工具,对云雾笑道,“明天再来看,苗子肯定都精神了。”
云雾点点头,跟在他身后。两人的脚步踏在松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