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评议前夕 ...
-
轻松的日子总是短暂。几天后,莫执尺重新将主要精力投入工作,莫小尺也开始忙着投简历、面试,寻找适合自己的设计类工作。蓝桐桐的生活也回归正轨,白天在工地忙碌,晚上继续钻研技术规范,日子充实而平静。
项目部里,一个重要的节点即将到来——由业主总经理唐昊推动的“工作人员评议制度”首次评议,就定在本周五下午进行。空气似乎也因此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感。
最明显的变化来自刘峰。
这位之前处处刁难、趾高气扬的监理员,仿佛换了个人。这几天,他见到施工单位的任何人,脸上都堆着略显刻意的笑容。现场报验时,他不再吹毛求疵,甚至对一些可改可不改的小问题,也大手一挥“没问题,过了!” 说话客气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蓝工,辛苦了!这模板安装得不错,很标准!”
“张工(指张彪),力气真大,这活干得漂亮!”
他甚至主动给项目经理刘超递烟,说着“以后多配合,多沟通”的客套话。
这天中午在食堂吃饭,刘峰更是“恰好”坐到了蓝桐桐和工程部几位同事旁边,唉声叹气地开始“推心置腹”:
“唉,以前年轻气盛,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得罪了各位兄弟,大家多包涵啊。”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这评议嘛,就是互相促进。我这个人吧,就是脾气直,心眼不坏,工作上绝对是认真负责的。到时候,还指望兄弟们多美言几句,给打个高分。”
他这话虽然是对着大家说的,但目光却时不时瞟向蓝桐桐,意思再明显不过。他希望能缓和关系,尤其是在曾被他刻意刁难过的蓝桐桐这里,希望能“高抬贵手”。
张彪在一旁听着,不屑地撇撇嘴,低声对蓝桐桐说:“黄鼠狼给鸡拜年。” 蓝桐桐用眼神示意他别乱说。
平心而论,刘峰近几天的“表现”确实无可挑剔。但蓝桐桐心里清楚,这种转变并非源于真心悔过,而是迫于评议制度的压力。她想起之前受的委屈,想起刘峰那些不堪入耳的辱骂,心里不可能没有疙瘩。
然而,莫哥之前的话在她耳边回响:“评议是为了促进工作,不是为了整人。客观公正就好。”
下班后,蓝桐桐忍不住给莫执尺发了条信息:「莫哥,刘工这几天特别配合,明显是想在评议里拿高分。」
过了一会儿,莫执尺回复了,内容很简单,却意味深长:「嗯,看到了。尺子在你手里,量的是工作,量的是公心。按你看到的,如实量就行。」
看着这条信息,蓝桐桐若有所思。莫哥是在提醒她,不要被个人情绪左右,也不要被对方暂时的表演迷惑。评议的关键,在于“如实”。
她打开电脑,看着那份空白的电子评议表。上面有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等多个维度需要打分和填写具体事例。
刘峰这几天的“表现”,该打多少分?他之前的行为,又该如何评价?
这不仅仅是对刘峰一人的评价,更是对这项新制度严肃性的第一次考验。她手中的“尺”,此刻量的是一个人临时的转变,更是量着她自己能否抛开成见、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周五下午的评议会上,她该如何落下这衡量是非轻重的一笔?这不仅关系到刘峰,也关系到这项制度能否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蓝桐桐感到肩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一次,她必须用好自己心中的这把“尺”。
评议前的最后一天,下午快下班时,蓝桐桐独自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准备下班。刘峰瞅准这个空档,悄悄地溜了进来,反手轻轻带上了门。
“蓝工,忙呢?”刘峰脸上堆着笑,声音压得很低。
蓝桐桐心里一紧,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表面维持着平静:“刘工,有事?”
“嗨,没啥大事。”刘峰搓着手,凑近了一些,语气带着刻意的熟稔,“就是明天不是要评议了嘛。咱俩之前呢,是有些小误会,小摩擦。哥哥我呢,脾气急了点,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妥当,你多担待。”
他顿了顿,观察着蓝桐桐的脸色,话锋隐隐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这评议嘛,说起来是三方参与,但说到底,还是我们业主和监理内部的事儿重要。你一个施工单位的技术员,你的评价,说实话,也就是走个过场,翻不起什么大浪。”
这话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中了蓝桐桐的自尊心。她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抬起头,直视着刘峰:“刘工,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刘峰皮笑肉不笑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明天评议的时候,你抬抬手,给我打个高分,写点好话。以后在工地上,我肯定多多关照你,咱们和气生财。要不然……”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没有说下去,但那种“你掂量掂量”的轻蔑意味,毫不掩饰。
不是请求,是交易,更是羞辱。他仿佛在说:你的意见无足轻重,但我施舍给你一个向我示好、换取平安的机会,你最好识相。
一股热血猛地涌上蓝桐桐的头顶,屈辱感和愤怒让她脸颊发烫。她想起之前被他百般刁难、在领导面前挨骂的委屈,想起他在宴会上那些污言秽语,现在,他居然还能摆出这样一副施恩般的嘴脸,来轻视她、侮辱她!
蓝桐桐深吸一口气,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看着刘峰那双带着算计的眼睛,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人无比可笑又可悲。
她缓缓站起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坚定:“刘工,评议制度是唐总推动的,目的是为了公平公正。怎么评价,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责任。我会根据你这段时间,包括以前的工作表现,客观地进行评价。至于我的评价重不重要……”
她顿了顿,清晰地说道:“制度说了算,不是你我说了算。如果没什么事,我要下班了。”
说完,她不再看刘峰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拿起自己的包,径直走向门口,拉开门走了出去,将刘峰和他那套虚伪又傲慢的说辞,彻底关在了身后。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晚风吹在脸上,蓝桐桐的心跳才慢慢平复下来。她并不后悔刚才的回应,甚至感到一阵畅快。刘峰的威胁和轻视,反而激起了她的傲骨。
是的,她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她的评价在权力天平上可能确实微不足道。但这不是她放弃原则、屈从于威胁的理由。莫哥说过,尺子量的是公心。如果连她都觉得自己的评价无足轻重而随意填写,那这项制度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她手中的尺子或许很轻,但她必须让它量得笔直。
这一次,她不仅要客观评价,还要把刘峰今晚这番试图影响评议的举动,作为一个具体事例,写进评议表里。这不是报复,这是尽责。她要让所有人知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也有维护规则和公正的底线与风骨。
评议,如期而至。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得更加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