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一场特殊的“招商会” ...


  •   玄天历三千七百二十一年初夏十四日巳时,丹道院广场的喧嚣尚未完全平息,巫谐已大步流星走上主持台。
      他并未像药星河那般拂袖而去,反而转身面向依旧沸腾的人群,双手轻轻向下压了压。
      奇妙的是,那看似随意的动作,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让嘈杂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
      “诸位,诸位!”巫谐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丹道比试的胜负已分,明光宗侥幸得胜,非我宗丹术有多高明,实乃‘综合材料利用率’这一理念,为我等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或震惊、或疑惑、或若有所思的脸。
      “今日,明光宗不敢藏私!”巫谐突然提高了声调,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慷慨,“我宣布,即刻起,在这丹道院广场,举办‘明光宗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分享会’!
      我将当众讲解‘尾气冷凝回收’与‘丹渣发酵分解’的基本原理!
      愿与天下同道,共同探讨‘变废为宝’的无穷妙用!”
      此言一出,广场再次哗然!
      “什么?他要公开技术?”
      “疯了吧!这可是他们取胜的关键!”
      “明光宗这是要做什么?哗众取宠吗?”
      质疑声、惊叹声、好奇声交织在一起。那些原本准备散去的修士,此刻纷纷停下了脚步,就连一些刚刚离开又折返的各宗弟子,也挤到了前排,生怕错过了什么。
      几个原本对明光宗不屑一顾的大宗门长老,也微微眯起了眼睛,带着审视的目光投向巫谐。
      金晚晴站在巫谐身侧,脸上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她迅速从储物袋中取出几张早已准备好的兽皮图纸,展开在主持台侧面临时支起的木架上。
      图纸上,正是简化版的“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和“丹渣发酵池”的结构图,线条简单明了,标注清晰。
      “请看!”巫谐指向第一张图纸,“此乃‘尾气冷凝回收装置’之简易图。
      其原理,说来也简单,就如同凡俗界夏日清晨,水缸外壁会凝结水珠一般。”
      他拿起一根不知从何处摸出的普通紫铜弯管,又指了指台下不远处明光宗临时搭建的简易装置——几根同样的紫铜管并行缠绕,一端连接着一个模拟丹炉废气出口的陶管,另一端则通向一个铺着细密滤网的陶罐,下方还接着冰凉的山溪水循环流动。
      “炼丹废气,蕴含少量游离灵气,但其温度较高,混杂水汽与杂质,难以直接利用。”
      巫谐耐心解释道,“我们只需将其导入这种紫铜管,利用流动的冷水,使其温度迅速降低。
      其中蕴含灵气的水汽便会凝结成液滴,顺着管壁流下,被滤网过滤后,便可得到初步的‘灵液’。”
      他示意金晚晴,金晚晴立刻取过一个小瓷瓶,里面正是昨日回收的那三钱七厘灵液,置于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晕。
      “此法无需高深阵法,无需珍贵灵石,只需几根铜管,些许冷水,便可将原本白白浪费的废气,转化为可用的灵液!”
      巫谐声音洪亮,“成本几何?诸位自行判断!
      效益如何?昨日大家已有目共睹!”
      台下众人看得聚精会神,尤其是那些来自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宗门修士,眼中更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们宗门不大,炼丹规模小,灵石储备本就紧张,若真能如此简单地回收废气,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再看这‘丹渣发酵分解’之法!”巫谐走到第二张图纸前,“炼丹残渣,看似无用,实则内中仍有残存药力与养分,只是难以直接吸收。”
      他又指向另一个方向,那里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罐,其中一个半开着口,露出里面黑色的泥状物。
      “我们的方法是,将丹渣收集起来,按一定比例混合草木灰、清水,并加入……嗯,一些特制的‘引子’。”
      巫谐巧妙地避开了“菌种”二字,“然后密封发酵,控制温度与湿度,让其内部发生‘转化’。”
      他用一根干净的木勺舀起一点黑色的肥料,展示给众人看,“数日后,便可得到这种富含养分的有机肥料,对低阶灵植的生长,大有裨益!”
      他将木勺放下,拍了拍手:“这两种方法,原理浅显,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明光宗愿将这‘渔’之‘术’分享于众,而非仅仅授人以‘鱼’!”
      “巫宗主!”一个略显急切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是来自一个名为“百草堂”的小宗门长老,他身形微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绿色道袍,“那‘引子’是何神物?
      还请明示!”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巫谐脸上。
      这才是关键!
      巫谐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这位长老莫急。
      常言道,天机不可泄露,秘法亦需留一线。这‘引子’的配方,以及冷凝装置中某些关键部件的细微处理,乃是我明光宗立身之本,恕不能全盘托出。”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小小的失望声。
      但巫谐话锋一转:“不过!我明光宗,心怀天下,有志于‘零浪费’之大业!”
      他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一字一句道:“我们愿与所有志同道合的宗门,开展深度合作!”
      “合作?”众人不解。
      “正是!”巫谐斩钉截铁,“凡有意向者,可与我宗签订合作契约。
      我宗将提供核心的‘引子’与特制催化剂,并派遣专人指导安装调试‘尾气冷凝回收装置’与‘丹渣发酵池’。
      作为回报,合作宗门需将回收所得灵液的三成,发酵肥料的两成,以成本价供应给我明光宗!”
      他环视四周,声音充满诱惑力:“诸位可以算算!
      无需投入大量灵石研发,只需付出少量回收品,便可获得成熟的技术,将原本的废料变为实实在在的资源!
      这,难道不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吗?尤其对于资源紧张的中小宗门,这更是开源节流的良策!”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各小宗门修士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三成灵液,两成肥料,看似不少,但比起自己摸索可能耗费的时间、精力和失败的风险,以及这些废料原本的零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巫宗主此言当真?”又一个小宗门,“铁木庄”的庄主,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汉子高声问道,他的宗门以培育灵木著称,对肥料的需求极大。
      “绝无虚言!”巫谐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叠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文书样本,递给身边的马文才,“马文才,将样本分发下去,让大家过目!
      今日在场,凡有意合作的宗门,均可到广场东侧的‘明光宗合作意向登记处’登记!
      我们将优先与诚意满满的同道,共襄盛举!”
      马文才捧着文书样本,在几个明光宗弟子的协助下开始分发。
      广场东侧,刘三手已经带着几个人,迅速摆好了两张简陋的木桌和笔墨纸砚,一个写着“明光宗合作意向登记处”的木牌被高高举起,格外醒目。
      一时间,广场上的风向彻底变了。原本对明光宗的嘲笑和鄙夷,渐渐被好奇、探究和浓厚的兴趣所取代。
      越来越多的小宗门修士围拢过来,争抢着查看契约样本,低声讨论着利弊。
      “这条件……似乎可以接受啊!”
      “是啊,我们宗门每月丹渣都堆积如山,扔了可惜,留着占地方,能换点肥料回来也好!”
      “灵液回收也不错,积少成多,总能派上用场!”
      几个小宗门的长老,已经按捺不住,开始朝着登记处走去。
      而那些大宗门的代表,则面色复杂。烈阳谷的孙烈火站在远处,双手抱胸,撇了撇嘴,似乎对这种“捡破烂”的行径嗤之以鼻,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清风剑派的叶孤影则负手而立,望着巫谐的背影,眉头微蹙,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惊雷殿的雷震脾气火爆,此刻却异常沉默,只是那双铜铃大眼死死盯着巫谐,仿佛要将他看穿。
      玄晶门的铁山长老,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人群边缘,他看着那“月华聚灵阵”留下的淡淡痕迹,又看了看此刻热闹的登记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重重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巫谐对此尽收眼底,脸上却始终挂着那副胸有成竹的笑容。
      他知道,一场新的“战争”,已经打响。这一次,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灵力碰撞,却同样关乎宗门的兴衰荣辱。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赢得几场比试,更是要将明光宗的理念,像一颗种子,播撒到这片天衍圣山,乃至更广阔的天地。
      阳光渐渐西斜,将巫谐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站在主持台上,看着越来越多的小宗门修士涌向登记处,看着马文才和刘三手忙碌而有条不紊的身影,嘴角的笑意越发深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