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新的盟友,旧的阴影 ...


  •   《言究所》的访谈录制,像一场精神上的高强度淬炼,让苏晚感到疲惫,却又如同卸下了某种重负,内心愈发通透坚定。她知道,当节目播出时,必将掀起新的波澜,但她已经无所畏惧。

      回到工作室,她和罗倩立刻投入到《霸总图鉴》第五集《我不要你觉得》的紧张后期制作中。这一集聚焦职场PUA,苏晚将自己和许多粉丝分享的经历融入其中,讽刺了那些打着“为你好”、“看重你”旗号,实则进行精神控制和压榨的上司。剪辑、配乐、调色……每一个环节她都精益求精。

      然而,就在她们为作品全力冲刺时,一股潜藏的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之前接触过、但被苏晚以“调性不符”婉拒的几个品牌方,几乎同时转变了态度,通过中间人传来一些阴阳怪气的消息,暗示“年轻人不要太气盛”、“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紧接着,罗倩联系好的、为《霸总图鉴》后续剧集提供服装和场地支持的几个合作方,也先后以各种含糊的理由表示“需要再考虑”、“暂时不方便合作”。

      最让苏晚感到不安的是,她之前投稿参加的一个颇具分量的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在初选顺利通过后,复选环节却莫名其妙地被刷了下来,官方反馈语焉不详,只说是“综合考量”。而罗倩私下打听来的消息是,有“高层”打了招呼。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顾琛并没有因为《霸总图鉴》在“新视界”的成功和《言究所》的邀约而收手。他改变了策略,从明目张胆的封杀,转向了更隐蔽、也更难防范的**资源绞杀**。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在苏晚可能获取支持的各个节点设置障碍,试图让她孤立无援,最终因资源枯竭而自行消亡。

      “他这是要把我们困死!”罗倩气得眼圈发红,将一份被拒绝的合作意向书摔在桌上,“这些人都怕得罪顾琛,不敢跟我们扯上关系!”

      苏晚站在工作室的白板前,上面原本写满了《霸总图鉴》的后续创意和合作规划,此刻却仿佛被无形的橡皮擦抹去了许多可能。她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些被划掉的项目名称。

      压力如同实质的蛛网,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粘稠而令人窒息。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个人的努力和才华,在庞大的资本与社会关系网面前,似乎总是显得如此渺小。

      难道真的要向陆星河求助吗?那个唯一向她抛出橄榄枝,承诺给予创作自由的制片人?可一旦接受外部注资,哪怕条件再优厚,是否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妥协?她还能像现在这样,完全自主地发出她想发出的声音吗?

      就在她内心挣扎、工作室气氛低迷之际,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了进来。是之前那个邀请她去独立书店做分享会的书店老板。

      “苏小姐,没打扰你吧?”老板的声音依旧温和,“我听说你最近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苏晚心中一动,没有否认:“是的,李老板。一些……正常的创业坎坷。”

      李老板在电话那头笑了笑:“苏小姐,我很欣赏你和你的作品。我们这个书店圈子,虽然力量不大,但也有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不介意,下周我们几个独立书店和文创空间打算搞一个小型的‘独立创作人沙龙’,大家交流一下经验,互相鼓鼓劲。你有没有兴趣来坐坐?或许能认识一些新朋友。”

      独立创作人沙龙?

      苏晚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在她几乎被主流资源孤立的时候,这个来自“同温层”的邀请,像一束微光,照进了略显灰暗的现实。

      沙龙在一个颇有格调的旧书咖啡馆举办。到场的多是些独立摄影师、插画师、独立音乐人、小众写作者,以及几家坚持个性的独立书店和艺术空间的主理人。气氛轻松而真诚,没有商业场合的虚与委蛇,大家分享着创作的喜悦与艰辛,吐槽着遇到的奇葩甲方和平台规则,也交流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活下去、活好的经验。

      苏晚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很多人都认出了她,对她和《霸总图鉴》表达了欣赏和支持。在这里,她不是那个被资本围剿的“麻烦人物”,而是一个凭借优质内容获得认可的同行者。

      她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分享,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来自“同类”的温暖和力量。原来,她并不孤单。在这条追求独立表达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坚持着。

      沙龙进行到一半时,李老板带着一位气质沉静、穿着中式盘扣上衣的中年女性走到苏晚面前。

      “苏小姐,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素心文创’的创始人,林墨老师。林老师很欣赏你的《霸总图鉴》。”

      “林老师您好。”苏晚连忙起身,她对“素心文创”有所耳闻,这是一个以设计和生产富有东方美学和哲学思辨的文创产品而闻名的工作室,产品虽小众,但口碑极佳,拥有一批非常忠实的拥趸。

      林墨微笑着与苏晚握手,她的手掌温暖而有力,眼神澄澈而睿智:“苏小姐,你的作品很有力量。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叫喊,而是建立在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精准的穿刺。”

      “您过奖了。”苏晚谦逊道。

      “我听李老板说了你最近遇到的一些情况。”林墨的语气平和,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资本和权力的围剿,对于坚持独立的创作者来说,几乎是必经的考验。它们试图让你相信,离开它们设定的轨道,你就无法生存。”

      苏晚默默点头,这正是她此刻最真切的感受。

      林墨看着她,目光中带着鼓励:“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创作,其生命力恰恰来自于这种‘不服从’。它们能封锁资源,能制造噪音,但它们无法扼杀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表达。当你觉得孤立无援的时候,不妨低下头,看看脚下这片同样由无数‘独立者’构成的、广阔而坚实的土地。”

      她轻轻拍了拍苏晚的手臂:“‘素心’的力量有限,但如果你在衍生品设计、或者某些特定渠道的宣传上需要帮助,我们可以聊聊。”

      林墨的话,如同涓涓细流,滋润了苏晚有些干涸的心田。她没有许诺宏大的资源,却给予了一种更宝贵的东西——理解、认同和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可能。

      沙龙结束后,苏晚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风微凉,她却感觉胸膛里重新燃起了一团火。顾琛的阴影依旧存在,资源的困境并未立刻解决,但她不再感到那么孤独和无力。

      她想起了陆星河的邀约,心中有了新的考量。或许,寻求合作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关键在于,找到真正尊重创作规律、志同道合的盟友,而不是另一个试图掌控她的“资本”。

      她拿出手机,给陆星河发了一条信息:

      “陆总,关于之前的合作提议,我想我们可以找个时间,更深入地聊一聊。”

      信息很快得到了回复:“好。时间地点你定。”

      放下手机,苏晚抬头望向夜空。星光虽然微弱,但无数星辰汇聚,便能照亮黑暗。

      旧的阴影依旧盘旋,但新的盟友,已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集结。她的逆袭之路,从来不是一场孤独的狂奔,而是一场寻找同路人的远征。

      而现在,她似乎已经看到了,远方那点点星火。
      与陆星河的第二次会面,安排在了一家位于老城区的私人茶舍。这里没有商业区的喧嚣,只有竹影婆娑、流水潺潺,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普洱特有的醇厚香气。环境本身,就透露出主人不随流俗的品味。

      苏晚提前到了片刻,坐在临窗的位置,看着庭院里精心打理过的苔藓和石灯,内心奇异地平静下来。她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深蓝色羊绒衫,长发松松挽起,褪去了录制《言究所》时的锋芒,更显沉静内敛。

      陆星河准时到来,依旧是一身舒适的休闲装扮,脸上带着令人放松的浅笑。

      “苏小姐,看来你很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落座,熟稔地开始温壶、洗茶,动作行云流水。

      “这里很好,让人心静。”苏晚微笑回应。

      茶香氤氲中,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这一次,不再是泛泛的理念交流,而是涉及具体合作模式的深入探讨。

      陆星河将一个文件夹轻轻推到苏晚面前:“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合作意向书,你可以先看看。核心条款与我们之前沟通的一致:由你主导开发一个全新的现实题材剧集项目,‘星河影业’提供制作经费、专业团队支持,并负责发行。你拥有剧本的最终审定权、主要演员的建议权,以及核心创作方向的决定权。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项项目组,你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直接对我汇报。”

      苏晚翻开意向书,条款清晰明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创作者的权益。分成模式也相当合理,基于项目利润进行阶梯式分成,将创作者的利益与项目的市场表现深度绑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