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暗夜微光 ...

  •   京兆府风波过后,芷兰轩获得了一段诡异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林微熹并未有丝毫松懈,反而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括,以更高的效率推动着她的计划。
      鲁娘子引荐的远房侄子石磊,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于西市一家不起眼的茶肆隔间里,见到了这位神秘的“东家”。
      石磊年约十八九岁,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眉眼间带着码头工人特有的憨直与韧劲。他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手脚似乎不知该往何处放,显得有些拘谨,但眼神清正,看向林微熹时带着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石兄弟不必多礼。”林微熹并未以帷帽遮面,素净的容颜在昏暗的茶肆里显得格外沉静,她亲自执壶,为他斟了一杯粗茶,“鲁娘子想必已跟你说了个大概。我需一个可靠之人,在外奔走,联络些事务,处理些杂项。工钱按月结算,暂定二两银子,若做得好,另有分红。只是……”她顿了顿,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地看向他,“此事需守口如瓶,对任何人,包括你姑母,亦不可提及具体所办何事。你可能做到?”
      石磊看着眼前这位气质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年轻小姐,又看了看那杯冒着热气的茶,心头莫名一热。他在码头做苦力,日晒雨淋,一月也不过挣得一两多银子,还时常被工头克扣。二两银子,对他而言已是极好的待遇。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抱拳躬身,声音带着码头汉子特有的粗粝:“小姐信得过,石磊这条命……这条力气,就是小姐的!定当守口如瓶,绝无二话!”
      “好。”林微熹点头,取出一小锭银子推过去,“这是本月工钱,预支与你。你今日便去辞了码头活计。第一件事,去西城榆树胡同,打听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名叫吴嬷嬷的妇人,原是我生母身边的陪嫁,打听她如今境况,切记,莫要声张,只作寻常问路。”
      她需要找到母亲当年的旧人,那是揭开往事最重要的线索。而石磊,便是她伸向外界的第一只触角。
      石磊郑重接过银子,用力点头:“小姐放心,石磊明白!”
      送走石磊,林微熹并未直接回府,而是撑着油纸伞,漫步在西市的青石板街上。细雨如丝,沾湿了她的裙摆。她在一家书肆前驻足,目光扫过架上的《大周律疏》,心中一动,走了进去。
      与此同时,靖王府内。
      萧执屏退左右,书房内只余他一人。他手中拿着一份刚从宫中秘档中调阅出的、尘封已久的记录。那是关于先帝晚年,江南织造进献的一批特殊贡品的清单与描述。其中,明确提到了“苏杭绣娘沈氏,献‘叠云绣’屏风一幅,山色空濛,云水灵动,先帝赞曰‘巧夺天工,颇具林泉之致’。”
      沈氏!果然是江南绣娘!
      而在这份记录旁,还有一份太医院不起眼的存档,是关于他母妃,已故端慧皇贵妃的脉案。脉案记载,皇贵妃在病重期间,曾数次召见那位进献绣屏的沈氏绣娘入宫说话,精神稍慰。并在临终前,曾向先帝恳求,希望能寻回“叠云绣”的完整技法,留存于世,言道此技蕴含天地灵秀,不该湮灭。
      “母妃……”萧执修长的手指拂过那泛黄的纸页,冰冷的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复杂情绪。他幼年失恃,对母妃的记忆已模糊,只记得那是一个温柔却总带着轻愁的女子。原来,母妃与这“叠云绣”,与那林微熹的生母,竟有这般渊源。
      林微熹复原的“叠翠绣”,与母妃念念不忘的“叠云绣”,即便不是同一种,也必然关系极深。而她生母沈清漪的“急病”身亡,锦绣坊的迅速易主,百草堂的急切与狠辣……这一切,串联起来,绝不仅仅是商业侵占那么简单。
      恐怕,当年之事,牵扯到的,还有母妃的遗愿,甚至可能……与母妃的早逝有关?
      这个念头一起,萧执周身的气息骤然变得凛冽如刀。他原本只是将林微熹视为一枚可能有用、且有趣的棋子,如今看来,她本身,或许就是揭开某个陈旧谜团的关键。
      “墨痕。”他沉声唤道。
      黑影一闪,墨痕已单膝跪地:“王爷。”
      “加派人手,暗中保护林微熹,非生死关头,不必现身。”萧执下令,声音冷硬,“另外,重点查沈清漪嫁入永宁侯府前后所有经历,以及她病故前后,永宁侯府,尤其是王氏,以及与百草堂、赵文渊有无任何接触。”
      “是!”
      与此同时——
      林微熹回到芷兰轩时,已是傍晚。细雨未停,更添寒意。她换下微湿的衣裳,坐在灯下,翻看着那本新买的《大周律疏》,重点查阅关于财产侵占、商业契约、继承权的律条,试图从中找出能够合法收回锦绣坊的依据。
      然而,律法条文森严,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房契在她手中是优势,但对方实际占有多年,且背后势力盘根错节,若无强力外援或确凿无比的证据,想要通过正常途径收回,希望渺茫。
      她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个人之力,对抗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何其艰难。
      “大小姐。”窗外传来王婆子压低的声音。
      林微熹开窗,王婆子递进来一个小竹管,神神秘秘道:“方才有个半大孩子塞给老奴的,说是给大小姐的。”
      林微熹心中一动,接过竹管,关好窗。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卷着的粗糙纸条,上面用炭笔画着一个简单的符号——那是她与石磊约定的,表示“事有进展,需当面禀报”的暗号。
      这么快?林微熹有些意外。看来,这石磊倒是个机灵得力的。
      次日,同一间茶肆。
      石磊显然一夜未睡好,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压低声音,快速禀报:“小姐,打听到了!榆树胡同确实有个吴嬷嬷,原是南方人,听说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事,后来主家没了,她一个人孤苦无依,靠着给人浆洗缝补过活,日子很是艰难。小的假装是远房亲戚来找人,远远看了一眼,人很瘦,看着身体也不太好。”
      找到了!林微熹心脏猛地一缩,既有找到线索的激动,又为吴嬷嬷的境况感到心酸。
      “她可还认得旧主家的事?”林微熹追问。
      “这个……小的没敢多问,怕引人怀疑。”石磊道,“不过,小的打听到,那一片的地痞,时常去骚扰吴嬷嬷,索要什么‘例钱’,不给就砸东西。最近好像逼得更紧了。”
      地痞骚扰?林微熹眼中寒光一闪。是巧合,还是有人不想让旧人安稳活着?
      “你做得好。”林微熹赞许道,又取出一块碎银,“这些钱,你想办法,不着痕迹地接济一下吴嬷嬷,就说是……故人之后的一点心意,莫要提我。另外,留意那些地痞的动向,看看他们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是!”石磊接过银子,用力点头。
      安排妥当,林微熹心中稍安,但紧迫感更强。她必须尽快见到吴嬷嬷,但又不能贸然行事,以免打草惊蛇,给吴嬷嬷带来灾祸。
      回府的路上,她一直在思索如何能既安全又有效地与吴嬷嬷接触。或许……可以借助鲁娘子?以绣娘交流的名义?
      正当她沉思之际,马车经过一条繁华街道,忽听得前方一阵喧哗。车夫勒马禀报:“大小姐,前头好像是靖王府的仪仗,路堵住了。”
      靖王?林微熹心中微动,轻轻掀开车帘一角。
      只见街道中央,玄色王府仪仗肃穆威严,护卫们面无表情地清开道路。一辆通体玄黑、装饰简约却气势迫人的马车缓缓驶过。车帘低垂,隔绝了内外。
      就在马车与她错身而过的瞬间,一阵风吹过,卷起了对面车帘的一角。
      林微熹的目光,恰好与车内那双深邃冰寒的眸子撞个正着!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那目光,锐利如鹰隼,带着审视与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复杂意味,仿佛能穿透车壁,直抵她灵魂深处。
      林微熹心头剧震,下意识地松手,车帘落下,隔绝了那道令人心悸的视线。她靠在车壁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他看见她了。
      那一眼,绝非偶然。
      他到底……想做什么?
      而马车内的萧执,在车帘落下的那一刻,也缓缓收回了目光。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了一下。
      雨中独行的身影,公堂上冷静的辩驳,还有方才那惊鸿一瞥中,她眼中来不及完全掩饰的警惕与探究……
      这只小猫,似乎总能勾起他一丝不同寻常的兴趣。
      看来,是时候,亲自去会一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