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计议从长,友约难辞。(下) ...
-
终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到达了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停车场的风卷着风滚草凌乱的飞着,远处的鸣沙山在阳光下呈现出柔和的曲线。
他们把车停好,并肩走进接机大厅,虽然身高差了二十多公分,但看上去却非常般配,像古早时期日本漫画中走出来的男女主角一样养眼,惹得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起来。
等待的过程中,两人偶尔目光相对,他都能温柔地回以微笑,而她却只能尴尬地将头扭到一边。她不是不能笑,只是觉得不真心,笑不出来而已。内心还想着,这人,脸皮真厚。
终于,苏彦礼和温书韵出来了。他们看到几月未见的外孙女,都一把年纪了,还激动地跑过来搂住她。
温书韵看着外孙女,摸着她的脸,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半晌,眼睛红着说:“我的宝贝儿瘦了,怎么这么瘦?”
孟清黎看她马上要哭的样子,赶紧说:“没瘦,就是黑了,感觉上就会瘦。我每天牛羊肉、鸡鸭鹅吃着,这里的王博涛局长还经常给我们改善伙食,请我们吃大鲤鱼,怎么可能瘦呢!我家书韵怎么总是胡思乱想呢?我看看,你是不是晚上熬夜看书,眼睛看坏了?” 说着就要去捧姥姥的脸。
“唉唉,黎黎,这么多人,别让书韵害臊!”一旁的苏彦礼看着外孙女准备上手逗妻子,笑着说道。他的眼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显得格外精神。
“呦,怎么,我们家老苏吃醋啦?”孟清黎赶紧上前准备挽上自家姥爷撒娇,没想到一转脸就看到了站在一旁彬彬有礼的周怀砚。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正了正神色,重又换上比较矜持的笑容,说道:
“哦,太激动了,忘了给你们介绍——”
“苏教授、温教授,非常荣幸见到两位,我是周怀砚,是做修复技术研究的,您们叫我小周就好。”
周怀砚并没有等孟清黎的介绍,而是自己恭敬上前,躬身分别握了两位教授的手,自我介绍道。
他的动作在机场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得体,引得旁边的旅客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苏彦礼和温书韵看着这样一个非凡的男子和自己礼貌的问好,赶忙笑着回应。
周怀砚得到回应后,没有再多说,想着把空间留给这久别重逢的一家,便提起两位老人的行李,又鞠了一躬道:
“我在门口等几位。”
他说完,微笑着得到老人的允许后,便转身潇洒地朝机场停车场走去。
他走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高大挺拔得像棵白杨,那背影沉静如海,每一步都带着从容不迫的儒雅。
“这男孩子好英俊呀,黎黎,他是你的同事?”
温书韵从看到周怀砚开始,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对方。这男子不仅长相了得,气质更是出众,礼貌恭谨不失优雅,不骄不躁又不失贵气,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而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老领导,苏彦礼有着自己特殊的情报网:
“黎黎,我听说 UNESCO 邀请了专业的实验室为永乐宫壁画和建筑群申遗做前期预检工作,是不是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团队?”
早在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座谈会一结束,他就已经知道了周怀砚的存在。
“对,就是他,像素迹源AI实验室的创始人,文化遗产周刊上经常会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张局长看中了他们最新的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系统,能最快给出修复预案,所以,就邀请他来瓜州帮忙看看。”
孟清黎正色道,目光随着姥爷的视线望向远处的周怀砚,他正打开后备厢门,将两只行李箱轻放在车里。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他硬朗的下颌线,让他整个人看上去像幅被精心晕染过的画——利落的动作、清晰的轮廓,再配上他身后浅蓝的天,连带着周遭的风都仿似放慢了脚步,只静静衬着他这份不动声色的周全。
“如果,我和书韵能在有生之年和这种世界级的前沿实验室合作一把,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啊!”苏彦礼看着远处男人的背影,缓缓道,语气里全是带着对学术的热忱。
“咱们不是来了吗?肯定有的是机会和这年轻人合作。”温书韵搂着孟清黎,温柔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笑道,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
“老苏,你不是说,你和书韵因为有了我,才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吗?怎么,愿望变了?”孟清黎状似吃醋道,她只有在自家老宝贝们面前,才会变成一个爱撒娇的小女生。
机场的停车场上,保安们指挥着社会车辆,有序的通过收费口,而来往的人□□谈着、匆忙着,形成了各色景致,显得格外热闹。
他们祖孙三人说笑着,来到了车边,这次,苏彦礼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他想好好和周怀砚探讨探讨当今最先进的修复科技。孟清黎便也非常乐意地和姥姥坐上了后排座位。
牧马人在周怀砚娴熟的车技下,奔驰在西北大漠的旷远广博之中。车窗外,戈壁的风卷起细沙,打在车窗上沙沙作响,远处的祁连山脉像条银色的巨龙,横亘在天际。
他们一路看着车窗外亘古的荒凉,谈论着国际上最为先进的 AI 修复技术对于中国文物修复的匡助作用;探讨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申报标准的局限性与文化偏见的主观性。这样的深入探讨,让苏彦礼和温书韵对周怀砚的能力高度认可,而孟清黎坐在姥姥的身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偶尔看向窗外掠过的沙丘,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着,痒痒的,却又说不出具体的滋味。
周怀砚握着方向盘,在与两位儒雅的老教授侃侃而谈的过程中发现:苏彦礼对 AI 修复技术的理解远超他的预期,而温书韵则对材料学有着独到见解。
“小周,你的系统能识别经文的霉变程度吗?”苏彦礼忽然问道,语气里带着期待。
“理论上可以。” 周怀砚转头看了眼后视镜里一直没有出声的孟清黎,便又专注地开车道:
“我们的高分辨率显微成像镜能捕捉到 5 微米级的霉变孢子,结合CT扫描的分层数据,能生成三维霉变分布图。不过……”他顿了顿道:
“还需要您二位对经文的材质做基础分析,毕竟不同朝代的纸张纤维差异很大。”
“真好,懂行!” 苏彦礼轻拍了下周怀砚的肩膀:“等我整理出经文的初步检测报告,咱们好好聊聊算法参数。”
孟清黎听着他们的对话,悄悄松了口气,周怀砚看向她的那一眼意味深长,她只能心虚看向窗外。
沙漠的烈日正照耀着柏油马路伸向远方,她想起周怀砚在车里说的话 ——“做朋友,你不可以不承认”,心跳便莫名乱了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