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红颜如水 ...
-
盖亚星轨道,“星环”会议中心。这座如同璀璨星带环绕空间站建设的建筑,是联邦最高级别的科技与商业论坛举办地。流线型的反重力载具在透明的管道中无声穿梭,来自各个星系的精英们身着剪裁得体的服饰,在柔和而明亮的灯光下交谈,空气中弥漫着智慧、资本与野心交织的气息。
李睿代表李氏家族,或者说,代表初露锋芒的“破晓物流”,出席了这次峰会。他依旧是一身看似随性、实则价值不菲的便服,与周围那些西装革履、力求展现专业形象的参会者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也带着一种奇特的松弛感。
他此行目的明确:接触更前沿的科技动向,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同时,进一步观察联邦核心圈层的风向。
在一个关于“生物神经网络与跨星系信息流优化”的分论坛上,主讲人是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她的演讲吸引了李睿的注意。她不仅清晰地阐述了生物神经网络并行处理海量信息的原理,更将其与星际物流网络的路径规划、资源调度进行了巧妙的类比,视角独特,逻辑严谨。
“……传统的AI算法依赖预设规则和大量历史数据,但在面对超大规模、实时变化的星际物流网络时,往往显得僵化和滞后。而生物神经网络,尤其是某些群居性星际昆虫的觅食路径选择,展现出了惊人的自适应、自组织和容错能力。如果我们能借鉴这种模式,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的物流信息处理核心……”
李睿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思路,与他利用《运营管理》和《路径优化》原理,结合未来世界技术进行简化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显然更加系统和前沿。
演讲结束,李睿主动走向那位正在与几位学者交谈的女科学家。她有着一头柔顺的栗色长发,碧蓝的眼眸如同最纯净的海洋,五官精致,气质温婉而知性。胸牌上写着她的名字和头衔:艾莉森·薇,联邦中央科学院,生物神经网络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薇博士,”李睿待她与旁人交谈间隙,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地开口,“您的演讲非常精彩。尤其是关于物流网络与神经网络的类比,让我深受启发。”
艾莉森转过身,看到李睿,眼中掠过一丝礼貌的惊讶。她显然也认出了这位最近在社交圈“声名大噪”的李家三公子。“李睿先生?谢谢您的夸奖。没想到您会对这么专业的领域感兴趣。”她的声音柔和,带着学者特有的清晰咬字。
“兴趣是源于需求,”李睿微微一笑,“我经营着一家小物流公司,‘破晓’。正面临您提到的,大规模实时调度和路径优化的瓶颈。您提到的‘去中心化自适应网络’,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思路。”
艾莉森的兴趣被提了起来。她接触过很多商人,大多只关心技术的直接应用和利润,很少有人能像李睿这样,直接切入技术内核与商业痛点的结合部。“哦?‘破晓’……我好像最近在一些边缘星域的科技简报上看到过这个名字,据说在危机中表现很抢眼。”
“运气而已。”李睿谦逊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薇博士,我很好奇,您提到的这种仿生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非结构化、甚至带有干扰和欺骗性的信息流时,其容错和纠偏机制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比如,在星际物流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不准确的航道预报,或者……人为释放的虚假信息。”
这个问题直接切中了艾莉森当前研究的一个难点,也显示出发问者并非泛泛而谈。艾莉森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她开始详细解释起来,涉及到信息素模拟、负反馈机制、冗余路径激活等专业概念。
李睿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都精准地指向实际应用可能遇到的障碍。他的思维敏捷,理解力惊人,完全不像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两人之间的交谈,迅速从客套的寒暄,深入到了专业领域的探讨。
“李睿先生,您的见解很独到。”一番交流后,艾莉森由衷地说道,看向李睿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好奇,“您似乎对信息战的本质,有很深的理解。”
“略知皮毛。”李睿笑了笑,适可而止地停止了技术讨论,发出邀请,“不知是否有荣幸,在峰会结束后,邀请薇博士共进晚餐,继续探讨一些可能的合作方向?比如,为‘破晓’的物流网络,定制一个初步的神经网络优化模块?”
艾莉森略微迟疑了一下,她通常很少接受这样的私人邀请,尤其是来自一个背景复杂、风评不佳的豪门公子。但李睿刚才展现出的才华和视野,又让她难以拒绝。科学研究需要资金和应用场景,而“破晓”似乎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试验田。
“好吧。”她最终点了点头,露出一抹浅笑,“我很期待。”
与艾莉森的相遇,像是给李睿打开了一扇通往尖端科技应用的大门。而另一段缘分,则更早地埋下了种子。
就在李睿与艾莉森交谈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会场角落的一架复古钢琴。一位身着淡紫色长裙的女子正坐在琴凳上,纤长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流淌出一段空灵而略带忧伤的旋律。是肖邦的《夜曲》,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场合,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动人心魄。
李睿认出了她,叶莲娜·罗斯柴尔德(化名,代表一个古老艺术世家)。在一个月前那场让他“名声大噪”的拍卖会上,正是她,在赵辰恶意抬价、母亲黯然神伤时,曾投来过一丝同情和鼓励的目光。后来,他拍下“星泪”后,她也曾主动上前,与他简短交谈过几句,称赞他的“魄力”,言语温柔,不带丝毫偏见。
此刻,叶莲娜也看到了李睿,琴声微微一顿,随即继续,她对他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如同月光下的水莲。
峰会安排的晚宴上,李睿恰好与叶莲娜同桌。她似乎对李睿的“破晓物流”也很感兴趣,但角度与艾莉森截然不同。
“李睿先生,”叶莲娜的声音如同她弹奏的琴声,柔和悦耳,“我听说‘破晓’在喀斯特星域帮助了很多小型殖民地和矿业社区。在这样一个追逐利益的时代,能保留一份对边缘人群的关怀,很难得。”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古老贵族特有的、对道义和责任的看重。
“只是商业选择而已,叶莲娜小姐。”李睿平静回应,“服务被忽视的客户,同样能创造价值。”
“但这份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信用点上,不是吗?”叶莲娜的目光清澈,仿佛能看透人心,“我家族旗下有一个小小的艺术基金会,一直在尝试将艺术带入偏远的星球,抚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灵。或许……未来我们有机会合作?比如,利用‘破晓’的物流网络,运送一些艺术复制品或全息演出设备?”
这个提议出乎李睿的意料,却与他内心深处某种超越纯粹商业利益的理念隐隐契合。他看到了艺术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凝聚人心、提升品牌形象方面的潜在价值。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想法,叶莲娜小姐。”李睿郑重回应,“‘破晓’很乐意为此提供支持。”
晚宴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李睿先后与艾莉森和叶莲娜定下了后续接触的约定。
站在“星环”会议中心的观景平台上,脚下是缓缓旋转的盖亚星,头顶是深邃的星空。李睿的思绪却有些纷繁。
艾莉森·薇,代表着最前沿的科技力量,智慧、理性,是未来商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利器。与她合作,能让“破晓”在技术上建立起难以逾越的壁垒。
叶莲娜·罗斯柴尔德,则连接着古老的人脉、艺术与文化的软实力,她的温柔与理解,是他在冰冷商战和家族倾轧中难得的心灵慰藉。
这两股如同清泉般流淌进他生活的“红颜”之水,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力量与可能性。她们的出现,让他原本只聚焦于商业扩张的版图,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
然而,在他脑海深处,一个更加清冷、更加锐利的身影,却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那位仅凭声音就让他感受到巨大压力和莫名吸引的三星女将军,苏凌。
与她的合作,关乎“破晓”能否真正踏入更高层面的舞台,也关乎他内心某种连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挑战欲与征服欲。
情感的天平尚未倾斜,但利益的纽带与心灵的触动,已经开始交织。
他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与艾莉森敲定技术合作的细节,同时,确保军方的那项任务能够完美收尾。
红颜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何驾驭,考验的不仅仅是情商,更是格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