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珠玑暗授 ...
-
晨光再次洒满小院,谢杭立于院中,并未急于演练,而是仔细体悟着昨日那“刚柔并济”的微妙变化。心念微动,那身青金色的护身灵光便自然浮现。不同于以往纯粹的光华流转,此刻这灵光更似一袭半透明的流水甲胄,表面有肉眼难辨的涟漪徐徐荡漾,将晨光折射出细碎的金斑。
她尝试着引导这新的力量。当一片落叶被风吹拂,无意间触碰到她肩头的灵光时,并未被弹开,而是顺着那流动的涟漪轻轻滑落。(如此,应对细微侵扰,倒是省力不少。)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防御的提升,更是对力量掌控步入新境地的体现。
凌无尘照例前来,今日却未带茶点,神色间带着一丝探询:“谢道友,昨日观你操控水流,举重若轻,于灵力掌控上似乎又有精进。不知对那‘螺旋透击’之法,可有新的体会?”
谢杭知他身为剑修,对力量的运用尤为敏锐。她略一沉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抬起右手,五指微拢。下一刻,一个核桃大小、凝练无比的青金色水球在她掌心上方凭空凝聚,静静悬浮。
“看好了。”她话音甫落,那水球内部仿佛有什么被引动了,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高速旋转起来,发出低沉的嗡鸣。伴随着旋转,水球体积并未膨胀,反而向内微微收缩,光芒愈发刺目,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穿透之意。随即,她手腕轻轻一振,水球无声射出,并非直线,而是带着一种诡异的螺旋轨迹,瞬间没入院中那块用于试招的玄铁岩。
没有巨响,没有碎屑。岩石表面只留下一个边缘光滑、深不见底的细小孔洞。
凌无尘瞳孔微缩,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出这一击与先前大不相同。不仅凝聚速度更快,那螺旋轨迹更是暗合某种天道韵律,穿透力绝非往日可比。“好!形神兼备,劲力内蕴!此等掌控,已非简单术法,近乎于‘道’的演化。”他忍不住赞叹,随即又疑惑,“道友进境如此之速,可是另有际遇?”
谢杭散去掌心灵光,没有隐瞒,指向自己的眉心:“是它,偶尔会提点几句。”
凌无尘恍然,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与敬畏。涉及上古传承核心,他不再多问,转而道:“看来道友已无需我在此道上多言了。不过,近日城外东南三百里处的‘千苇荡’似有异动,水灵气紊乱,时有低阶修士在其中失踪。我需前往查探,道友可有兴趣同行?或许对你感悟水行之道有所助益。”
千苇荡?谢杭对此地略有耳闻,那是一片广袤的湿地沼泽,水网密布,环境复杂。她正需更多实践来印证和巩固刚刚领悟的“刚柔”之道,那片水域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她点头应下。
凌无尘面露喜色:“如此甚好。我们明日辰时出发。”
送走凌无尘,谢杭回到静室,准备为明日出行做些准备。她再次将心神沉入识海,尝试与定海珠沟通,希冀它能对千苇荡之行有所提示。
这一次,定海珠回应得出乎意料的“清晰”。并非完整的语句,而是一幅模糊却连贯的动态景象碎片涌入她的感知:那是一片无边无际、芦苇如林的浑黄水域,水下沉寂着某种古老而巨大的阴影,更有一股隐晦却异常精纯的水之本源气息,如同暗夜中的孤灯,在景象碎片中一闪而逝。
伴随景象的,还有一段更加具体的意念,直接关乎她自身力量的运用:
“……水……浊……而……灵……藏……,……感……其……脉……,……辨……其……清……浊……,……瀚海……真意……可……为……眼……”
(水虽浑浊,灵性暗藏……感知其水脉,分辨清浊……瀚海真意可为眼……) 谢杭心中默念,已然明了。定海珠是在指引她,在千苇荡那种复杂水域中,需依靠瀚海真意去感知水脉灵机的流转,从中分辨出异常与机缘所在。这并非攻击或防御法门,而是一种更高阶的感知与探索技巧。
她依言尝试,将瀚海真意缓缓扩散开来,不再局限于自身防护,而是如同无形的触须,向着院外那条沉静的支流蔓延而去。起初,只能感知到水流的大致方向和灵气浓度。但随着她凝心静气,依照那意念中的法门调整感知方式,渐渐地,她“看”到了更多——水底灵脉的细微分支,不同区域水灵之气的精纯与混杂程度,甚至一些水族生灵游动时带起的灵机涟漪……
(原来,水也会‘说话’。)
这种全新的感知视角,让她对“水”的认知又深入了一层。这身护体灵光,不仅可用于防御和攻伐,更能化为洞察水域的“眼睛”。
她结束感知,对明日的千苇荡之行,平添了几分期待。那里不仅有潜在的机缘,更是检验她近日所学,尤其是这新领悟的感知之法的绝佳场所。
(明日,便去会会那片浑水,看看其中究竟藏着什么。) 她眸中闪过一丝青辉,那是对未知挑战的沉静审视,也是对自身道路愈加坚定的自信。
(第二十六章完)