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归墟初演 ...
-
听涛石上,水声淙淙,仿佛直接叩击在心神之上。谢杭盘膝而坐,双目微阖,全部心神都沉入体内,专注于那枚刚刚构筑成型的、米粒大小的“归墟”涡旋。
它静静地悬浮在护体灵光的核心深处,色泽深黯,缓慢而稳定地自旋着,散发出一种微弱的、却坚定不移的“容纳”之意。与玄磡那浩瀚如渊的气息相比,它渺小得如同尘埃,但却是谢杭防御之道迈出质变一步的明证。
她并未急于求成,而是依照玄磡的教诲,从最微末处开始。
首先,是熟悉与控制。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自身一丝精纯的瀚海真意,如同最灵巧的手指,轻轻拨动着那微小的涡旋。调整其旋转的速度,感受其引力的边界,理解其内部那独特的“研磨”与“转化”之力是如何运作的。这个过程枯燥而精细,稍有分神,便可能导致涡旋结构不稳,甚至轻微溃散。但她极有耐心,失败,便重来;不稳,便加固。如同昔日一次次打磨自己的甲壳,直至完美。
数日时间,便在这样心无旁骛的熟悉中流逝。当她终于能如臂指使地控制这“归墟”雏形,使其运转圆融无碍时,才开始下一步——尝试吸纳。
她不再从外界引入灵气,而是将目标转向自身。她刻意从经脉中分出一缕相对驳杂、在周天运转后残留的丹毒杂质。这缕杂质能量微弱,属性平和,正是最理想的试手对象。
心念一动,那缕丹毒被引导着,触碰到护体灵光。这一次,灵光并未阻隔,而是如同敞开了一道微小的门户,任由这缕杂质被“归墟”涡旋自然而然地吸入。
“嗡……”
微不可察的轻鸣在谢杭心神中响起。她“看”到,那缕丹毒进入涡旋后,立刻被那沉凝旋转的力量裹挟、拉扯,在其中翻滚、碰撞。原本纠缠在一起的驳杂能量,被这股力量一点点地剥离、碾碎。整个过程缓慢而稳定,足足耗费了一炷香的时间,那缕丹毒才彻底被分解、提纯,最终化作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异常精纯平和的能量,融入了护体灵光之中。
一种微弱的、如同干涸土地被细雨滋润般的舒适感传来,护体灵光的光华似乎也随之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丝。
(成功了!虽然慢,虽然微弱,但这条路,确实可行!) 巨大的喜悦与成就感再次涌上心头。这不仅仅是清除了一点丹毒,更是验证了“归墟孕甲术”最核心的理念——化外力(哪怕是自身的杂质)为资粮!
她并未停下,而是开始尝试吸纳外界更“活跃”一些的能量。她将目标锁定在听涛石周围,那随着水声脉动而自然起伏的、温和的水灵之气上。
这一次,过程稍显吃力。外界的水灵之气虽温和,却比自身丹毒更具“活性”,进入涡旋后,其挣扎与抗拒也更强一些。涡旋的旋转速度需要相应调整,研磨的力量也需加大。又失败了数次,她才终于掌握好其中的平衡,成功将一缕外界水灵之气纳入、转化。
随着一次次成功的实践,她对“归墟孕甲术”的理解愈发深刻。这并非一门简单的吞噬法诀,其核心在于“掌控”与“转化”。何者可纳,何者需拒;纳之多少,化之快慢;何种结构最是稳定,何种韵律最高效…… 这其中蕴含的学问,浩瀚如烟海,她仅仅初窥门径。
期间,凌无尘一直在不远处自行修炼、警戒,偶尔会投来关注的目光,见谢杭气息平稳,进展顺利,便也放下心来。
阿苇则成了最活泼的调剂。她时而潜入潭中,捞起一些味道清甜、蕴含微弱灵气的水玉藕递给谢杭;时而坐在一旁,赤足拍打着水面,叽叽喳喳地说着千苇荡里的趣事,或者好奇地询问外面世界的样子。她的存在,让这片幽深水潭多了几分生气,也让谢杭在枯燥的修炼之余,感受到一丝外界的鲜活。
(这个女孩,像水一样清澈,像芦苇一样坚韧。) 谢杭看着阿苇,心中对她那份与千苇荡共生的纯粹,生出些许欣赏。
这一日,谢杭正在尝试同时吸纳、转化自身丹毒与外界水灵之气,一心二用,考验着对“归墟”更精妙的掌控。突然,她与凌无尘几乎同时心生警兆!
一股隐晦却带着恶意的气息,正从千苇荡外围,朝着他们所在的深潭方向,快速逼近!数量不止一道,而且……其中一道气息,带着明显的、与之前腐泥沼怪相似的浑浊死气,却又强大了数倍不止!
“来了!”凌无尘豁然起身,剑意勃发,目光锐利如鹰,望向芦苇丛深处。
谢杭也立刻停止了修炼,周身那青金色的护体灵光自然浮现,核心处的“归墟”涡旋并未散去,反而在她有意识的维持下,加速运转起来,散发出一种内敛的、准备“迎接”什么的独特气场。
阿苇脸上活泼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兽般的警惕,她迅速靠近谢杭身边,低声道:“是那些坏家伙!他们好像……引动了水荡深处另一个更麻烦的‘大家伙’!”
玄磡那苍老的意念也适时在谢杭和凌无尘心间响起,带着一丝冷意:“果然按捺不住了。小友,你初掌‘归墟’,尚需实战磨砺。此番来袭之敌,正可为你试法。老夫会为你压阵,无需顾虑。”
谢杭眼中青辉一闪,感受着体内那跃跃欲试的“归墟”涡旋,以及更加沉凝厚重的护体灵光。
(正好,用你们来试试我这新修的‘归墟’,能‘吃’下多少!)
她一步踏出,与凌无尘并肩而立,望向那气息传来的方向,平静的目光下,是初试锋芒的冷静与自信。
(第三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