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桥梁上的初次交锋 ...

  •   东江之上,一座跨江大桥正悄然崛起。清晨六点半,工地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混凝土罐车的轰鸣声、钢筋碰撞的清脆响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宣告着新一日的施工正式开始。

      蓝桐桐紧了紧头上的安全帽,汗水还是顺着额头流进了眼睛。她才分配到蓝天集团项目部不过两周,已经感受到了工地与大学的巨大差异。书本上的力学公式和施工规范,在真实的工地上显得苍白无力。

      “小蓝,快去梁场帮忙,今天首片箱梁浇筑,各单位领导都要来检查。”项目经理刘超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急促。

      “收到,马上去。”蓝桐桐擦了把汗,朝着梁场方向小跑而去。

      梁场上,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这片三十米长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整座大桥的关键构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能否顺利进行。蓝桐桐到达时,工人们正在调整钢筋骨架,她拿起图纸,仔细核对着每一个细节。

      “蓝工,这边钢筋间距是不是有点问题?”一个老师傅喊道。

      蓝桐桐走过去,仔细观察着钢筋布置,心里飞快回忆着规范要求,却一时拿不准标准值是多少。她犹豫片刻,说:“按图施工,图纸上标的是15厘米间距。”

      “但这边波纹管位置有点冲突,要不要调整一下?”

      正当蓝桐桐为难之际,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纵向钢筋间距可适当调整至20厘米以内,满足规范要求。波纹管定位是关键,不能随意移动。”

      蓝桐桐转头,看见一个戴着白色安全帽、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安全帽上醒目标注着“总监理工程师”字样。她立刻意识到这就是项目部里传说的“莫执尺”——安方监理有限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以严谨甚至苛刻著称的莫执尺。

      “莫总。”蓝桐桐小声打招呼,心里有些忐忑。

      莫执尺只是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钢筋骨架的每一个细节,随后掏出尺子,开始测量保护层厚度。蓝桐桐注意到他动作极其标准,每一个测量点都精准而一致。

      “施工单位质检员是谁?这边保护层厚度不够。”莫执尺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空气瞬间凝固。

      蓝桐桐赶紧上前查看,心里暗叫不好。由于钢筋骨架固定不牢,混凝土垫块数量不足,导致部分位置保护层厚度确实不达标。

      “马上整改。”蓝桐桐红着脸说,随即组织工人增加垫块。

      莫执尺没再多言,转身走向下一处检查点。蓝桐桐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松了口气,同时又为自己的疏忽感到羞愧。

      上午九点,各方领导陆续抵达现场。建设公司天马投资有限公司的业主代表章平、质监站云都质监站的张亮站长,以及监理、施工各单位负责人齐聚梁场,准备见证首片箱梁的浇筑。

      蓝桐桐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员,紧张地站在刘超经理身后。她注意到莫执尺与各位领导谈笑风生,与刚才检查时的严肃判若两人。

      “刘经理,你们这位新来的大学生不错嘛,女孩子能吃苦留在工地不容易。”张亮站长笑着对刘超说,目光却落在蓝桐桐身上。

      刘超笑道:“是啊,小蓝虽然刚毕业,但勤奋好学,是棵好苗子。”

      章平接过话茬:“现在年轻人理论基础都不错,就看现场经验积累了。小蓝,说说看,咱们这箱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是多少?”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蓝桐桐脑子一片空白。她明明复习过相关规范,此刻却一个数字也说不出来。汗水顺着鬓角流下,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刘超的表情略显尴尬,正准备开口解围,莫执尺却突然说话了: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C5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小为30毫米,允许偏差正5毫米、负3毫米。我们现场控制的是35毫米,考虑到施工误差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莫执尺的回答专业而精准,顿时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他继续补充道:“钢筋间距标准值为15厘米,最大不超过20厘米,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检查时允许工人适当调整到20厘米以内的原因。”

      章平满意地点头:“莫总还是这么专业严谨。”

      话题随即转向其他技术问题,蓝桐桐感激地看了莫执尺一眼,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在意她,已经全神贯注地与其他领导讨论着浇筑方案。

      浇筑正式开始后,蓝桐桐被安排在振捣岗位监督混凝土密实。她不敢有丝毫懈怠,紧紧盯着每一个细节。

      “这边有气泡,快补振!”莫执尺的声音突然在她耳边响起。蓝桐桐一惊,发现他不知何时已站在自己身后。

      蓝桐桐急忙指挥工人进行补振,但由于紧张,指令下达得含糊不清,工人操作迟疑。莫执尺直接上前,夺过振捣棒,亲自演示正确的补振方法和时机。

      “看到没有?要这样快插慢拔,才能保证气泡排出。”莫执尺的语气严厉,没有丝毫客气。

      蓝桐桐咬紧嘴唇,点头记下。她偷偷打量着莫执尺的侧脸,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和职业的严谨。她心想,这人虽然苛刻,但专业能力确实过硬。

      浇筑持续了六个小时。当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模板,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片箱梁浇筑成功,标志着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领导们陆续离开后,蓝桐桐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返回项目部。经过监理办公室时,她意外发现莫执尺还在灯下查阅资料。

      “莫总,今天谢谢您。”蓝桐桐鼓起勇气敲门道谢。

      莫执尺抬头,表情依然严肃:“不用谢。你是新来的,不懂可以学,但不要不懂装懂。工地不是学校,每一个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他递给蓝桐桐一本手册:“这是我自己整理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你拿去看看。希望下次你能回答出业主的问题。”

      蓝桐桐接过手册,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和各种实测数据,心里涌起一阵暖意:“谢谢莫总,我一定会努力的。”

      走出办公室,蓝桐桐翻开手册,扉页上有一行苍劲有力的字:

      “执尺量工程,亦量人心。”

      她回头看了眼灯下依然忙碌的身影,对这个看似不近人情的总监理工程师有了新的认识。夜幕下的工地依然灯火通明,大桥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如同她刚刚开始的职业生涯,模糊却充满可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桥梁上的初次交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