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蜡丸之密 ...
-
慈善晚宴后的第三天,沈寒声终于决定开启那枚蜡丸。
他在书房里反锁了门,拉严了窗帘,确保万无一失。他用小巧的刀片小心翼翼地刮开火漆,秋叶的印记随之破碎。蜡丸里面,是一张卷得极紧的薄纸。
展开后,上面是用密码写就的几行字。这套密码与他惯用的不同,更为古老繁复,但好在是他受训时曾涉猎过的一种。他耗费了近一个小时,才将其完整破译。
内容让他脊背发凉。
纸上列出了三个名字,和对应的简短信息:
1. “夜莺” –已暴露,转移途中遇伏,牺牲。
2. “会计” –身份存疑,近期与76号人员接触频繁。
3. “管家” –下月十五,码头,接应“货品”。
这三个代号,都属于他所在情报网络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夜莺”是他的单向联络员之一,原来早已牺牲;“会计”负责经费,若其叛变,后果不堪设想;而“管家”则是重要的交通线。
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它不仅再次验证了叶知秋消息的准确性,更揭示了他所处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巨大漏洞。她送来的,是一份救命名单。
她究竟是谁?为何能掌握如此核心且致命的信息?她背后的“我们”,能量之大,超乎想象。
就在他对着纸条沉思,考虑如何不动声色地验证“会计”一事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来人是陈处长的机要秘书,脸色凝重。
“沈科长,处长紧急召见。”
沈寒声迅速将纸条吞入腹中,整理好情绪,快步走向陈处长的办公室。
陈处长站在窗前,背影显得有些沉重。他转过身,脸上没有了往日的随和,只剩下严峻。
“寒声,出事了。”他沉声道,“我们安插在《沪上新闻报》的一个点,昨晚被特高课端了。老赵……没能出来。”
沈寒声心中巨震。《沪上新闻报》是他们传递非紧急情报、观察舆论动向的重要掩护点,老赵更是潜伏多年的老同志。
“怎么暴露的?”
“还在查。”陈处长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但现场清理得很干净,对方目标明确,像是得到了准确情报。我们内部……恐怕有鬼。”
内部有鬼。这和叶知秋提供的“会计”情报隐隐吻合。
“叫你来,是有个紧急任务。”陈处长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码头那边,我们有一批‘医疗器械’明天凌晨到港,原本由老赵的人负责接应,现在这条线断了。这件事不能出任何岔子,你亲自带可靠的人去办。”
下月十五的码头接应!叶知秋情报里的“管家”!
时间提前了!是因为老赵暴露引发的连锁反应吗?
沈寒声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面色平静地接过文件:“是,处长。保证完成任务。”
他立刻着手布置,挑选了手下两支完全不知情的行动队,安排了交叉警戒和备用方案。但他知道,如果内部真有“鬼”,或者日本人事先得到了消息,这些常规布置很可能无效。
他需要一个变数,一个在敌人预料之外的保障。
入夜后,他再次来到了静安寺路的那条弄堂,但没有进清风阁。他走到弄堂底,在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门门缝里,塞入了一个折叠好的空烟盒——这是叶知秋那日离开时,用只有两人能懂的动作暗示过的紧急联络方式。
他在寒风中等待了将近一个小时,几乎以为不会得到回应时,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像帮佣模样的中年妇人低着头走过来,往他手里塞了一个小纸团,随即快步离开,消失在夜色里。
沈寒声回到车上,展开纸团。上面只有三个用眉笔写的、娟秀的字:
“已知。放心。”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像一颗定心丸,瞬间抚平了他心中大半的焦灼与不确定。她知道了,她会有安排。
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他依旧不了解她,不信任她背后的势力,但在这一刻,他发现自己不得不将部分身家性命,寄托在这个神秘莫测的女人身上。
凌晨四点,码头区域被探照灯划破黑暗,江风裹挟着水腥气和隐隐的机油味。沈寒声隐在一处仓库的阴影里,看着手下的人按照计划与货轮上下来的人对接。
一切看似顺利。货物开始装卸。
突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和尖锐的哨声!数辆插着日本太阳旗的军车,亮着大灯,风驰电掣般朝着码头冲来!
果然来了!
沈寒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的手摸向了腰间的枪。
然而,就在军车即将冲入码头区域时,侧前方一条岔路上,猛地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轰隆——!一团火光冲天而起,伴随着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和混乱的日语叫骂。
冲来的军车猛地刹车,犹豫了一下,大部分车辆立刻转向,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一辆車和少量士兵继续驶向码头。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为沈寒声争取了最宝贵的几分钟!他立刻下令加速装卸,并让预备队上前,制造混乱,阻拦那辆姗姗来迟的军车。
最终,大部分“医疗器械”被安全转移,只有小部分被日军扣下作为检查。任务有惊无险,基本成功。
当沈寒声撤离码头,回头望去时,远处爆炸引起的火光仍未完全熄灭。
那是叶知秋的手笔。
她说的“放心”,原来不是虚言。她动用了他无法想象的力量,在关键时刻,以这种暴烈而直接的方式,为他引开了致命的敌人。
他坐进车里,疲惫地闭上眼。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张写着“已知。放心”的纸条的触感。
这个女人,她不仅在暗处提供情报,更能直接介入行动,影响战局。
她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而他与她之间,这种始于利用与试探的关系,似乎正朝着一条他无法预测的方向,滑行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